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策略研究

2024-08-31林家全

科技资讯 2024年14期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的策略,分析人工智能对网络技术的影响,包括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了创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等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方向。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引入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注重人工智能与网络技术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校课程改革网络技术

ResearchontheReformStrategiesofNetworkTechnologyCoursesin

UniversitiesundertheBackground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LINJiaquan

GuizhouVocationalCollegeofEconomicandBusiness,Duyun,Guizhou

Province,558002China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andwidespreadapplicationofArtificialIntelligence(AI)technology,thereformofnetworktechnologycoursesinuniversitiesisurgent.ThispaperexploresthestrategiesforthereformofnetworktechnologycoursesinuniversitiesunderthebackgroundofAI,analyzestheimpactofAIonnetworktechnology,includingchallengesinautomation,intelligence,networksecurity,etc.Itproposesdirectionsforthereformofnetworktechnologycoursesinuniversities,includinginnovativecoursecontent,reformofteachingmethods,andimprovementofevaluationsystems.ItintroducesAIassistedteachingtoolsincoursecontentandteachingmethodstoimproveteachingeffectivenessandstudentlearningexperience,emphasizestheintegrationof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networktechnology,andcultivatesstudents'innovationandproblem-solvingabilities.

KeyWords:AI;University;Curriculumreform;Networktechnology

高校网络技术课程受人工智能的影响较为明显,合理运用AI技术能促进高校网络技术课程的发展和改革,使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得到提高,为培养出更多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素质网络技术人才打下坚实基础,在高校网络技术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1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AI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着包括教育教学领域在内的诸多方面。引入AI不仅使传统的授课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向学生提供更个性化、更有效率的学习体验。在高校网络技术课程中,AI的作用尤为突出。

1.1AI技术丰富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

应用AI技术使教师能轻松获得大量的网络资料和信息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同时,AI还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反馈智能地调整教学资料及难易程度做到因人施教达到个性化授课的目的,使教师与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学习与锻炼。

1.2AI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基础,学生往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才能在网络技术方面有所建树。AI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以更高效的方式进行实践性学习,如借助AI模拟真实网络环境,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题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中值得提倡的[1]。

1.3AI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AI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具生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精准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当然,引入AI技术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一是如何对AI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避免对其过分依赖;二是如何在保证AI技术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三是如何把个性化教学与整体教学效果进行平衡。因此,在引进AI技术的同时,教师也应就以上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真正发挥好AI在网络技术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2当前高校网络技术课程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其中,在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上也呈现出新的趋势,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脱离实际。此外,在当前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此为基础对高校网络技术课程进行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基于此,本文从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高校网络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

2.1课程内容的现状与不足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传统。大部分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仍然以传统的理论知识为主,重理论、轻实践依然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纯地接受理论知识,缺乏对实践知识的了解。其次,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部分课程内容只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其他领域的知识没有涉及,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最后,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目前,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单一,只局限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缺乏创新与改革,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实现自主学习。针对以上问题,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状

传统的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和教学方法的结合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网络技术课程也开始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目前,高校网络技术课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传统课堂教学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法、混合学习法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网络技术课程也要不断改革创新,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来进行课程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网络技术课程的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3]。

2.3学生学习效果的现状

传统的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对学生学习情况不了解、不关心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自主学习能力差、缺乏竞争意识等问题,使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必须要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对其进行创新改革,不断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竞争意识,以此培养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网络技术人才。

3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策略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传统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必须要对其进行改革。从当前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对其进行改革。基于此,本文就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包括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想实现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必须要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特征对其进行改革,这也是当前高校网络技术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3.1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

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将更多优质新颖的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例如:在讲授网络安全课程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网络安全知识和当前安全形势,对学生讲解多种安全设备的基本原理,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等,并要求学生做好相关设备的安装、配置、测试等工作[4]。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网络安全方面的竞赛活动。教师也要在网络技术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

3.1.1引入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行业应用比较广泛,如智慧教室应用场景、智能实训室管理场景等。教师在开展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时,可以结合学校现有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设计在教学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新技术的意识。在智慧教室应用场景中,可以让学生感知智能技术的强大,让学生充满学习新技术的期待。在网络技术课程设计中,可以分为人工智能感知环节、体验环节、学习环节、网络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的环节,让学生进教室就能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在感知环节方面,让学生从打开智慧教室门开始,智慧教室的电子设备智能通电开机、自动开灯、自动开窗帘等提供智能化服务;在体验环节方面,教室上课可以开展智能录播,直播、智能追踪老师的各种教学场景,智能分析学生的面部表情,学习情况;在学习环节方面,分析智慧教室的实现原理,有效地把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巧妙结合,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网络技术教学课程。学生通过场景化的感知和体验教学,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2加强跨学科课程设计

应用人工智能在网络技术课程中能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从而对网络技术课程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人工智能的大背景下,对网络技术的课程需要对传统内容进行改革,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另外,在改革网络技术课程的时候,还能把学生放到相关的研究中去,以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记忆。因此,网络技术课程在改革的时候,要把学生作为重要的一环。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锻炼[5]。

3.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在开展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必须要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课堂进行设计和优化,利用网络技术构建虚拟仿真实验环境,让学生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实验操作和仿真实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1采用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

高校网络技术课程改革要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进行改变传统授课方式之外,还必须以混合式学习为基础进行现代授课方式的引入,以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去,使学生对网络技术知识有更好的把握和运用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再运用微课资源制作授课录像,最后以翻转课堂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另外,教师还可结合小组讨论与情景演练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活动。开展这些活动的活动中,能使学生亲身参与,并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与解决,这样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2利用人工智能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在网络技术课程中,教师能借助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提高教学效益与质量,如将AI微课与虚拟仿真实验等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掌握。同时,教师能结合网络技术课程资源与AI设计授课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能利用网络技术课程资源与AI开发在线教学平台,达到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教师能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来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另外,教师还能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与合作研究,使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些工具和平台都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3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综合课程。传统的网络技术需要人工全程配置和管理,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技术课程设计有所不同,需要融入智能化运维管理、SDN技术等内容,满足新时代网络技术岗位人才需求。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一是要创建真实的网络技术应用场景,让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设计校园网络规划、校园网络构建、广域网应用等场景、细化工作任务,强化项目实施,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提升实践能力。二是参与校园网络维护和网络管理。教师带领学生参与教室网络维护、实训室网络设备管理,实训室网络组建等任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1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相关企事业单位在人工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后,需要大量的网络技术人才,所以高校应该重视校企合作,在校内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可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网络工程实验室”“智能感知实验室”等。在此期间,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实训、实习,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动手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工程实验室、智能感知实验室等形式。另外,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联合建立“实训基地”“软件开发基地”等。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重视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培养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为目标的网络技术专业人才。

3.3.2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始逐渐重视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的开展,并对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进行了一定的奖励。在网络技术课程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能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网络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积极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网络技术相关竞赛中去,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类网络技术竞赛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6]。

4结语

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改革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人工智能时代,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需要主动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强化项目化教学、混合式教学、跨学科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探索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策略,需要进一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面进行创新,需要在教学内容重构上下功夫,发挥好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让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晨,彭硕,王博,等.互连网络的故障诊断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8,12(10):1531-1546.

[2]万朵,胡谋法,肖山竹,等.面向边缘智能计算的异构并行计算平台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3,59(1):15-25.

[3]杨方,白翠粉,邱忠涛,等.能源互联网路由网络结构与控制机制[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8,12(3):403-410.

[4]“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前沿”专题论坛成功举办[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22,35(11):1045-1046.

[5]袁静,李世强.人工智能背景下“Java高级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3(3):133-135.

[6]翟冠霖,杨燕,汪衡,等.面向教育大数据情感分类的多方面情感注意力模型[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9,32(9):82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