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培养孩子的自主感?
2024-09-05陈增艳
自主感是让孩子主动学习的第一动力,而父母用“我帮你”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动力。
“我帮你”是代替,是包办,是抹杀孩子成长的机会,培养的是孩子的依赖感。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父母正确的心态应是什么?怎样消除孩子的依赖感?又如何增加孩子的自主感?
重点是孩子想,而不是父母想。因此,遇到难题时家长要转换心态,把“我帮你”的心态变成“我教你”。我教你能培养并强化孩子的自主感,是保护孩子“我想”的学习动力最终的方式。
具体怎么做才是“我教你”的心态呢?接下来用两个案例来讲清楚——
案例一:妈妈陪孩子玩乐高
孩子在玩乐高玩具时,遇到困难,主动要求父母说:“妈妈,帮帮我。”我帮你的心态和做法是:“好的,我帮你拼好了。”自己动手帮孩子拼好了,得到了孩子的夸赞:“妈妈你好厉害呀。”此刻,妈妈还沾沾自喜,我在孩子眼里是会帮他做事情的厉害的妈妈。
【分析】孩子多厉害:给了你机会去尝试,去表现,并且成功之后还给你鼓励,帮助你提升了拼乐高的能力,把你训练成为了孩子最忠实的工具人。而且,你还沾沾自喜,甘之如饴。所以,到底是你教育了孩子,还是孩子教育了你呢?
最终,你的自主感得到了提升,而孩子的却降低了。
而同样是这件事情,正确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妈妈,你帮帮我。
妈妈:嗯,妈妈来了。(正面回应)
你想妈妈帮你的是什么呢?(了解需求)
等孩子回答后——
妈妈:哦,妈妈觉得,我们可以一起看看说明书,一起看看方法。
是不是可以这样,你可以尝试一下,把这块乐高拼在那个位置,试试看。(引导找方法)
等孩子尝试成功,并且得到成功的喜悦后,你再告诉孩子——
妈妈(夸张一点):哇,你成功啦!太厉害了。我就知道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孩子。(认同付出)
之后,不仅孩子的乐高拼完了,困难战胜了,还提升了能力,增加了快乐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孩子被认真对待后,自主感得到了强化,自主学习的动力得到了提升。
所以,自主感的本质是我想学,我想做。“想”比“会”更重要。只要想,任何能力都能学会。只要不想,任何能力都会慢慢丢失。
我教你的心态,就是正面回应-了解需求-引导方法-认同付出。
案例二:爸爸给孩子辅导作业
孩子:爸爸,这道题,我不会。你教教我。
爸爸:(一看,这题目有点难,自己也需要一点时间研究)你先做别的题目,爸爸想出来之后,再告诉你。孩子一会儿又来找爸爸——
爸爸,你做出来了吗?我别的作业都做完了。
爸爸:那你先玩一会儿吧,爸爸一会儿做出来再教你。
通过冥思苦想,多方论证,终于把题目做出来了,然后叫上孩子——
孩子,你看,这道题应该这么做,1、2、3、4、5知道了吗?
孩子欢天喜地地拿到答案,立马写上去,孩子给爸爸鼓掌,接着去玩了。爸爸好兴奋,下次继续做孩子的答案工具人。
【分析】这道题,最终让谁获得了成长?是孩子,还是爸爸?你有没有发现,这个爸爸在孩子强大的引导能力下,变成了做作业的工具人,也就是孩子的答案工具人。你再观察下去,你会发现,孩子问爸爸的题目,会越来越多,爸爸也会越来越忙,孩子变得越来越“笨”,而爸爸会变得越来越“厉害”。爸爸的学习动力,因为孩子激发了他的自主感而得到了充分的提升。
孩子的学习动力因依赖感的提升,而下降得厉害。爸爸做作业能力越来越强,孩子做作业的能力会越来越弱。
同样是“父母陪伴孩子学习”从“我帮你”到“我教你”怎么做?
孩子:爸爸,这道题,我不会,你教教我。
爸爸:好的,爸爸来了。(回应)你学习上遇到困难了对吗?(了解需求)这是今天的作业吧,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是不是就在今天这些内容里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相应的书本和工具吧。(引导找方法)
注意点:记住千万不要为了快速完成作业,而让孩子错失了自主成长的最佳时机。做完作业不是目的,孩子获得如何克服困难,掌握战胜困难的意识和能力才是目的。
当孩子想通了做出来了,要真诚地告诉孩子:“你太棒了,我就知道没有什么困难是可以难到我这么优秀的孩子的。”(认同强化)
自主感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我想”的学习动力,父母错误的心态是“我帮你”,培养孩子的依赖感,而让孩子没有主动学习的动力。
自主感是孩子主动学习的第一个动力,同时也要了解父母如何通过四步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自主动力。
家教启示
1.养育孩子,家长努力做到唤醒,唤醒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这一动力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孩子越早被唤醒,越早受益。
2.让每个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找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是家长,孩子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自己。
3.我们养育孩子时,努力提升孩子认识自己的能力、理解世界的能力、获得幸福的能力、快乐生活的能力以及感受爱、给予爱的能力。
4.我们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我们自己要不断学习,成为孩子的朋友,成为永远支持孩子的人,用智慧和耐心铺设孩子的成长之路。
5.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需要我们保持一颗阳光向上的心,保持成长,不断突破。
编辑/苗嘉琳
陈增艳
高级教师,金华市金师附小教育集团婺城小学副校长,金华市教坛新秀,婺城区杰出教师,金华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金华市家长大学讲师,金华市婺城区首批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婺城区首批家庭教育“金”教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