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探索
2024-09-13王鹏朱雪莲刘曾花
摘要:本文以“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中的“在线学习”单元为基础,通过“今天我做小导游”项目主题构筑任务主线开展单元教学,引导学生将生活中掌握的在线沟通和交流能力迁移到学习中,从而感悟在线学习的便利与创新性,体验信息对解决问题的帮助,逐步适应在线社会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项目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在线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7-0000-04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注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的生活体验,更强调在线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帮助学生适应并有效利用在线资源,提升自主学习和协作交流的能力。
然而,如何有效利用在线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当前小学教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项目“今天我做小导游”具体阐述基于项目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中关于“在线学习”的要求。
单元教学设计之“魂”: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目标确立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定内容
新课标中关于在线学习的描述如下:“(3)对比实际案例,将生活中掌握的在线沟通与交流能力迁移到学习中,通过线上平台与他人开展协作学习活动,讨论学习规划,分享学习资源,感悟在线学习的便利与创新性。(4)根据学习、生活中的任务情境,使用恰当的在线平台获取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等资源,设计、创作简单作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笔者梳理了在线学习单元所包含的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目标
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以及学情特点,承接“在线生活”单元的第一个项目“跟我一起‘云旅游’”,确定了本单元的项目主题——“今天我做小导游”,同时,制订了如下单元学习目标:
①基于问题解决需要,将生活中掌握的在线沟通、交流能力迁移到在线学习中,利用在线交流、协作平台与他人协作学习完成项目规划、任务分工、作品探讨等任务。(计算思维)
②能根据任务情境分析任务,并分解可以协同解决的小任务,通过表格、文字等方式描述任务及分工。(计算思维)
③根据前期规划,选择合适的在线平台通过关键词等方式获取资源,筛选资源,共享资源,感受在线获取资源的便捷。(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④能辨析信息的来源与价值,选择有用信息资源,负责任地使用资源,关注信息安全与版权使用等要求。(信息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⑤通过选用合适的数字设备和在线数字工具,创作简单作品,学会使用简单数字化工具。(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单元教学设计之“策”:把握科学原理指导的实践运用
1.项目统整——以问题解决为单元设计思路
(1)内容结构
围绕新课标“在线学习与生活”模块的内容要求(3)(4),本项目按照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进行教学。整bfbde5ca382c59a6475af092993021b5个项目分为“确定景点(主题)—项目规划—素材收集—创作作品—展示分享”五个环节(如图2),通过完成五个环节中不同的具体事项来培养学生的在线协作学习与交流、在线获取资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处理与输出等能力。
(2)课时及内容安排(如下表)
2.教学过程——以科学原理指导教学实践
项目“今天我做小导游”是在上个单元“云旅游”基础上的延续。
(1)激发认知冲突——情境引入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顺利运用在线交流平台,教师课前会发布以下任务:请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申请微信和QQ,并提供线上的指导。
在项目开始环节,教师在“云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任务情境:四川旅游局正在招聘小导游,希望你们来应聘。学生迁移已有的在线生活、交流经验,对任务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完成本单元任务的要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已有知识、经验不足以完成本单元任务,由此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为本单元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2)寻求解决策略——任务分析
为了完成单元任务,学生需要根据教师引导,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出方案初稿,并通过WPS在线文档、腾讯文档等在线文档进行记录,便于课后进一步修改优化。由于课后需要交流讨论、协作学习,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通过QQ、微信、钉钉等在线交流平台实现远程互通。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任务完成方式进一步明确。
(3)建构知识结构——新知学习
在这一环节中,根据规划方案,学生需要利用在线资源平台下载相关的素材,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为下一环节“创作简单作品”打下基础。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知识经验,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学习微课,或利用网盘提供下载链接。同时,资源下载后如何保存、共享也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面临的问题,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探索在线交流软件的另一大功能:资源共享。
(4)应用知识技能——问题解决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字化工具创作简单作品。由于学习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对作品的精美度与质量不做过高要求,只需要检验学生是否有意识地按照学习规划来完成作品的创作、是否能够为自己应聘小导游演讲做多媒体支持即可。
在本项目中,教师为学生介绍客户端(如H5)、在线剪辑工具、AI创作工具等数字化工具,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何种工具进行作品创作,并要求小组合作完成作品的简单制作。
(5)重塑认知结构——反思优化
在本环节中,小组成员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正式的演讲,学生变身应聘者,在多媒体作品的支撑下,对景点进行介绍,教师变身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对小组进行考评,评选出优秀的小导游。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本课例进行总结、反思、优化。
单元教学设计之“评”:落实评价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1.技术赋能,巧用数字评价工具
(1)班级优化大师的应用
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教师可以即时、高效地记录并反馈小组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通过正向激励机制(如加分、颁发电子勋章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可根据数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问卷星在线评价
课后,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在线问卷,可以快速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学习感受。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节省时间,还能帮助教师从多个维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3)在线平台作品展示与点评
鼓励学生将学习成果上传至在线平台,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还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2.素养导向,落实“教-学-评”一致性
(1)过程性评价的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灵活采用口头、书面、观察、记录、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进步和成就,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2)目标与过程的并重
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的高度一致性,即评价内容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结语
本文通过“今天我做小导游”案例,探索了基于项目主题的单元教学设计实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在线获取资源、开展协助学习、设计简单作品的技能与方法,还能在实践中体验到在线学习的便利与创新性,这些都为学生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社会所需的数字胜任力、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黄荣怀,熊璋.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李维明.信息科技课程中素养导向的多元化评价基本原则及实施路径[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4(06):13-15.
[4]李锋.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22年版) 初中信息科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