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街区” “宁·聚”人心

2024-09-11飞云

上海人大月刊 2024年8期

8 月15日,静安区江宁路街道举办了一场“宁·聚”民主议事活动,就昌平路“美丽街区”建设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人大代表、周边居民、景观设计师,以及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人大街道工委负责同志在绿树葱茏、繁花盛开的昌平路上边走边议。人人参与打造昌平路“美丽街区”的故事,随着我们走过的一座座建筑、一个个花园呈现出来,市民的呼声与心愿在焕然一新的昌平路上处处可寻。

溪梦园,社区治理和城区管理都要人人参与

昌平路是上海著名的栾树大道,高大茂密的栾树在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让昌平路有了不同的景致。然而经年累月,昌平路的整体路况能级下降,道路两旁的绿植也渐渐失去活力。

“我认为‘美丽街区’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载体,因为公共空间是一种普惠资源,只要走到公共空间来,就都能享受到最平等的民生福祉,这是大家都愿意做好,也最值得做好的事。”区人大代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市容管理处处长王永文说。

在2022年昌平路“美丽街区”启动方案设计时,区绿化市容局便开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人大江宁路街道工委依托“家站点”先后组织开展集中调研座谈、专业代表个别调研,组织居委、居民、沿街商户、周边单位、实施方共同研究“美丽街区”建设方案。为推动项目加快落地,王永文和同为区人大代表的江宁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刘尚宝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2023年区人代会上共同提交了《以人民城市理念建设昌平路“美丽街区” 》建议,该建议被作为重点督办件,受到了区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去年11月,项目正式启动,在昌平路绿化现状基础上,以栾树林为“带”,以周边绿化为“园”,“串珠成链”建设了上海首条“口袋公园带”。溪梦园便是其中一座口袋公园。改造后的溪梦园在保留水景的同时,增加了叠水、喷泉、雾森等丰富游园体验度的元素,并根据居民建议增加了一个24小时开放的公共厕所。

“街道正在全力打造昌平路‘宁聚·人人’善治街区共同体,善治街区共同体就是要实现互利共赢,比如你在我这里买一个面包,就可以在隔壁店铺以优惠价格买一杯咖啡。”“可以在参与‘美丽街区’建设的商铺中进行评优并拿出一些鼓励措施,以增加商铺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口袋公园里能不能增加一些植物科普知识,让花园变学园?”在溪梦园水景廊架下,人大代表、街道相关负责同志、项目景观设计师和周边居民展开探讨,不时有园内游人加入讨论。

溪梦园一处灌木丛中立着两块牌,一块写着街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民情观察点,一块写着市容环境观察点,两块牌上均设有二维码,扫描便可提出意见建议。王永文介绍说,目前市绿化市容局已在全市设置了73个市容环境观察点,“‘美丽街区’的建设过程需要人民群众参与,建成之后的管养更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民主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体现的,有人提出建议,就要不断地进行完善”。两块牌子,在这里实现了人人参与社区治理和城区管理的融合。

蒋家巷花园,在不同声音中找到“最大公约数”

如果说溪梦园的改造人人称赞,蒋家巷花园的改造则费了一些周折。

在改造方案初期征求意见时,很多居民提出要增加儿童设施,昌平路街区改造总设计师虞金龙便将蒋家巷花园设计成了小型儿童乐园,在公共空间中增加适老适幼类设施,让玩耍、看护、休憩在同一空间得以实现,地面铺装则以温暖的黄色和橘色为主色调,象征孩子如阳光般灿烂的笑容。

然而众口难调,到了建设过程中,楼上的部分居民开始提出意见。“地面的颜色太亮了!” “孩子玩耍时候很吵闹。” “小花园就在马路边,小孩子会不会跑到马路上?”“改造前,没有人来听过我们的意见。”

“还是前期意见征询做得不够扎实。”于是,王永文和设计师等人挨家挨户走访或座谈,一面希望获得更多居民的理解,一面重新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同时,通过街工委搭建的“小方桌”议事会平台,多次召集各方讨论,最终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部分游乐设施被改为绿化,地面铺装颜色也被调整为饱和度较低的色彩,花园外围还设置了花坛作为隔挡。

经过了这次小小的波折,虞金龙对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民主就是老百姓要知道身边正在发生什么、自己能参与什么、能享受到哪些成果,我们现在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倾听民声、落实民意上。”所以,每次意见征集,虞金龙无论多忙,都要到场认真听一听。

光明牛奶棚,共同打造美丽街区的美丽商铺

“‘美丽街区’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要避免只看一域的小修小补,应有宏观和大局眼光,事前量体裁衣。”王永文说,街区更新不止于一草一木,小到店招、地砖,大到建筑外立面修缮、市政地面铺装,“美丽街区”的营造既要突出个性,也要融入整体。

改造前的光明牛奶棚店招破旧,门前的台阶残破,人行道上的地砖碎裂不平。“‘美丽街区’项目启动后,我们计划对牛奶棚的外观进行改造。了解到店铺刚好有装修计划,为了店铺最终的装修效果能够与街区景观和谐一致,不至于反复整治,我们希望将城市更新的设计与店铺的设计相互融合。”王永文介绍道,“白天商铺要营业,我们就利用昌平路人大代表之家‘民情夜话’平台与光明牛奶公司、项目实施单位、街道等共同协调方案。”

王永文指着牛奶棚门口地面的一块铸铜板浮雕介绍说:“设计公司找到了1947年此路口的老地图,追溯到曾经的‘最高牛奶公司’就在此处,就雕刻出此地图,镶嵌在地上。”以铺装来讲述历史事实和细节,并将其有机地融入道路设计,“美丽街区”处处可见设计的精心与巧思。

顾家浜花园,一篇小文章带来亲身参与

参加活动的汪莉英女士向记者讲述了顾家浜在岁月流转中正在渐渐消逝的历史。汪莉英的母亲八十多岁,姓顾,从小在昌平路长大。“原来的昌平路是顾姓家族的农耕原始村落,外婆嫁过来时昌平路是一片农田,原先家里还有地契,记载哪里是公路,哪里是界碑……” “上世纪初,昌平路有一条以顾姓命名的‘顾家浜’小河直通苏州河,后来苏州河沿岸办了很多厂,加上昌平路人口和住户越来越多,所以河道不断被填埋,直至消失。”

在“美丽街区”项目向人民群众征集意见时,汪莉英写了一段话:“顾家浜这条小河虽然消失了,但是顾姓家族的血脉在昌平路上一直延续着,他们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和包容外姓外族以及四方来客。1980年前后,74号地块拆迁,顾姓家族的祖宅被拆除,当时很多房子无名无分,更没有拆迁款,顾家人默默奉献了这片祖业,曾经的付出应该不会被忘记,希望昌平路88弄口建一个‘顾家浜’标志,纪念曾经繁荣在这片土地上的顾姓家族。”

恳切的话语,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为此,代表们与汪莉英、社区景观设计师、区绿化市容局和街道工作人员在代表之家座谈并开展现场踏勘,确定由景观设计师围绕顾家浜的故事提出设计方案,再纳入总体方案。在昌平路“美丽街区”二期工程中,顾家浜将获得重生。建议得到采纳和支持,汪莉英在“美丽街区”建设中的参与感更强了。

从国外留学归来的社区景观设计师石钰曾在“美丽街区”建设中提出不少金点子,不少建议被分别采纳。虞金龙便提议将顾家浜的设计交给石钰。为了钩沉这段历史,讲好顾家浜的故事,石钰跑遍了本市各大图书馆、档案馆,查阅了大量书籍和史料,并与汪莉英反反复复进行沟通。在最初设计中,复原顾家浜的小河不太现实,虞金龙就给出了一些建议——以意向的形式进行呈现。在石钰数易其稿后,最终的方案中,顾家浜将以“枯山水”的形式重生。目前,顾家浜花园即将开工建设,不久这段历史还将以墙绘的方式讲给更多人听。

“在合力建设昌平路善治街区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全过程全方位地与群众意见诉求紧密对接、与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紧密对接、与职能部门规划实施紧密对接,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到群众的心坎上。”刘尚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