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奏响沟通四部曲
2024-09-05蔡隆
【设计理念】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却缺乏人际沟通技巧。本课运用非暴力沟通理论,引导学生能够理解暴力沟通的危害,掌握非暴力沟通中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播放语言暴力视频
1.播放视频:公益短片《语言暴力所带来的伤害》
影片源自沈阳市心理研究所,调查发现孩童的暴力大多数是来自家长和周围环境的语言暴力,而且语言所造成的伤害可能比身体上的伤害还要严重。
2.视频中哪句话让你最难受?为什么?
生1:看看人家孩子,再看看你,丢人!
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感觉如何?
生1:无力、厌恶、愤怒。
生2:白痴都比你强!
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你感觉如何?
生2:心疼、揪心。
师:感谢同学们的分享,能够在这个场合分享你真实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勇敢的行为。暴力的言辞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健康有害,但很多时候,即使没有暴力的语言,我们也感受到了伤害。这个感受告诉我们,暴力不仅仅存在于言辞之中,还可能体现在非言辞的沟通元素中,需要我们提升技能去觉察。
通过视频案例,让学生分享真实的感受,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暴力沟通对关系和情感的损害。
二、团体转换阶段:情境体验,手机风波
(一)邀请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情景剧《手机风波》
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家里刷手机。
妈妈:你怎么又在玩手机?
孩子:我才看一会儿而已。
妈妈:还学会骗人了?我看你明明玩了很久。
孩子:我凭什么不能玩手机,你不也玩吗?
妈妈:我又不用学习,再说了,你还要管你妈不成?
孩子:那你也别管我!
妈妈:那我烧的饭你也别吃一口!
(二)思考
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再邀请小组代表分享。
1.这场手机风波是从何而来的?
生1:案例中的情境是我们家的常态,每次我们都要大吵一架。
生2:不会聊天,把天聊死了,不欢而散。
师:是的,这个是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亲子沟通的案例,听起来产生矛盾的原因是“手机”,但是真实原因是这个吗?
2.从母子两人的对话中,你看到哪些引发负向情绪体验的词?
生1:“又”。
生2:“凭什么”。
师:在你的生活中看到、听到这些词,你有什么感觉?
生:生气、愤怒、气愤、委屈……
师:你有很强的感受力,这是一种常见的沟通场景,很多人都会采用辩解、指责和反抗等回应方式,这样的对话有效吗?
生:没有效果,只会引发家庭矛盾。
运用亲子沟通中常见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总结,让学生在理性的环境中冷静思考,觉察自己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团体工作阶段:化解冲突,沟通四部曲
(一)介绍非暴力沟通四部曲: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客观描述我的所见所闻,我看到/我听到,描述时要注意:真诚、客观,不指责、不评判。
例:
评价:你的房间就像狗窝!
观察、描述:我观察到你一周就做一次卫生。
2.感受:表达我的感受。
例:
想法:你的平板上还有其他窗口,你肯定没有好好学习。
感受:我看到你的平板还有其他窗口,我担心你会分心。
3.需要:说出我的需求,我希望/我想要。
例:
表达批评:作业又没交,就是一个差生。
表达需求:我看到你这周的作业都没交(观察),我很生气(感受),我希望我授课的班级都能提交作业,我才能了解你们的学习情况(需求)。
4.请求:具体说出自己希望对方做什么,请求要具体、可行。
①请求不等于命令;②请求要具体可行
命令:你就不能努力学习吗?
请求:可以请你每天都准时提交作业吗?
不具体:你能不能努力学习英语?
具体:你能不能每天背20个单词?
(二)实战演练
面对手机风波,用非暴力沟通四部曲该如何沟通?请分别从孩子视角、父母视角进行沟通表达。
1.孩子视角
生1:
描述:我听到你一回家就高声骂我。
感受:我很委屈。
需求:我今天有点累,想先放松一下。
请求:我先玩15分钟,待会儿再去写作业,行吗?
2.父母视角
生2:
观察:我看到你在课桌前20分钟,有10分钟在玩手机。
感受:我感到很担心,也很生气。
需要:这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学习,妈妈希望你专心一点。
请求:你能不能在学习的时候将手机放在客厅里。
小结:非暴力沟通四部曲是化解冲突的良药。同学们,你们可以尝试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运用在你生活中的沟通事件里。
通过从不同视角(如孩子视角和父母视角)进行沟通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增强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四、团体结束阶段:非暴力沟通,造就健康人际
通过观察、表达感受、提出需要和请求,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沟通,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记住,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维护,而非暴力沟通四部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工具和技巧,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将这些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本课程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非暴力沟通的价值,并提供实际的工具和技巧来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解决冲突。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于非暴力沟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我们也需要继续强调和巩固这些技能,以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人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