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的味道最特别

2024-09-05梁晓雨

中学生博览 2024年6期
关键词:针尖对麦芒心育王老师

在我的班里有一个名叫亦明的男孩子,是出了名的捣蛋鬼,学习成绩不佳,爱做小动作,拽女生的辫子,把同学的鞋带绑在桌子上,拿臭虫吓唬同学等,没有他做不到的,只有我们想不到的。每天下课后的办公室,总是挤满了来告状的同学。

初次相识,针尖对麦芒

每次收到孩子们对他的“控告”,初为人师的我总会以严师的姿态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但他面对我的批评,却并不以为然,甚至第二天依旧“以捣乱为主,学习为辅”。

于是,我又动用了最后的“杀手锏”——找家长!但是不管是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交谈,家长也只是流露出对他的气愤:“老师,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平时他不听话我就骂他,再不听我就揍!老师,你不要对他太仁慈!”听着父母的无奈,我感觉这个孩子,是真的没救了!自此后,我越看他越不顺眼,而他,也似乎以惹我生气为乐。就这样,我俩如针尖对麦芒般“相看两厌”了。

眼见为实,撕掉标签

直到有一天,我在不经意间从办公室的窗外看向教室,看到他发疯般跑到别的班去,我这怒火立马升腾了起来。正当我准备打开窗喊住他的时候,却发现他是帮这个班的同学装煤炭去了(我们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冬天需要高年级的同学和老师们把取暖用的煤炭分装到袋子里,我们是三年级,不需要分装)。我停下了喊他的冲动,仔细地看着他撑袋、装碳、封口、锁口、搬运,样样在行。那一刻,我被眼前的这个亦明感动了!随后,我还看到隔壁五年级的王老师奖励给他一支笔,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在我面前从未有过的灿烂笑容。王老师回来后说:“你们班的亦明,干活可真是麻利。小梁,你该多鼓励鼓励他啊!”王老师的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是啊,亦明其实是有优点的,只是我看不到或者说根本不想看!他每天来得最早,给同学们开门,我却担心他会不会偷拿同学的东西;班里的垃圾桶他总是抢着去倒,我却指责他把垃圾弄得满天飞;只要有同学来告状,我就把责任先归咎于他,从不给他任何辩解的机会!

原来,是我,给他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是我,让他在这个班里越来越没有存在感;是我,夺走了他眼中的光。我才是我们“相看两厌”的罪魁祸首!

那一瞬间,我醍醐灌顶!

放学前,我将亦明劳动时的照片在班里播放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看得鸦雀无声,我知道,不用我说太多,孩子们已经看到了不一样的亦明!

共情理解,共同成长

自此之后,同学们对亦明多了一份认可,虽时不时还有同学来告状,但再也没有一堆同学来集体告他状的时刻了!

然而,有一天,班里的同学们又一起叽叽喳喳地来到我眼前喊道:“老师,亦明没洗澡,他身上好臭!弄的班里都臭烘烘的!”亦明就站在同学们中间,从来不哭的他,这次眼里含着泪水,欲言又止地说道:“不是,不是。”然后抽泣着不再解释。

这是我第一次见他哭,也觉察到,事情肯定不是大家看到的那样。我走到他的跟前,轻轻地拍了拍他后背,搂着他的肩膀问道:“亦明,老师选择相信你,你和我说下原因好吗?”他扭过头来,流着豆大的泪水说道:“老师,我周末帮爸爸妈妈卖鱼了,很晚才回家,爸爸妈妈很累,没时间和我洗澡。”听他说完,我愣在那里,孩子们也变得安安静静。那几秒钟,我脑海里浮现了这个三年级瘦小黝黑的小孩儿熟练地帮家人卖鱼的场景,当其他孩子在吃香的喝辣的、父母陪着玩耍的时候,小小的亦明却在父母的鱼摊上干着与他年龄和体格不相符的劳作。想到这,眼泪已经开始在我的眼中打转,又想起他父母说的:“我们在家经常骂他,揍他!”更觉小亦明太可怜了!他太需要更多的爱和关注了!

作为班主任的我,不应该去“关住”他,而应该去关注他!

于是,我用力地抱了抱他,决定召开以“劳动的味道最特别”的主题班会:我们先让亦明来当主角,为我们表演一场卖鱼的情景剧;之后每个人对亦明说一句话,孩子们高举着手大声地说道:“ 亦明,我要像你那样帮爸妈干活!”“亦明,你是咱们班的劳动小明星!”“亦明,对不起,我们错怪你了……”听着同学们的鼓励,亦明眼含热泪,而最后,他走到我身旁,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并说道:“老师,谢谢您!”那一刻,眼泪已模糊了我的双眼!

那天,我们忘记了亦明身上的味道,却又记住了这独特的味道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亦明再也没有被同学“举报”过,相反,我听到了更多同学对他的赞美;班里的孩子们也很少再来找老师“断官司”,而是拥有了发现同学们不一样美的眼睛;而作为老师的我,更是学会了——教育,是要用心,发现心!

心育反思

都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身为教师的我们,总觉得自己是那朵推动云的云,是唤醒灵魂的灵魂,但和亦明一路走来的路上,他却用他的改变,推动了我的成长,唤醒了我的认知。初为人师,我总想延续传统的教育方式用权威压倒学生,但实际这种教室里的“权力之争”,老师往往是完败者。越是面对调皮捣蛋的学生,我们越该谨记: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

心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我在奔向他们的同时,他们也在热烈地回应着我。遇见他们的意义,成为老师的意义,莫过于这双向奔赴而来的力量与温暖!

编辑/苗嘉琳

梁晓雨

班主任兼心理教师,从事教育10年,秉承“尊重、理解、真诚、倾听”的原则,坚持做一名有温度的老师,以人为本、以心育心。先后获得潍坊市优秀教师妈妈、昌邑市优秀教师、昌邑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针尖对麦芒心育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反义词(外一首)
心理健康教育研培现状调查报告
——以简阳市为例
针尖对麦芒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CT5 VS 沃尔沃亚太S60
有趣的动物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跟老公互不喜欢, 为了孩子不离婚对吗?
我的王老师
针尖对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