APP下载

苍术温室大棚繁育技术

2024-09-15袁秀平陈胜发

科技风 2024年26期

摘要:苍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繁育出苗差、周期长。本研究以苍术种子育苗为对象,利用温室大棚的设施优势,调节种子繁育环境的温度湿度,改善种子的繁育环境,利用有机质制作苗床,系统试验研究种子发芽处理、苗床处理、病虫防治、苗期施肥管理与杂草防治等技术,使苍术繁育的出苗率达到80%以上,一年可成苗,形成了一套系统化苍术温室大棚繁育技术,大大提升了苍术种苗繁育的效率,为大面积人工栽培苍术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苍术;温室大棚;繁育

北苍术(Atractylodischinensis)是一种草本植物,具有燥温健脾、祛风湿、明目等作用,药用价值很高,在医药上广泛使用。随着社会用量的不断增加,野生采挖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栽培逐步成为一种主要的苍术市场供应渠道。随着市场价格的连年上涨,人工栽培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栽培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在苍术人工栽培过程中,繁育健壮优质的幼苗是首要问题,幼苗繁育除了常见的块茎繁殖方法外,种子繁殖也是幼苗繁育的常见方法。近年来,由于苍术种质资源遭受破坏,自然条件下种子繁殖出苗率不高,成苗率低、周期长,难于满足市场对苍术种苗的大量需求。周洋等人[1]采用露地穴播、沟播+覆草、沟播+蛭石、沟播+覆草+遮阳网、沟播+蛭石+遮阳网等不同的育苗措施,在甘肃榆中县进行大田育苗技术研究,发现采用露地穴播方式的苍术发芽率最低,采用沟播+蛭石方式的苍术发芽率较高,但是其发芽率最高只有50%左右,而且苍术出苗缓慢、长势不齐。为了提高苍术种苗繁殖的效率,研究学者提出利用切根进行种苗繁殖,但是块茎多次繁殖后,导致品种抗病能力减弱,根腐病、立枯病、白绢病等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也出现苍术的产量降低、品质退化等现象。而且随着连年种植块茎繁殖的种苗,易出现连作障碍,也成为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2,3]。有研究

者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苍术繁育[4],尽管取得成果,得到了健壮的种苗,但由

于组织培养的技术要求高、成本大,因此该繁育方法难于市场中进行推广使用。

随着对苍术繁育存在问题的不断研究,苍术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活过程得到新的发现,有学者发现在自然条件下苍术种子萌发较为困难,种子表现出生命力差,出苗率低,但是在人工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土壤条件下,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大大提升种子发芽率,同时缩短育苗周期。因此,研究开发苍术温室育苗技术,解决北苍术种植中的种子繁育技术难题,提升出苗率,缩短育苗周期,推动苍术种植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和经济价值。

陕西是中药材种植大省,近年来苍术种植的面积不断增加,除了林下种植外,大田覆膜移栽种植也在不断发展,已成为中药种植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了适应市场对苍术种苗的需求,笔者在杨凌示范区进行了温室大棚育苗技术研究。温室大棚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并能通过卷膜或者覆盖保温材料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利用大棚的增温条件和智能化水肥调控,提升苍术种子的出苗率和生长速度。试验研究表明,温室大棚苍术的出苗率在80%以上,株高平均23cm以上。

1温室繁育苗床的处理

选择南北走向、跨度在10米以上、长度不低于50m的钢结构温室大棚作为苍术繁育的温室,在大棚上面装有自动卷帘机,方便通风换气。并配有遮阳幕和保温幕,当阳光太强时,可以利用遮阳幕遮阳和降温,当冬季气温过低时,可以用保温幕进行保温。温室大棚内每隔2m设一立柱,棚顶设计成拱形,拱架间隔1米,纵向用纵拉杆连接固定成整体,确保棚内通透、采光性好。温室大棚可以为苍术繁育提供温暖的条件,配合肥沃、疏松的有机肥苗床,有助于培育出质量上乘的幼苗。苗床所用的有机肥最好为羊粪、猪粪,如果有机肥没有腐熟,使用前应进行有机肥腐熟处理。采用的腐熟方法为堆肥腐熟,将有机物料堆积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堆体,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其腐熟,堆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堆体的大小、湿度和通风。在有机肥腐熟过程中,要注意物料的碳氮比、水分含量、通风条件和温度控制等四个关键几点,物料的碳氮比一般控制在25~30:1较为适宜,水分含量通常保持在50%~60%左右,同时注意通气,为好氧微生物繁殖提供所需的氧气,腐熟的高温阶段有利于杀灭病菌和虫卵,但要避免温度过高影响微生物活性。为了防治害虫和杂草危害,腐熟有机肥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农药,依靠的灭菌方法主要为高温灭菌,控制有机肥堆体大小和形状,适当增大堆体体积,有利于内部热量的积聚,提高温度。在堆肥过程中,内部温度可升至50~70摄氏度甚至更高,持续一段时间能有效杀灭大部分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根据苍术繁育所在大棚走向制作有机肥苗床,首先将大棚温室的土壤进行翻动,然后进行处理平整,把堆腐好的有机肥运转入大棚,如果有机肥的粘度较大,可适量混入土质,使其利用耕种。将有机肥按畦的形式平铺在表土上,制作成25公分以上的有机肥苗床,为了劳动方便,可以将畦宽控制在100~150cm,这样就形成了条块化繁育苗床。在制作苗床时,拌入金龟子绿僵菌和卵孢白僵菌,同时,按照每亩50kg的用量混入硫酸钾复合肥,耙碎、整平,浇湿、浇透苗床,保持湿润,待播种。

2种苗播种与管理

播种前,可以种子进行适当的晾晒[5],然后选择色泽明亮、颗粒饱满的种粒作为育苗的种子,以提高种子活力和发芽率。然后对苍术种子进行消毒,消毒过程采用的消毒剂一般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消毒剂拌种约15分钟,接着用清水冲洗3次,将消毒剂洗掉,然后进行浸种,浸种所用的水温为25℃左右,苍术种子吸水后膨胀,等到种子的胚根出现露白时,浸种过程结束。直接将膨胀后的苍术种子迅速捞出,晾干,混合少量的细土,装入方便用手抓取的容器进行散撒播种。播种完成后,人工用基质覆盖种子,深度1~2cm。播种完成后,开展苗床的水份和大棚温度的管理,在苍术出苗前,根据需要进行喷灌,确保苗床基质湿度持续60%左右,棚内温度10~30℃。为了促进苍术种子的营养吸收,培养壮苗,在每次浇水可添加少量的磷酸二氢钾,浓度控制在2%~3%。

3苗期管理技术

苍术出苗后,注意苗期的光照、温度和水肥的管理。苍术出苗后,生长10~15天内需要遮阳,利用遮阳网,调整阳光照射的时间和强度,维持棚温在10~30℃。每天浇2次水,早、晚各一次,水量不宜过多,也不能太少,维持繁育苗床基质的湿度在50%左右,既要保证幼苗有合适的水分,减少死苗的出现,又要抑制苗子嫩茎的徒长。在苗期管理还应加强病虫害管理,及时的将病苗拔掉,防止有害病菌的繁殖和扩散,对长势较为密集的苗区进行间苗,株距保持在3~5cm,有利于壮苗的培育,对于长势太弱的苍术苗子,直接去除掉。为了促进苗子生长,苗期管理时,可根据苗子长势,喷施一定量的叶面肥,常采用磷酸二氢钾作为叶面肥。随着苗子的生长,蚜虫往往会越来越严重,苗子生长2周以后,在大棚悬挂黄板、诱虫灯等,采用物理防治办法防治蚜虫,当蚜虫比较严重时,要用药剂进行处理,一般采用1.3%苦参碱水剂,或者喷施800倍的蚍虫啉可湿性粉剂,或者喷施稀释了1000倍的阿维菌素。为了降低蚜虫对药物的抗性,几种防治方法进行交替轮换使用[6,7]。

在苍术种苗生长期间,要注意对根腐病、黑斑病、菌核病等病害的防治。防治根腐病的办法是一方面及时排水,防治积水,另一方面是用800~1000倍的70%敌磺钠可溶性粉剂或1000倍50%的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液,对苍术苗进行灌根。黑斑病的防治主要为前期预防,在发病前或初期,喷施1000倍液的65%阿米西达悬浮剂或者1200倍液的10%世高水分散粒剂[8],每隔7d施药1次,连续2~3次。菌核病防治时,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稀释成2000~2500倍的水溶液,进行喷雾防治,或者喷施1000倍的25%异菌脲悬浮剂水溶液进行防治。对于苗子出现的根腐病病害,也可以用芸苔素内酯、甲霜恶霉灵、咯菌腈等药剂,使用时可以混合使用。

当苗子越冬时,给苗床补充水分,同时采取保暖措施,使棚内最低温度不能低于零下10℃。等到了第2年春,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50kg,或者每亩追施有机肥200kg,在追肥的同时,喷施卵孢白僵菌粉剂,或者在苗床的畦面上撒拌了基质的金龟子绿僵菌微粒剂,防治蛴螬咬食根茎、蚯蚓松土等危害。等到了第二年秋季,每亩追施硫酸钾复合肥50kg,并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进行病虫防治。

一般情况下,苍术繁育期间苗床不会出现大量杂草,人工简单拔除即可。如果在育苗期间,出现大量杂草,应及时处理,除了人工拔除外,结合具体情况使用化学除草剂防治杂草,降低人工成本。研究者通过测定除草剂对杂草的毒力和对苍术幼苗的伤害试验[9,10],结果表明,乙氧氟草醚、氯氟吡氧乙酸、硝磺草酮虽然对杂草具有防治效果,但它们对苍术幼苗具有药害,不宜在苍术繁育期使用;精吡氟禾草灵、烯草酮可防治杂草,而且对苍术幼苗无伤害,但它们只能防治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需要人工清除。目前,在苍术育苗期间较为有效的除草方法是利用农达或者克无松先在出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出苗后使用拿扑净防治禾本科杂草,配合人工拔除阔叶类杂草。

4出苗与成效

大棚苍术苗生长一年就可出苗,在出苗前先对苗子进行浇水,等苗床表面土壤稍微变干,含水量低于70%就可以进行出苗。用小铲对苗床进行分苗,注意不要伤害苗子根部的根球,将苗子按照约30株一小捆进行捆绑,售卖。对于长势较弱的个别苗子,可以分拣出来,在搭配内进行移栽。移栽时也是利用苗床,将苗床按照播种前的办法处理好,再进行人工移栽,苗距保持在5cm左右,行距保持在10cm左右,深度3cm左右,移栽完成后浇水,后期管理按照出苗后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待第二年在进行出售。移栽时,最好对种苗进行消毒,常用消毒剂为25%多菌灵可湿粉剂,将其用水稀释1000倍,然后将苍术种苗根部浸入1小时,捞出沥干,即可移栽。移栽的时间还要注意耕层土壤温度,土温不能低于5℃,温度过低不利于成活。经过2年的大棚繁育试验研究,大棚育苗的出苗率在80%以上,远远高于林下常规育苗或设施遮阳育苗的出苗率。

5小结

大棚温室育苗技术是一套优质高效的综合技术,需要不断优化育苗基质、种子处理、播种深度、大棚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等管理技术。有研究指出,苍术最佳育苗基质为泥炭藓等,在实际育苗过程中,育苗基质往往由腐熟有机肥加入少量基质混合而成。温度控制在整个大棚温室育苗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浸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水温这个重要环境因子,水温过低不利于苍术种子萌发,水温过高伤害种子胚芽的萌发,适宜的温度才有利于种子萌发。张波等[11]进行苍术种子萌发实验,将苍术种子在20℃下浸种48h,统计发现其发芽率达72.0%。侯皓然等[12]研究发现苍术种子萌发适宜温度15~25℃。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发现苍术的种子在20℃以上萌发率较高,在25℃时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可达80.0%以上。此外,pH值对苍术种子的发芽率也有影响,当pH值在6时苍术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有了高的发芽率,还应注意播种的深度,其影响苍术种子的出苗率,侯皓然等[12]研究发现播种深度为1cm的出苗率最高,郑金双等[13]研究指出,苍术种子育苗适宜的播种深度为1.0~1.5cm。苍术出苗后,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和除草、防病虫害等工作,温度控制15~30℃以内,湿度控制在50%左右,施肥要分不同阶段,在刚出苗时是少量氮肥,生长2个月后可在追施较为大量的氮肥,到了秋季和追施钾肥和磷肥,如果为了方便,可使用复合肥进行追肥。在苍术繁育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杂草清除,清除杂草前要进行松土,减少根部伤害,杂草除完后,要适当进行培土。病害主要发生在高温天气,植株一旦出现病害,很难治愈,因此对苍术的病害管理,要做到以预防为主,培养壮苗,提高对病害的抗性。

参考文献

[1]周洋,陈恒,郭凤霞,等.不同育苗措施对北苍术幼苗的影响[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1,40(10):53-56.

[2]郭兰萍,黄璐琦,蒋有绪,等.栽培苍术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J].中国中药杂志,2007(12):1131-1133.

[3]兰玉梅,周明,封海东等茅苍术种子大棚内育苗技术[J].现代园艺,2020.19:55-56.

[4]王红娟、杨岚,向增旭,等.药用植物苍术工厂化育苗关键技术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14,21(02):152-155.

[5]丁雪,蔺学荣,魏军团.甘肃通渭县北苍术栽培技术要点[J].农业工程技术,2019(7):71.

[6]宁广亮,关宇琳,何亮,等.北苍术播种育苗技术[J].农技服务,2017,34(15):45.

[7]谢晓亮,杨太新.中草药栽培实用技术500问[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8]魏红.关苍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8(6):22.

[9]谭根堂,王渭玲,邰利强.陕西旱作区北苍术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21,

37(1):63-65.

[10]李云霞,李沈明,商春丽.承德发展苍术种植的可行性分析[J].中草药,2013,44(9):

1215-1218.

[11]张波,戴传超,方芳,等.三种内生真菌对茅苍术组培苗的生长及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09,28(4):704-709.

[12]侯皓然,巢建国,谷巍,等.环境因子对茅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J].中药材,2017,40(03):532-535.

[13]郑金双,王文颇,武娅歌,等.不同播种深度与育苗基质对北苍术种子出苗的影响;中药材,2018,41(12):2753-275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青年创新团队科研计划项目(22JP103)

作者简介:袁秀平(1976—),女,汉族,甘肃武威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天然药物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