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印心
2024-09-11师建安
读者 2024年17期

初读《读者》杂志,是我高中毕业后的事。数十年匆匆而过,如今我退休在家,闲来无事,每天看书写笔记,看得最多的还是《读者》。
我喜欢杂志的《杂谈》《悦读》《点滴》这几个栏目。那些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文章,令我爱不释手。但我最爱品读的还是每期的卷首语。短短几百字,却篇篇凝练、醇厚。读这些文章,就像吃自己爱吃的佳肴,越嚼越有味。
绝大部分卷首语,是在探讨生命的画卷该如何展开,低迷时、负重时、风起时、辉煌时……让人惊叹的是,这些文章怎么有如此丰富的角度,去诠释生命中的各种风景。
我也常把生活日常引发的哲理小思,以诙谐的笔法记录下来,发给家人。一家人共品共赏共推敲,连远在北京的女儿也常参与。
我从少年读到老年,把这辈子从春天读到秋天,在许多篇卷首语中找到共鸣,也奏响了我的退休曲调。感谢《读者》杂志,如和风之手,如蜂蝶之翼,将散落在时空角落里的人生微光,投射到普通人身上,照亮他们。
最贴近生活、最令人心悦诚服的文章,才是最好的文章。《读者》杂志的选文,正是如此。
《读者》非“独者”。《读者》之所以能经久不衰,是因为它就像磁铁吸引着无数的阅读者。它似一座灯塔,指引着文学爱好者前进的方向。如今我虽然退休了,但会继续追随《读者》,把这页纸铺在生活中,以心印心,笔耕不辍。
(〔美〕霍莉·卡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