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而外的变革:个人发展与组织创新的双向驱动

2024-09-13黄振余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7期

》 黄振余

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现任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发展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广东省东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曾任及现兼任广东省东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广东省东莞市教育装备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教育学会中小学科技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东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曾荣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组织工作者”称号、全国中小学优质课展评“优秀指导教师奖”等。

从事教育工作30年,我见证了学科从计算机到信息技术再到信息科技、从萌芽到茁壮成长、从边缘地位到逐渐发展为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独立课程的不断演进,一路走来充满艰辛与挑战。我的职业生涯与学科发展及组织创新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最为珍贵的记忆。从初入教坛的青涩青年教师,成长为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每一步我都离不开组织给予的广阔舞台与鼎力支持。我既是教育体系的一分子,也是变革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

1.“人文”+“科技”的教师之路

1994年至2004年期间,对我而言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是成为什么样的教师。作为一线计算机教师,当时的基本教学方向是能够应用软件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类问题。教育系统亦开始面向学生设置系统学习计算机工具的课程,并培养学生形成“将计算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意识。在此基础上,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坚持把信息科技(技术)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元素进行融合创新,组织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围绕文化主题开展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落实,融技术性、人文性、趣味性和感染性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教”+“研”相长的教研员角色

2004年3月开始,我担任了东莞市教研员。从普通的一线教师到教研员,意味着我需要回答的不只是自己的教学问题,更要着眼于整个区域的信息科技(技术)教育发展。我深入各学校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学校的教学现状和需求,聚焦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从“提高优质教研指导效率,提高优质教研覆盖面”着力,策划、主持、指导和引领本区域学科领域教育教学研究,以落实核心素养、突出学科育人的“文化主题”信息科技(技术)特色课堂,助力打造了我市“莞式慕课”信息化教学改革和科技与创新教育品牌活动等教研品牌。同时,我努力锤炼和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强的教师队伍,为东莞信息科技(技术)教育注入新活力,推动形成鲜明的东莞信息科技教育特色。

3.“引领”+“协调”的行政管理

近年来,我走上了行政管理岗位。在新的岗位上,需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发展问题,如制定政策、规划资源分配、协调各方关系,为教育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等。在这个过程中,我深知个人的努力只是教育变革的一部分,只有将个人的内在动力与组织的创新理念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推动整个区域的教育发展。

组织创新的外在表现

1.筑基固本:组织全市学业水平评价,打造基础水平

虽然自2000年教育部将信息技术确定为中小学必修课程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但仍存在信息科技(技术)课时配置不足、师资力量不均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着手建立了期末质量自查机制,以此作为评估教学质量的手段,并促使学校管理层对信息技术课程给予应有的重视。这一变革迅速见到了成效,学校、教师及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确保了课程教学的规范化与有效性。

之后,我又倡导引入学业水平评价,旨在通过评价机制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该评价通过网络采用上机模式,测试内容涵盖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全面评估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信息科技(技术)知识点。另外,在考核中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融入对本土文化的数字化呈现要求,让学生运用信息科技(技术)展示东莞的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等,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科技(技术)能力,又增强了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纵深推进:建全市信息科技(技术)教研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东莞市是一个下辖33个镇街(园区)、没有县的千万人口地级市。各镇街(园区)信息科技(技术)教师水平差异较大,为了在东莞信息科技(技术)课堂中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缩小课程统一性要求与教师个体性差异之间存在的矛盾,在反复调研、长期建设、迭代更新后,东莞形成了系统性的教研体系,实现以点带面、区域联动、常态化多维度地开展教研活动。

全市信息科技(技术)教研体系的建立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为进一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信息科技(技术)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东莞市中小学信息科技(技术)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整体提高,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化与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发展。

3.突破发展:组织参加相关活动,赋能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各类信息技术相关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这些活动不仅弘扬了科学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人与组织的互动

我深知,个人的创新和主动性是组织创新的源泉。东莞市学习型教研团队和个人之间实现价值共生,孵化了一批信息科技(技术)学科“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他们扎根在一线,带动了所在学校及周边区域信息科技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这场教育创新之旅中,个人与组织相互成就,共同书写信息科技(技术)学科发展的壮丽篇章,为打造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信息科技(技术)教育生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