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雨夜出走,班主任如何晓之以理

2024-09-05杨敏毅

中学生博览 2024年6期
关键词:特级教师情商爸爸

杨敏毅

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担任“中学生心理热线”“教师心理热线”咨询员十余年,撰写了《怎样读懂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建议》《读懂初中生——心理特级教师咨询手记》等著作12部。“与杨老师谈心”带你走进教师的内心世界。

案例回放

时针已经指向了晚上十点半,于欢(化名)老师正想洗漱休息,忽然手机铃声响起,拿过手机一看,是学生小杭的家长,她立马接听来电。“于老师,我是小杭爸爸,小杭不见了!我在十字街的位置找了好几圈,一直都没有找到他,您能否帮忙问问班级的学生,是否有同学知道他的去处。”小杭爸爸强忍住担忧的情绪,尽量平静地说。

于老师听到这一消息,疲劳和困意立马消失,马上打电话问了平时与小杭关系比较好的几位同学,得到的回复是他们都没有见到小杭同学。于老师随即决定,立刻出发与小杭爸爸一起寻找小杭。

深秋的雨夜,空气中夹带着阵阵寒意,于老师拿起雨伞冲进了夜色中。虽然此时是没有方向的寻找,但于老师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尽快找到小杭。雨夜的大街上行人稀少,于老师一边仔细察看路边角落,一边向行人打听是否见到一个小男生。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时间也到了深夜12点,寻找无果的情形,令人更加不安与担心。小杭爸爸也已经精疲力尽了,他对浑身湿透的于老师无奈而又歉意地说:“真不好意思让您受累了,您明天还要上课,要不先回家休息,我再到别处去找找。”虽然于老师因全身湿透,寒意侵体而出现嗓子沙哑,但她并未因此而打退堂鼓,用肯定的语气对小杭爸爸说:“我们还是一起再找找,不然我还是不放心的。”

当他们再次来到校园附近寻找时,于老师看到墙角有一个蜷缩的身影,走近一看果然是小杭。他没带雨伞,全身已湿透,抱着书包,浑身发抖。爸爸一见到小杭,就火冒三丈,一把拉起小杭,扬起手就要落下。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作为班主任你的做法是:

A.站在边上不说话,觉得孩子的父亲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也是应该的。

B.和父亲一起责骂孩子,认为孩子的这种做法确实不应该。

C.等家长打完之后再好好与孩子交谈一下。

选择A的老师不懂更好的教育方式。

选择B的老师对自己的情绪毫无掩饰,不利于与学生沟通。

选择C的老师没有真正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于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于老师见状,马上把小杭揽到自己身边,转身对小杭爸爸说:“您先不要激动,孩子找到了,现在也没事,让我和他说几句话。”

听到于老师的话,小杭爸爸把扬起的手无奈地放了下来。灯光下,小杭抬起头,用充满疑惑和不安的眼神看着老师,他眼中流露出的乞求也被于老师捕捉到了。他不知道,这位深夜冒雨辛苦寻找他的老师会对他说些什么,是愤怒的训斥还是理解的安慰?

显然,于老师读懂了小杭的无声语言,她平静地说道:“小杭,你知道吗?在寻找你的过程中,我与你爸爸有多着急,我们很担心,现在看到你安全,我们感到很欣慰。无论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要去追究,因为现在已经很晚了,我先送你们回家,赶紧洗个热水澡休息,有什么事我们明天再谈,好吗?”

于老师转身对小杭爸爸说:“事情的发生一定是有原因的,你再责怪也没意义,现在安全了就好。小杭此时又冷又饿,回家后,你给他准备些干净衣服和点心,这是他最需要的。”于老师一直目送着小杭和他爸爸走进了小区的大门才离开。

第二天,小杭虽然双眼红肿,一副疲倦的神情,但还是准时来到了学校。于老师没有在班级提及昨晚小杭离家出走的事,也没有把雨夜寻找的事汇报给学校,因为,她想了解孩子出走的原因。

坐在教室里的小杭一直低着头,完全没有听课的心思,于老师认真地观察着他。

中午休息的时候,于老师找来小杭谈话:“你能告诉我,是因为在家发生了什么事,让你选择离开家吗?”

“数学老师打电话给我爸,说我写数学测试时不认真答题,在试卷上画美女。爸爸非常生气,在晚饭时候不停地数落我,说如果不想好好读书,就不要待在家里,他把我的书包丢出了窗外。”

“当时你是不是也很生气?”

“不光生气,而且还着急,饭也没吃,就跑出了家门捡书包去了,见爸爸一路追来,我也就越跑越远。”

“在雨夜无处可去的时候,是不是特别希望有人帮你,而不是训斥你。”

小杭认真地点头回应。

因为小杭同学有过“逃学”的经历,所以,于老师又向他提出一个要求:“如果哪天真不想到学校上课,或者有什么烦恼的事情,你能否事先告知我,我是你的班主任,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只是你不能悄无声息地离开,那样既不礼貌也不安全。这是老师的电话号码,你先收着,可以备用。”

小杭把写有老师电话号码的纸片紧紧地握在手中,眼神中充满着感激。

一天,小杭给老师打电话说:“老师,今天我头疼,想请假。”于老师知道他可能想编个理由逃学,但还是关切地回复说:“好的,如果严重就一定要去医院看看。”谁知,到了中午,小杭就回到了学校。于老师抓住时机对他说:“你今天做得很好,事先告知我你的状况,这样可以让我安心,也希望你今后有什么状况一定及时和我说,老师真心希望你能成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情商修炼

于老师是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初中班主任,她在与学生的沟通上很有经验与成效,这也与她的高情商分不开。

于老师的高情商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给学生贴“标签”。案例中的小杭同学,是一个被贴了“标签”的问题学生,在初中刚入学的时候,就有人提醒过于老师:“你班的小杭同学,在小学时就经常逃学,与老师顶嘴,打架肇事也是家常便饭。”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该怎么做?是先声夺人,一开学就给他来个下马威,还是静观其变?于老师选择了等待。

2.真诚关心学生。在接到小杭爸爸求助电话时,于老师没有用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当时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找到孩子,知道孩子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当苦苦寻找之后,终于找到了小杭,面对小杭爸爸举起来的手,她能读懂小杭的内心,用理解和宽容保护了小杭。在孩子最需要温暖的时刻,给予心理抚慰而不是训斥。让家长准备干净的衣服和点心,不仅为孩子提供物质需要,更让孩子感受到接纳和温暖。

3.懂得学生的需求。第二天与学生的谈话中,于老师从了解矛盾冲突的原因出发,切身体会孩子的心理感受,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与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结,在孩子感受关爱的基础上提出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编辑/张春艳

猜你喜欢

特级教师情商爸爸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我和爸爸
爸爸
二则
爸爸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