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可以每天发一次脾气吗?
2024-09-05王晓蕾
王晓蕾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心理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曾获长春市中小学综合学科教师微课大赛一等奖,长春市中小学青春期教育成果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撰写的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
寒假的一天,初三学生小浩的妈妈向我发来微信好友申请。我通过好友申请后,小浩妈妈立刻发来了几串长长的文字。细读着文字,一个焦虑又无助的妈妈形象呈现在我眼前。
缺位的爸爸,焦虑的妈妈
小浩爸爸在外地上班,平时只有小浩妈妈和小浩两个人在家。小浩的学习和生活都由妈妈全权负责。寒假期间,两人几乎24小时都在一起,矛盾频发。
还有半年就要中考了,小浩妈妈希望小浩可以利用寒假期间抓紧学习,把成绩提上去。小浩自己却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写作业磨蹭、边听歌边写……小浩爸爸工作忙,偶尔会通过电话跟小浩沟通,让他好好学习。小浩在电话中敷衍地答应着,在行动上却又是另一回事儿了。
小浩妈妈和小浩每天都会因为学习的事情发生冲突。一看到小浩不好的学习习惯,小浩妈妈就忍不住提醒。说得多了,小浩就表现出很不耐烦的样子。小浩妈妈说,自己已经尽量小心翼翼和忍让孩子了。但一涉及到关于学习的事情,孩子就总是和自己发脾气。自己一旦控制不住脾气,两人就会吵起来。小浩妈妈说,自己现在既焦虑又无助,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中考在即,面对孩子的不紧不慢和动力不足,承担全部养育责任的小浩妈妈要承受的焦虑情绪可想而知;面对孩子的不理解和发脾气,小浩妈妈的委屈和无助也非常让人心疼。我通过文字回复,初步正常化和共情了小浩妈妈的感受,并和她相约打电话细聊。
因一件小事纠缠不休的母子
在电话沟通中,我请小浩妈妈说一件目前最困扰两人的矛盾。小浩妈妈提到了一件小事,微不足道却又让两人苦不堪言。为了帮小浩节省时间,小浩妈妈每天都要帮忙打印老师布置的作业。小浩房间的门一般都是开着的,每次打印前,妈妈就会直接走进房间和小浩确认:要打印哪些试题,怎么打印。但小浩经常表现出一副很烦躁的样子,嫌妈妈磨叽。帮孩子做事情得到这样的反应,妈妈也很委屈和火大。最终总是矛盾升级,以争吵结束。
在妈妈的建议下,小浩也同意和我聊聊。在和小浩的沟通中,我又听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小浩说,自己也想考个好成绩,学习压力挺大的。寒假每天呆在家里学习,还经常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无法疏解。很多时候,自己正在专心学习,妈妈突然就走进来和自己说话。妈妈的这一行为会让小浩感到更加烦躁,忍不住向妈妈发火。发火之后也会后悔,但是烦躁感被妈妈激惹出来后,自己难以控制。小浩现在也很苦恼自己的状态以及和妈妈的关系。
猜猜对方心里在想什么
在与小浩妈妈的沟通中,我让小浩妈妈猜猜看,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和经常发火的背后,他的心里可能在想什么。小浩妈妈说,孩子经常向自己抱怨作业多、学习累、每天没有自己的时间,孩子也是压力挺大挺不容易的。妈妈在心理上是很能理解小浩的,只是在行为上不知不觉站在了小浩的对立面。因此,我邀请小浩妈妈尝试一些不同的做法:第一,把自己对孩子的理解告诉孩子,让孩子看到,妈妈是知道他学习的辛苦和不容易的,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吐槽作业多,让孩子感受到妈妈和自己在一条战线上;第二,在向孩子确认打印试题前,多加一个动作,先敲一下门,问问孩子现在是否方便说话,在孩子同意后再继续与他沟通;第三,换个视角看孩子,每天有意识地观察一下,孩子今天哪里做得还不错,然后把发现反馈给孩子,并问问孩子是怎么做到的。
在与小浩的沟通中,我同样邀请小浩猜猜看,妈妈每次都向自己确认如何打印,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小浩不好意思地笑着说道,如果妈妈打印错了,自己也会生气,自己好像总是有理由对妈妈发火。我向小浩解释道:“面对这么大的学习压力,出现烦躁情绪是很正常的。妈妈是你最亲最信任的人,在她面前可能就容易控制不住脾气。其实,发火本身不是问题,只不过需要让妈妈知道,发火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不是她的错。”我问小浩,一天发几次火,可以达到宣泄烦躁情绪的目的,也不至于伤妈妈的心。小浩说,一次就够了。自己还可以通过打篮球和听歌来缓解压力。我建议小浩和妈妈谈谈,告诉妈妈自己现在处于特殊时期,会有莫名的烦躁,可能每天都会有一次控制不住发火的时候,希望妈妈可以理解。听到我的解释和建议,小浩感到如释重负,并激动地表示非常愿意和妈妈谈谈。
给彼此松绑的母子关系
一周后,我和小浩妈妈就小浩的情况又进行了一次交流。
小浩妈妈说,那天与我谈完后,小浩主动约她谈心。小浩对她表达了歉意,也说了自己的烦躁感和一天可能会发一次火的请求。小浩妈妈听了之后很感动,也很心疼和理解小浩,对小浩的请求欣然应允。在小浩的感染下,小浩妈妈也对小浩表达了歉意,说自己以后会先敲门再和小浩确认事情,也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和表扬小浩的优点。
小浩妈妈跟我反馈道,小浩最近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写作业基本不用她催促了。两人互相理解对方之后,在生活中也很少有矛盾和争吵了。我问:“那一天一次的发火呢,小浩执行得怎么样?”小浩妈妈笑着说:“这个小浩没做到,因为几乎没有什么让他发火的事情了。”
辅导反思
家庭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当系统中一个点改变后,整个系统都会发生变化。小浩妈妈在和小浩互动前先敲门,得到小浩的允许后,再与之对话,虽然只是一个微小的改变,却可以打破激怒小浩的不良互动循环,从矛盾爆发的源头避免争端的开始。当小浩发火的原因被理解和接纳,发火行为成了系统中被允许存在的一部分后,发火就不再是家庭系统中唯恐避之不及的问题和灾难了,小浩的烦躁感和发火行为反而得到了缓解。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