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

2024-09-14焦珞珈王静钟婷

高教学刊 2024年24期

摘 要: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对推动高等教育发展、提升实践育人实效、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基于社会实践的育人性、协同性、开放性三大原则,通过打造“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四轮驱动育人机制、建立“健康教育+健康服务”两翼共振实践体系、完善“初次+阶段+专业”三级分类培训体系、贯彻“总结+评议”的双维考核制度,构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不断增强育人实效,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中医药;社会实践;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4-0105-04

Abstract: Social practice serves as a crucial method and medium for implemen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dv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cooperative system for practical education bear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fostering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ugmenting the efficacy of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supporting the grow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Drawing upon the tripartit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coordination, and openness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practic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mechanism comprising "government+university+enterprise+community". This mechanism incorporates a dual-component, resonant practice system featuring "health education+health services", an enhanced three-tiered classification training system with "initial+ stage + major" phases, and a two-dimensional evaluation system encompassing "summary+review". Consequently, this foster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the high-qua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Keywords: university; Chinese medicine; social practice; practical education; cooperative system

RhYdJ1TZ472aR+xO6esDqcF84eQgnhpY31tQ19ULFtU=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形成包含实践育人在内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一体化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座谈和回信中强调社会实践的价值,勉励大学生以“书本+实践”的方式学习,深入基层和群众,这就为高校推动实践育人的思想观念发展和实践路径探索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一 新时代构建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逻辑理路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有效衔接,而且可以促进自身知行合一、全面发展。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的质量及效度,将直接决定其实践育人工作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 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目标。作为实践育人开展的关键主体,高校要不断深入对实践育人价值的科学认知,以实践为载体、善用实践教育、优化育人要素、发挥协同作用,通过组织、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进行主观世界的改造。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趋势来看,协同体系的建构正是一种实践育人新的理论范式、制度性安排[1]。围绕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将传统实践育人的开展阵地从“学校课堂”延伸到空间更为广阔、资源更为丰富的“社会课堂”,发挥各育人主体间的“共轭效应”,既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全面提升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维化。

(二) 提升实践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

协同理论是系统理论的重要分支,认为千差万别的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均存在协同作用,并且协同作用是系统从无序转向有序的内驱力。也就是说,各子系统(或构成要素)间协同作用制约着系统协同作用与功能,子系统(或构成要素)协同得越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发挥得越充分。教育作为一个开放系统,课程教学、督导管理与社会支持等要素间存在非线性作用[2],因此系统处于非平衡的动态发展中。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本质就在于对多元组织主体及育人作用发挥的一种整体性制度设计与推进。在协同体系中,共同的育人目标与明确的角色定位,既避免了个别育人组织的“少作为”和“不作为”,又防止各育人主体因定位模糊、角色混乱而导致育人效果负向牵制甚至抵消的现象。

(三) 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抓手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并且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认同知识价值、实现理论的方法论指向,就必须通过实践。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复杂性、整体性工程,是新时代大学生由陈述性知识进阶到程序性知识,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知识强调的是人类对客观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能力则是强调探索、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身心力量[4]。因此,高校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将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锻炼、服务社会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深入社会、融入基层、直入群众中肩负起社会责任,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二 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协同育人的困境剖析

基于时代新人培养的根本要求,各大高校依托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习实训等载体积极开展实践育人工作,通过整合校内外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来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育人模式尚未形成,实践育人的常态化、制度化与科学化有待提升,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仍然面临着若干现实困境。

(一) 协同育人理念认识不到位

高校协同育人体系应是学校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综合作用的有机整体,体现在学校内部各部门、学校与政府、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双向联动。实践育人既是一种有效的育人方式,也是一种系统化的育人理念。目前,尽管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各方主体都充分认可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是多年来育人是高校单方面责任的传统观念仍占有较大部分。具体而言,党和政府对社会实践协同育人高度重视,对理念转变具有指导性意义,但在具体落实、过程监督、效果评价、保障激励等机制上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另外,一些社会机构对于接收大学生参与实践态度较为被动,缺乏育人主体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无法满足社会实践与专业教育连贯性的要求,不能根据实践主体的专业优势和自身特点进行具体安排和部署,这些归根结底是因为对协同育人理念认知不够全面和深入。

(二) 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不充分

专业的实践育人工作队伍是高校确保实践育人实效的有力保障。整体而言,各大高校对成立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已达成共识,并在校内整合了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院系管理干部和专职辅导员等群体资源,组建了一支专门的实践育人队伍。但由于成员均兼有其他教学或管理工作,且并未接受统一、规范的专业教育与培训,造成现有队伍专业性不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得不到保证。实践育人基地是具体实施高校实践育人的场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空间载体。目前,不少高校在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的认识上有一定局限性,把实践育人基地简单地等同于实践教学基地,普遍重视各学科专业实习基地、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但对一些社会性、共享性、开放性的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仍存在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够和配套资源不到位等现象。

(三)  实践育人系统性和实效性不强

随着国家对高校实践育人的高度重视,很多高校已将实践育人及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纳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当我们理性审视时不难发现,部分高校对于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定位不准,仅仅满足于“一时热闹”的即时效果,缺乏“一直蕃昌”的长远规划和系统理念。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全局工作来看,部分高校顶层设计不足,对实践教学所占的学分比例、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评估等环节未进行系统性设计与论证。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状况来看,对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形式调研不足,未根据不同学年、不同年级、不同时段进行统筹规划。这些均使得实践育人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看起来热闹、听起来重视,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和整体性。

三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是校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要真正构建“目标共同、机制共建、责任共担”的实践育人体系[5],就必须形成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使“多元主体从混沌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的转移”[6]。

(一) 育人性原则

育人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新时代高校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就是要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的基础上,既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丰富,又体现人生价值的塑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强调的就是实践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蕴含的价值与作用。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经历的历史巨变,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另一方面,通过将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与专业锻炼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在服务基层、服务社会中坚定信念、磨砺自我、增长本领,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 协同性原则

社会实践是一个多维度多主体的系统。协同、合作不仅适用于育人资源的开发、育人阵地的建设、育人队伍的培育,更是贯穿于实践育人的全过程。一直以来,影响高校实践育人效果和学生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高校系统或者学生自身,而是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制约。高校要发挥主体作用,把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纳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以“协同”和“共享”为导向,构建科学合理和充足充分的实践育人保障机制[7];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依据中央精神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实践育人政策;企业和社会组织要履行好人才培养的协助之责,为大学生的实践和锻炼充当好“扩容器”。由此可见,实践育人体系的协同性,强调的不仅仅是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更强调的是施展于社会场域的多主体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 开放性原则

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不仅是一个复杂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系统,需要系统内部与系统外部资源的有效交流与互动。资源作为一种物质要素,从根本上来说具有有限性与地域性,因此不同系统所拥有的资源类型与共享程度是存在差异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应立足于系统的开放性原则,基于大实践育人观,努力突破资源有限性与地域性的窠臼,打破高校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主体行政隶属关系不一致的局面,将高校以外的潜在实践资源主动引入系统中,构建更大的共建平台和共享机制,让更多的实践主体受益,让更多的资源、平台和成果实现共享,打造空间范围更大、参与面更广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共建共享共通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向着纵深化、有序化、更开放、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 “中医药继承者”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构建

高校实践教育内含实现教育根本目标、促进教育对象健康成长、完成个体社会化角色转换的价值意蕴[8]。针对目前实践育人协同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中医药继承者”项目坚持寻找专业教学与实践育人的交叉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探索“行-知-行”的知行合一动态养成路径。

(一) 打造“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四轮驱动模式,建立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实践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医药继承者”项目通过建立“四轮驱动”社会实践服务模式,把“政府+高校+企业+社区”的共建共享作为新渠道,打破行政隶属关系不一致的桎梏,将政府、社会、高校、学生有机结合和作用互动,构建互需、互惠、互联的多赢合作、多主体参与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推动各主体间协同配合、优势互补,联合履行社会责任,共同助力实践育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建立了分管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工作对接,聚合政府对全民健康事业的社会责任,将合作协议从战略上、行动上和机制上落到实处。以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为契机,融合高校、企业和社区资源,搭建学校到城乡社区、城乡社区到学校的联动志愿服务模式,推动中医中药中国行。正是基于契约方式构建的“政府+高校+企业+社区”四轮驱动协同育人体系,使得各育人主体间的适应性与主动性不断增强,协同体系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断生发,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得以保障,进一步促进同心圆式的协同育人体系的稳定运行和长远发展。

(二) 搭建“健康教育+健康服务”两翼共振实践项目,完善协同育人内容体系

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有学者将实践育人分为教育型实践、服务型实践、专业型实践、文化型实践、组织型实践以及职业准备型实践六种不同的类型[9]。“中医药继承者”项目依托“实践+服务+育人”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理念,构建儿童健康教育与儿童健康服务两翼共振的社会实践内容体系,可以说兼具教育性、服务性、专业性、文化性、组织性和职业准备的特征。一是通过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提高效果”的指导思想,开设线上线下中医特色健康课程,编写中医启蒙读本、打造中医原创音乐、推广中医传统保健功法四大系列精品课程。二是通过中医药标本制作、野外中草药辨识实践课程,沉浸式体验中医药传统保健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从小根植“用中医、信中医、爱中医”观念,涵养“学中医、护中医、传中医”情感。三是深化实施“优儿健康驿站”“21天健康养成计划”行为实践项目。通过拓展城镇社区“大手拉小手”“儿童中医药研学”活动,乡村学校“中医药文化图书馆”“中药迷你种植园”建设,开启“以国医开童智”“中医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新实践,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项目通过实施“认知教育-健康体验-行为实践”三维层层递进的特色实践内容,与各异质育人主体相互联系,形成聚合效应,逐步构建“实践依托专业、专业支撑实践,实践反哺专业”的内容体系。每一维度的实践内容既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又强化了实践主体及实践对象的情感体验,更是契合了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现实目标。

(三) 建立“普及+提升+专业”三级分类培训体系,提升实践主体服务本领

“中医药继承者”项目着眼于中医儿童健康教育与服务项目对实践主体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现实需求,解决医学生服务与实践能力不均衡的问题,鼓励和支持师生利用专业特长开展专业服务,注重把师生的专业特长转化为实践优势,反哺提升其道德素养和专业社会化能力。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由普及培训、提升培训和专业培训相衔接的三级分类培训体系。同时依托学校联系和对接的各级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培训,创建“3+3+X”志愿者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学校、学科、社区三个阵地,注重入门培训、岗位培训和骨干培训三个环节,在基础培训和专业培训的内容上,延伸开展标本制作、传统保健、推拿手法等若干专业培训,强化志愿者服务的中医药基本技能,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递进式提升志愿者的实践能力与服务本领。

(四) 贯彻“总结+评议”双维过程考评机制,健全育人实效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实践育人工作效果具有导向、激励、调整和预测功能。“中医药继承者”项目探索建立了“总结+评议”的全过程考核机制,有效检验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度。一是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以个人自评、组员互评、导师复评、服务对象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促进实践主体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并将考评结果应用至“第二课堂成绩单”社会实践类别的积分认定。围绕育人效果与成绩、风险与失误规避等问题对不同协同主体进行评估反馈,依托否定性评价激发各协同主体长善救失,利用肯定性评价不断巩固、拓展和深化协同育人成果。二是通过实践过程中家长及其他社会层面的即时反馈,对项目过程、实践能力、实施成果进行测评考核,推选优秀团队、优秀项目、先进典型,通过杰出学子报告会、志愿服务总结大会等活动,推广优秀经验,提高实践育人实效。

五 结束语

社会实践既是渗透在素质教育各个环节中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本身也是一种重要教育环节、教育步骤[10]。作为新时代的高校,积极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内容支撑、多方向发展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不仅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必然和应然,也是对教育发展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客观回应与现实关切,让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知行结合、德才并进,持续助力大学生立身、立德、立言、力行,实现知识由“他授”到“自授”、实践由“校园”到“社会”、育人由“内化”到“外延”的转换。

参考文献:

[1] 刘扬,陈城,张绣宇.高校实践育人协同体系的构建——以同济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20,12(1):52-56.

[2] 丁奕然,倪娟.协同学视域下教育风险治理的“溯源模式”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1(5):145-150.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利霞.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5.

[5] 罗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实践育人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9(5):106-111.

[6] 孔祥年.协同学视域下社会实践育人体系研究[J].学园,2015(36):6-7.

[7] 单珣,贾寒.“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4):81-83.

[8] 谈传生.高校实践育人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4):61-63.

[9] 张文显.弘扬实践育人理念 构建实践育人格局[J].中国高等教育,2005(Z1):7-9.

[10] 赵剑民.素质教育视野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2):41-45.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4.24.024

基金项目: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新时代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

究与实践”(HNJG-2022-0141);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2023年中医药科研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湖南农村中医药医疗保障与服务体系构建研究”(A2023026)

第一作者简介:焦珞珈(1975-),女,汉族,湖南邵阳人,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