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花易逝

2024-09-04杨舸

壹读 2024年8期

岁末将近,很快又是新年。可以放烟花了。

绚烂的烟花总是惹人喜爱的。黑天鹅绒似的夜幕上“咻”地蹦出来细长的银河,在几乎没有颜色的时候“嘭”的爆裂开来,散落成花火扮演的繁星,再慢慢隐没下去,只留下勾画着些许轮廓的白色烟尘。来不及为逝去遗憾,人们很快看到了新的焰火,于是重新欢喜了起来。

一般来说,烟花分为两种,组织集中燃放的,以及以家庭为单位少量燃放的。过年这段时间,是燃放烟花的高峰期。在允许烟花燃放的城市,或大或小的广场,都会有不少家庭热热闹闹地放着烟花。小孩当然是喜欢烟花的,不过也会对明亮的火焰有所惧怕,所以大多是由大人负责燃放的。不过,喜欢鼓励孩子的父亲母亲,给予了小孩勇气,孩子便小心翼翼地给烟花点火,再捂着耳朵像风一样卷到父母身旁。烟花点燃了,咻咻爆出彩色的炫光,映得孩子的脸红彤彤的,混合着满足和成就感的神色。身后的长辈,看着烟花也看着孩子,脸上满意和欣赏的光彩,或许这就是幸福的样子?

写到这里,我发信息说今年想要去放烟花。请求有了肯定的回复时,鼻子便马上酸了,眼泪滴落下来。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里过年便不再放烟花了。我自然是不满的,但作为一个家庭的小孩,人微言轻,我的反抗并不能动摇大人的决定。大型的焰火是不会有的,能得到一点点钱去购买安全的摔炮和仙女棒,是我过年期间仅有的娱乐。春节历来是中国最重大的节日,我本该开心才对。可是世上“本该”却从未如此的事实在是太多。

我是一个很懒的小孩,现在也是。过年总是要回老家,而老家的亲戚实在是太热情。觉得面熟,但要分清楚谁是谁便万万不能。可是到老家总要走亲戚,见了亲戚便要叫人,我哪里又记得谁是谁呢!不知道叫什么,只好支吾,家长急急地催我又拖着不告诉我答案。面熟或者不面熟的亲戚便开始寒暄,说着什么“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咧”之类我根本不会记得,但大人之间心照不宣的趣事。难堪,无地自容。年幼的我像被大人的记忆持续地“霸凌”,而我不明白我错在了哪里,要一遍遍地接受这令人发疯的“酷刑”。于是我便也发疯了。没有阅历的小孩懂得什么呢?我只知道这样做会令我难受,不知道问题在哪里,我无法解决,只好拒绝,哭闹。然后被冠以“小孩不懂事”的罪名,强迫我继续接受他们以为礼貌的“酷刑”。反抗当然是没有作用的,我因此更不愿意去记这些令我讨厌的称呼,于是恶性循环。

时至今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在老家,我并不是作为一个人存在的。我是谁谁的女儿,孙女,堂侄女,表侄女,我有太多的身份,但唯独不是我自己,不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意识的“人”。这里的人是我的祖辈,与我的父母有关,和我的接触却很少。他们谈论的关心的,是用我半生不熟的语言讲述我未曾经历或不会记得的历史,而我只是一个也许于此有关的“链接物”。

我讨厌这些事,于是讨厌回老家,讨厌过年。前几年,春运变得困难,我们便也不回老家了。这是我为数不多,比较快乐的年。然而这快乐也是落寞的。家里不放烟花,我于是在晚饭后的年夜独自出去散步,无意或刻意地走到大大小小的广场,蹭着幸福人家的烟花,像扑火的飞蛾。燃放的烟花自然有其特殊的意境,广场上往往是吵闹的,烟花和小孩、大人的话语交错着,却并不令人感到烦躁。这应该就是幸福的模样吧?我边看烟花边想,这个时候往往会落下泪来,不知道是羡慕焰火还是羡慕爱。家庭的笑语与交织的烟花,这图景实在太美好,美好得令我不自觉地感受到双眼灼痛。似乎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家也放过烟花,也有过这样的画面吧?太久远又太模糊,我甚至不确定是真的记忆还是我自己的妄想。

最早关于集中燃放烟花的记忆,是妈妈单位的烟火大会。那是一个形似体育场的所在,我们坐在场地周围红黄蓝绿的塑料椅子上,看一个什么烟花公司展示产品。焰火具体什么样子,当然是不记得了,但那种喜悦与震撼的感觉仍然留存在我的记忆里,是关于烟花很美好的回忆。后来就很多年几乎没有见过烟花,直到高中的某一个年关,寒风瑟瑟的晚上,老师忽然叫我们整队下去集合,原来是看烟花。一向小气的学校不知道怎么竟然转了性子,我们都欢呼雀跃。以班级为单位,学生们站成整齐的方队,出神地看着烟花。那当然是很美的,直至烟花结束,没有人说话,在绚丽的爆炸声中似乎寒风也不再是问题,只有手脚似乎是僵了。在这样美丽盛大的时刻,大家都会安静下来,肢体也不再动作,只是停在那里欣赏着美好。烟花似乎比自习课上的一万声“安静”都有效,对于太过美好却又短暂的事物,人们都会自然地生出怜惜和不愿打扰的心情。

后来终于有人陪我看烟花。那是十月的南京,在园博园,一个叫做“焰遇”的焰火表演会。理论上来说那似乎是并不完美的一次旅行,毕竟十月的南京气温已从四十度直接降到了个位数,我们实在是吃了一番苦。去园博园的那天正好是最冷的时候,我穿上了所有的衣服,甚至借用了朋友的羊羔绒大衣,只能勉强御寒。最后的焰火表演会自然是在晚上,是更加冷的,寒风呜呜地吹,冻得我发抖。但寒冷在我的记忆中属实是很小的一部分。相比于冷,焰火表演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那是我看过最好的表演。因为价格的原因,我们的位置离表演台其实很远,但焰火太大太壮丽,火焰喷出来的时候甚至能在寒风中感受到热浪的来袭,这确实是很震撼的。

有一个舞蹈节目,讲述的是男女主前世今生的爱情故事,很俗套的剧情,但是实在美丽。节目表演到后半部分,男女主人公相逢,一人行于地上,一人吊着威亚,飞快地奔跑,接近,然后相遇,然后达到故事完美的结局。这一幕特别触动我。两位演员不是谁等着谁,谁又飞快地靠近,他们向彼此跑来,双向奔赴。实在是太美好的画面了,几乎同时,我落下泪来,而后又慌忙地拭着眼泪,瞪大眼睛。不想错过,错过了实在是觉得可惜。

再一次特别的烟花是在无锡了。非常奇妙,因为那本不是我们预想的行程,可以说分秒都是偷来的吧。故事似乎都讲得老了,海风冷冷的,烟花还是那样绚烂,我也依旧出神地落下泪来。印象深刻的是烟花结束以后,两个人好饿好饿,看烟花的地方离出口又太远,人潮流动得不快不慢,我哪里等得及?索性牵着他的手在人流中穿行,像一尾快速游动的鱼。我身体瘦小,因而承担了寻找缝隙打开人潮的角色。这样的事我从小就做,其实并不陌生,但带人确实还是第一次。被人跟随的感受非常奇妙,世界似乎简单了,我不用考虑任何事,只需要找到缝隙,穿行,牵引,如此的循环。

烟花是特别美好的,但美好的不止是烟花。

正因为烟花的短暂,人情的长久才显得可贵。看组织燃放的烟花虽然便宜绚丽,其实是很累人的。一般的门票只有站位,而且也是需要自己去抢的,基本上得提前两三个小时到地方占位置,才能找到一个稍好的视野。这段时间不能离开,也没有正经地方坐,吹着无法遮蔽的寒风,其实是相当无聊的。所以,几乎所有的集体烟花,身边都有朋友。很难想象一个人的话该怎么挨过这段难熬的冷,就算烟花依旧盛开,无人共享,似乎也少了一点趣味。

偷偷看家庭燃放烟花的时候,看的其实不仅是烟花。焰火的绚烂在夜幕降临,小孩咯咯咯地笑,父母略带懊恼却又满足的表情,是一幅温柔的近乎于幸福的画面。路过时看烟花,那烟花也似乎开进了我心里,给予人一些淡淡的温情。

烟花,是短暂的,美好的,绚烂的。烟花的逝去不免让人惆怅,家人友人的相陪又能使人振奋起精神。但话又说回来,无论是谁,在我们的生命中大多也只是或璀璨或黯淡的流星,总会离开的,而真正在生命中留下,能陪我们很久很久的人,是连存在与否都不可知的少数。既然如此,还没到告别的时间,就把所有人当作烟花一样珍惜吧!就算终会离开,亲友的笑颜也会如烟花般绽放在彼此的记忆深处,这是唯一不会逝去的东西。

责任编辑: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