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OA理论体系下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融合策略研究

2024-08-30段恩恩徐威段兴明

互联网周刊 2024年14期

摘要:智慧教育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旨在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智能化和互动化。通过智慧系统丰富课堂形式,技术应用于教学中,改善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实现课堂智慧化转变。课堂教学新发展被更多高校关注,但也对在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之间如何开展智慧教育存有疑虑。本文以在多学科综合发展基础上形成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基础,拟借助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探究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融合发展路径,找出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以期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POA理论;翻转课堂;智慧课堂

引言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推进智能教育,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支持环境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全流程应用,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与应用模式。”[1]《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指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培养智慧人才的重要工具。管理信息系统是在管理学、系统学、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综合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交叉性学科课程,同时也是多数经管类专业所修课程,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又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远远不够的,POA理论即产出导向法,以“驱动-促成-评价”为核心理念,旨在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有效学习的发生[3]。POA理论适应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新发展,对传统的课堂进行创新无疑是必要的。

1. 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1.1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需要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时间则用来集中解决问题和进行探究、交流。翻转课堂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课上和课下的功能完全翻转,不再是“课上教师教学生学、课下学生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学生课下自学、课上完成任务”的新兴教学模式[4]。翻转课堂是将原本学习过程中课内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与课外学生自主知识内化的过程这两个阶段进行了调转。通过课前观看录制的微视频,并且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测验,使得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充足的时间与学生开展答疑、讨论、练习和互动,可聚焦于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答疑,实现教学过程的逆向化创新,实现由传统课堂到翻转课堂的新发展。翻转课堂促使教和学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从根本上转变了被人们诟病的“灌输”“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近年来,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产物,成为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周思慧总结了翻转课堂的四个基本特征:教学环节翻转、教学时间改变、教学空间拓展和教学角色转换[5]。充分利用技术减轻教师负担,教师将知识讲授的视频录制好发给学生,方便教师在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个别化和针对性的答疑解惑。课前在线观看视频,课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讨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消除了传统“满堂灌”教学方式的弊端。

1.2 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是在借鉴翻转课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突破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用智慧教育理念再塑翻转课堂。智慧课堂是对教与学的环境、内容、活动、流程、策略等实现智慧化,是一种全方位的智慧化教学[6],目标是培养具备高智能、高创造力的人。智慧课堂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课堂中进行学情分析、诊断以及智能化的资源推送,能够开展基于“云”端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并完成学习过程的数据化记录,实现多元智能性的教学评价的一种新型课堂[7]。智慧课堂的构建依赖于大数据学习分g7zb6zo/7qRnqv3DQgWRHxZ10K3ED5Czd95G9maOvnI=析技术,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端”的运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加强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开拓新的方法和手段,将理论知识植根于学生的内心,并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有效的学习与交流模式。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应该在新时代的传媒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利用新媒体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

1.3 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课堂又是教育的主阵地,建设教育强国,就要把教育放到优先位置。要进行教育改革,就要抓住课堂这个关键核心,才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真正发展教育。翻转课堂秉持的理念是自主学习、先教后学,关注主体体验、教学为主体服务,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合作和探究。结构系统包含教学媒体、课程、学生、教师等基本要素。在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增加学生负担、对教师把控整个课堂的能力要求极高,教师可能失去真正引导的作用的现象。因此,翻转课堂需要智慧化手段的融入。智慧课堂的教学流程是在翻转课堂流程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化改造,基于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增强对资源的适应性、提高知识掌握率,从而提升对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优解。“互联网+”背景下在线教育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课堂教学新发展,课堂变革,教学创新的形态呈现出“教”“学”“测”“答”“评”的结构化和体系化。翻转课堂向智慧课堂的转变,即智能化技术支持下的流程再造与结构重组。

2. 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更新快,课堂被动化

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发展非常快,传统型企业正在向数字化企业过渡转型,基于POA理论体系,不得不思考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提升各行各业数字化治理能力等企业面临的新问题,从而致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更新快,教材内容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课堂教学一度处于被动的地步。

2.2 学习呈现新特点,课堂模式老化

课堂教学改革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变革的永恒主题,尤其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背景下,要不断推动课堂教学变革和创新。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不仅是教师智慧的生成和分享的主阵地,也是学生智慧生长和孕育的阵地。对当代高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也是教学变革创新的关键点。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新一代大学生掌握信息的手段和方式多样,自我中心意识增强,被动学习投入少。因此,当代高校学生呈现出学习的新特点,需要调整课堂模式,教学过程能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关键因素。

2.3 生态“不平衡”,教学评价单一

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课堂发生了一系列转变,在教育功能上,从单一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为主转变;在评价理念上,从强调知识、能力为主的评价向综合素质的评价转变;在评价模式上,从一维评价模式向三位一体多维评价模式转变。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电子商务与数字市场、数据库与大数据管理等的实践和应用。课程知识量繁多且内容复杂,仅靠学生角度的期末评价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打造与之相对应的课堂生态,重视阶段性评价。学生是课程每一堂课的感受者,同时也是知识的接收者,因此,学生对课堂的设计、教学方法以及课程知识理解的阶段性评价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不利于课程发展与创新。

3. POA理论体系下翻转课堂与智慧课堂融合发展路径探究

3.1 学情分析环节

对于以信息技术推动的课堂教学变革与创新推动课堂发生变革,更进一步地体现在师生关系的重构,凸显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在对于问题的设计上更多聚焦于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解决。采用POA理论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改善,调整为“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前提是必须对学生学情进行分析。(1)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新一代大学生掌握信息的手段和方式多样,自我中心意识较强。(2)“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课程,通常设置为高年级所修课程,更侧重于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过渡,虽然高年级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储备,但是普遍较碎片化,未成体系化。因此,需要调整课堂模式,教学过程能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的关键因素。

3.2 教学驱动环节

驱动环节是POA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而“呈现交际场景是POA驱动的第一步”,也是最具有创意的部分。(1)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体系有两个不同的视角,即技术视角和管理视角,针对经管类专业更偏向于管理视角,因此,需要从企业层面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传统型企业正在向数字化企业过渡转型,教学过程中务必要考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提升各行各业数字化治理能力等企业面临的新问题。(2)教师借助腾讯会议、超星学习通、雨课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钉钉等在线教学平台,课前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产出任务通过观看教师分享的课程资源等方式进行发布,要求学生4~5人为一个小组,可以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完成产出任务,在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3 任务促成环节

促成是教师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而设计的系列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选择产出任务的话题,合理布置产出内容。(1)为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检查教学驱动环节的成效,在课堂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座。(2)教师随机抽取小组内成员采用多样化(视频、文字、演示等)的形式展示小组课前驱动环节的内容,小组之间开展头脑风暴,与其他小组学生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引出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引进企业精英进课堂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3)教师对学生的困惑进行解答,并引出课堂内容。(4)在实践课环节,结合“企业管理实践案例+实验实训虚拟仿真软件+参观地方企业”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企业”,更新课程内容,进而变被动为主动。

3.4 效果评价环节

智慧课堂3.0阶段指向于大规模因材施教,新兴的信息技术为教师的精准教学、学生学习数据的分析以及个性化、协作化、泛在化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知识量繁多且内容复杂,学生作为课程中每一堂课的感受者与知识的接收者,因此,合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的同时,在课程中也需重视阶段性评价。(2)通过设置教学评价维度,设置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学生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学生端对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评价,实现“师生合作评价”。(3)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测验与问题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与打分。通过学生反馈的内容,一方面总结“教学驱动环节+任务促成环节”的成效,进而有针对性地对课程设计不断进行改善和调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对课程建设的参与感,增强课程与学生的关系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POA理论与智慧课堂教学的融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创新的重要体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期望。POA理论提出的“驱动-促成-评价”教学三部曲有效地保证了学生产出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后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自觉学习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知识、技能和育人目标,同时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A/OL].(2018-04-18)[2024-06-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24-06-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3]文秋芳.“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J].外语教学研究前沿,2020,3(2):4-11.

[4]李想,赵赫,马红光.基于翻转课堂的经管类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J].高教学刊,2024(16):33-36.

[5]周思慧.研究生翻转课堂:现状反思与改进策略[J].教育观察,2020,9(1):127-128,131.

[6]肖龙海,陆叶丰.智慧课堂的高阶思维评价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11): 12-19.

[7]高琳琳,解月光,张琢.智慧课堂视域下高阶思维发展的干预策略体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6):112-119,133.

作者简介:段恩恩,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企业数字化管理;徐威,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设施园艺作物栽培;段兴明,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