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农业建设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2024-09-11李未花

新农民 2024年23期

摘要:本文从生态环境严峻性、缓解当地的资源压力、农产品品质的需求提升等方面介绍了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农民生态农业认知有限、生态农业效用的开拓工作有待提升、缺乏高素质人才三个方面分析了建设生态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阻碍。根据相关部门加强农民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发挥生态农业的功效、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三个方面,提出生态农业建设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发展;对策措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推行了加快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政策。对于很多农民而言,促进农村发展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保证农产品的增产增量,但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持续破坏。建设农业生态经济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降低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概率。

1 生态农业建设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1 缓解资源压力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国土面积广阔、各方面资源也相对充足,但并不代表农耕用地和水资源也处于充沛的状态,目前我国依旧有很多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随着农村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高楼大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了农业用地、森林等自然资源被大量占用,生态环境亟须得到有效恢复。在资源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生态农业的建设,保证资源共享和科学合理的运用,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1.2 生态环境严峻

很多农民在耕种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很多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农户在种植的过程中因为对农作物管理的知识缺乏,在农药使用、分批次耕种管理方面不符合科学要求,导致了农耕土地的土壤养分直线下降、农作物减产。部分农户为了保证自身经济收入,盲目地对土壤进行追肥,破坏了土壤养分平衡,让农作物产量呈现断崖式下降。同时,农户在农业耕种的过程中,因为对于种植技术和土壤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出现部分农户不根据实际条件,随意应用技术进行种植的情况,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二次破坏。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土地荒漠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1]。

1.3 农产品品质有待提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对于食品安全方面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现在市面上最受欢迎的是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了保证农户的整体收益,也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当地相关部门建立监督小组和技术小组,针对原有的种植技术进行改革,大力发展建设生态农业是现在以及未来农业发展的整体趋势。而当下的农产品销售市场亟须整改,部分农产品在施加了过量农药的情况下,充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进行包装售卖,不仅严重扰乱了绿色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秩序,还危害了购买者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建立生态农业、规范农作物的种植生产、促进农作物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举措。

2 生态农业建设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生态农业认识有限

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当地农民对于生态农业的含义、优势、相关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首先,当地的很多农民认为生态农业的推行就是种植过程中放弃使用化肥,并且觉得这种生态农业的推行不利于农+PvPMsCi/M7J8c7kYoOGaw==作物的生产和增收。还有部分农民响应推行生态农业的号召,在种植的过程中全面放弃了化肥的使用,连农业机械也放弃了使用,整个种植的过程采用了全方面人力劳作的方式进行,既降低了农业种植效率,又因病虫害的出现影响了农作物的品质,让农民的收成大打折扣。其次,还有一部分农民对建设生态环境持抵触心态,由于生态农业在实施结束后,无法短期内呈现明确的效果,前期的投入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回收,这部分农民认为生态农业的建设没有任何必要。最后,负责建设生态农业的相关部门管理层没有做好知识点普及工作。部分管理层在推行生态农业的管理政策过程中,缺乏全面考虑,忘记了工作推行的受众是农民,导致在推行过程中受到农民的抵触和反对,让原本制定好的工作流程无法按时按量的完成,相关的体系和政策也无法发挥最大的用处,影响了生态农业建设在全国建设和发展的进度[2]。

2.2 生态农业效用开拓不够

很多人对于建设生态农业的具体意义理解不够全面,甚至管理层也是一样,这就导致了在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在最大限度内发挥出生态农业的效用。生态农业的基础意义是在农民种植的过程中,对农产品的生产种植技术进行优化,实现减少使用化学含量极重的农药、减轻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的目标。生态农业土壤养分含量检测和规划工作依旧有待提升,检测技术不够精准的情况下,无法对土壤状况进行有效判断,规划方法也无法满足生态农业未来发展方向,不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结合自然生态环境开发产业也面临较多问题,如在开发农家乐和旅游景点时,存在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特色以及个性化不足等问题,无法保证游客的留存率,间接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此外,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宣传时也存在着短视频拍摄质量参差不齐、视频内容不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公众号旅行主题策划不够亮眼,从而对推广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生态农业的特色和优势无法全方位地呈现。

2.3 缺乏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都处于经济发展落后的状态,当地很多青壮年在留在当地开展农业种植和外出进城务工之间都选择了后者。这些青壮年劳动力的离开,导致了当地的农业种植陷入了极大的危机,降低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影响了经济收入,加剧了农村地区贫困化。在农村地区日复一日贫困落后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当地人才选择离开家乡去外地工作,也无法很好地吸引外地的高素质人才来当地发展,为生态农业建设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当地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全面,农业从业的高素质人才不足,严重缺乏以点带面的代表性人物,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人员在完成现有的工作后,无法抽出更多的精力来进行具体实施方案的教授和指导。

3 生态农业建设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对策

3.1 发挥生态农业功效

发挥生态农业的全面效用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方面是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问题进行整改。不同的村庄地理位置不同,面临的环境问题也大不相同,有的乡村严重缺少基础设施。相关部门应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对应的农村地区进行询问调查,了解对应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并记录,根据数据统计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尽快解决对应村庄的环境问题,帮助生态农业发挥实效。另一方面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完成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相关部门可选取一个村庄作为实施示范点。安排工作人员对村庄的整体结构、周边环境、自然优势进行了解和分析,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的生态农业发展方案。如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和天然景观设立旅游景点等,多方面发掘村庄的生态效用。这种生态农业效用的发掘,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土壤恢复养分、带动村庄经济发展、缩短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待示范点出成效后,可安排其他村庄的代表前来观看,全面地开发和普及生态农业的效用。

3.2 加强农民生态农业知识的培训

首先,当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在进行农民农业知识培训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当地推出的相关政策规定,通过在农村当地开办农业种植技术相关的讲座、召开会议等方式来完成宣传。在宣传过程中,为了提高当地农民参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发放一些小礼品的方式来提高参加率;还可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乡村中的住户走访调查,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农民对于生态农业建设的需求和建议,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安排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当地农民在种植技术上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专业指导,设身处地帮助农民解决问题,拉近工作人员和农民之间的关系,为后续生态农业的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其次,相关部门可以和农村管理部门达成合作,将村庄按照村民的居住方向或者数量进行区域划分,在每一个区域内选取一名小组长,负责收集组内村民的意见,并汇报建设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也方便及时传达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同时,相关部门的管理层也应坚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发展理念,抓住每一次学习和进步的机会,以身作则地为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农民做好表率。并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和优化对村庄中的管理体系,定时定期地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进展来进行优秀员工、优秀农民的评比和奖励,应用奖罚机制督促相关人员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最后,各地相关部门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对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并安排监督人员进行监督检查[3]。

3.3 加强人才培养

首先,要留住农村的优质青壮年劳动力,来保证农村的稳定发展。当地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对于选择留在农村发展的青壮年劳动力给予相应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提高当地的农业从业者待遇,鼓励更多的百姓投入到农业工作中,促进当地农作物生产的科学转型,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尝试推行人才引进策略,鼓励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生态农业建设中。其次,着手提升农业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当地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申报,申请专项资金开展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购买补贴、引进高素质人才的薪资待遇补贴等,保证从当地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个方面完成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和建设。最后,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来完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相关部门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拍摄一些当地发展相关的视频,如联系当地的网络红人,合作拍摄以生态农业发展和家乡建设为主题的短视频。借助网络红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唤醒当初从农村当地走出去、在特定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才的思乡情怀,引导其对家乡的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也欢迎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加入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建设中。

3.4 结合地方实际探索特色农业

现阶段绿色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势头良好,很多成熟项目也积累了较为有效的经验。因此,结合地方实际进行特色农业发展上的探索也十分可取,特色农业项目的不断建成、运转可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很大帮助。

4 结语

建设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是现在农村地区整体发展的大方向趋势。通过多种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保证了农产品的增产增量,减少了生态环境的压力,还根据实际情况对农村土地进行合理开发,给农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宁宁.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分析[J].山西农经,2023(13):77-79.

[2] 佟丽杰.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策略[J].山西农经,2023(6):138-140.

[3] 董琳琳.基于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要点[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