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2024-09-11王杰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8年12月19日)
【释义】
在行动上尽力了,认识便会随之有所提升;认识得深入了,行动起来也会更加顺畅。
【解读】
这句话出自南宋理学家、湖湘学派代表张栻的《论语解·
序》。《论语解·序》是张栻在岳麓书院主教期间编写的讲义《论语解》的一篇序文。这句话,是整篇序文的核心。
知与行是相互激发的,应当在这两个方面共同下工夫。知与行相互激发,甚至构成整部《论语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张栻将其视为孔子以来儒家思想的正宗。在他看来,如果不将认识付诸行动,不用行动来检验认识,那么所谓的认识只是一种主观上的猜测,不能对自身产生什么实际的影响,更遑论“成就圣人人格”这一儒学宗旨。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知与行的相互激发、有机统一。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将其概括为“知行合一”。王阳明常常与学生谈论“知行合一”问题。《传习录》中记载,有一天,学生徐爱就“知行合一”问题向王阳明请教。徐爱注意到,当时的人们在认识上没有不知道应当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但是在行动上却做不到。在他看来,这无疑说明知与行是两件事,而不像先生向来强调的那样是一件事,对此十分不解。王阳明听后,意识到徐爱并没有理解知与行的本质,于是便对他说,没有知道了却不去做的,如果知道了却不去做,那么,说明他们并不知道。就以孝顺父母、敬重兄长来说,说一个人知道孝顺父母、敬重兄长,一定是这个人做出了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行为,才可以说他知道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如果这个人只是说了一些应当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话,怎么可以说他知道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呢?
借着徐爱的发问,王阳明重申了“知行合一”的意涵,“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意思是说,认识为行动确立了开端和宗旨,行动反映出认识所能达到的层次和程度,是认识的成果。因此,说到知的时候,行是包含在其中的;说到行的时候,知也是包含在其中的。人们误以为,一定要等到在认识上有了一番透彻的了解之后才能去行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恐怕我们终其一生都很难去行动,终其一生也都不会有透彻的认识。
张栻提出“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也是针对类似的问题。他发现,当时的学人们大多一味地追求知识上的增长,无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不明白实践才是根本,偏离了儒门正宗的轨道。
从张栻的“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们不难发现,他们一方面强调知与行的相互激发,强调知对行的作用力和行对知的作用力;另一方面,基于人们在知行关系上的误区,他们更侧重于强调的其实是行对知的作用力。我们的文化传统对于行对知的作用力的强调,又更进一步地表现为将行作为检验知的真实性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