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门口的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模样

2024-09-11陈超

上海人大月刊 2024年8期

暑 期期间,多地图书馆迎来了客流高峰。当图书馆成为了周边学生和市民们避暑、学习、充电的理想之地并深度嵌入了社区生活,“一位难求”的现状已然成为了一个问题。

上海在2019年底已经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其中的公共图书馆体系到“十三五”末,图书馆数量、馆藏量、流通量(纸质书)等已经基本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世界级城市不相上下。“十四五”以来,市、区、街镇三级共约238家馆又有了新的发展,进一步夯实了世界级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如何提级升能再发展?

从更高远的发展愿景和更可持续的发展要求看,目前上海公共图书馆体系中的“最短板”就在“量大面广”的基层——218家街镇馆,其中发展不平衡、队伍不稳定、群众不满意等问题还是比较普遍的。上海所有图书馆中目前最大的街镇馆独立馆舍已经超过一万平方米,绝大多数街镇馆的馆舍不会超过一千平方米,最小的仅200平方米。据2021年统计数据,本市街镇馆从业人员达1618人,馆均7.5人。其中,业务外包及其他人员681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2%。从街镇馆人才队伍总体状况看,流动性大,更替频繁,兼职、借用过多,工作人员业务素养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经历了世纪疫情,又处于“过紧日子”的经济周期中,上海市民对于“家门口”的街镇馆的开放时间、馆藏供给和服务水平等仍有诸多不满。

如何令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抵达“家门口”?

首先,最根本的是每一个图书馆都要坚守“公共图书馆既是知识基础设施又是社会基础设施”的使命。作为知识基础设施,公共图书馆要肩负起社会教育职责,成为最广大市民终身学习的“人民的大学”。家门口的图书馆应该提供包括但不限于书报刊的阅读服务、阅读所需的空间与体验、多样化的阅读推广活动等。作为社会基础设施,公共图书馆要助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我们的社会更公平、更多元和更包容,甚至要帮助解决普遍性社会问题、消除社会矛盾和鸿沟。家门口的图书馆可以提供针对“一老一小”的服务、面向本社区特殊(弱势)人群的服务、以阅读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服务等。

其次,每一个街镇图书馆都应该采取“一馆一策”的战略,面向所在社区构筑最合适的核心服务能力。街镇图书馆都是位于“家门口”的,必须立足于服务所在的社区才具有永久生命力。公共图书馆除了多元化融入社区生活、提升与时俱进的服务技术,最关键的是要始终积极回应所在社区最广大居民的所需所想,能够在有限资源条件的多重约束下形成属于街镇图书馆自己的特色服务优势。如今的公共图书馆不仅要服务读者,更要服务“非读者”,就像今天很多公共图书馆把其服务对象称之为“patron”(老主顾、常客)。家门口的图书馆不仅是“身边的”,更应该成为社区居民心中的图书馆。这样的图书馆可以是老人们的“庇护所”和孩子们的“作业屋”,也可以是“避风港”或“避难所”,还可以是“充电站”“加油站”“减压阀”,更可以是打工人们“诗意的栖息地”和承载着梦想中“诗和远方”的“咖啡屋”……当然,这并非“既要又要还要”的逻辑,而是能择其一、做好一个角色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