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密度、压强、浮力综合计算

2024-08-29张维通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4年8期
关键词:示数测力计圆柱体

[原题呈现]

例 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 cm2的容器,倒入12 cm深的水。如图1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圆柱体从水面缓慢匀速浸入水中;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圆柱体下表面距液面高度h的关系如图1乙所示。(ρ水 = 1.0 × 103 kg/m3,g = 10 N/kg)求:

(1)圆柱体恰好浸没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恰好浸没时,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

(3)圆柱体的密度。

[破解策略]

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利用好称重法并且能从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1)由图象可知,当h = 0 cm时,圆柱体处于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1 = 3 N,则圆柱体重力G = F1 = 3 N;当h = 5 cm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 2 N且不变,说明此时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对圆柱体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到拉力和浮力的合力与其重力平衡,则圆柱体浸没后受到的浮力F浮 = G - F2 = 3 N - 2 N = 1 N。

(2)圆柱体恰好浸没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由F浮 = G排 = ρ液gV排可得,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V排 = [F浮ρ水g]" = [1 N1.0×103 kg/m3×10 N/kg] = 10 - 4 m3 = 100 cm3,则水面升高的高度Δh = [V排S容] = [100" cm3100" cm2] = 1 cm,则此时水的深度h = h0 + Δh = 12 cm + 1 cm = 13 cm = 0.13 m(注意单位换算),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 = ρ水gh = 1.0 × 103 kg∕m3 × 10 N/kg × 0.13 m = 1.3 × 103 Pa。

(3)圆柱体浸没时,圆柱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 = V排 = 100 cm3 = 1 × 10 - 4 m3。根据G = mg可得圆柱体的质量m = [Gg] = [3 N10 N/kg] = 0.3 kg,圆柱体的密度ρ = [mV] = [0.3 kg1×10-4m3] = 3 × 103 kg/m3。

[总结提升]

考点一:求解浮力大小

常见浮力的求解方法有四种,分别是:产生原因法(F浮 = F向上 - F向下)、示数差法(F浮 = G - F拉)、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 = G排 = ρ液gV排)、受力分析法(结合受力情况,列出受力平衡关系式)。现将快速确定使用哪种方法的思路分析如下。

首先,如果题目中提到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表面积(尤其是上、下表面积),那么优先用产生原因法,此时还要结合液体压强和液体压力公式。其次,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弹簧测力计,或者有描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图象(如上文例题),那么优先考虑示数差法(浮力实验题大多使用该方法)。再次,阿基米德原理法可以说是所有浮力题中必考的方法,所以同学们需要将F浮 = G排 = ρ液gV排这个公式牢记于心,使用时尤其要注意书写原始公式F浮 = G排,注意g的取值。最后,在题目中已知较少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受力分析法,一般这种情况常伴随力与运动的分析,例如对漂浮、悬浮、沉底三种静止状态的分析和对上浮、下沉两种动态情况的分析。在受力分析时,还要注意外力存在的情况,比如在水中按压和受支持力的情况。

考点二:求解压强大小

液体压强的公式较为简单,需要注意以下3点。

1. 公式p = ρ液gh中,ρ的单位要用kg/m³,h的单位要用m。h在公式中指深度而非高度,即从被测位置到自由液面(与大气相连)的距离。

2. 形杯问题(敞口或缩口容器)中的液体压强问题,即便给出了容器底面积,也不要用p = [FS]求解,这是因为容器侧壁是倾斜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F不是液体重力,真正的液体压力是以容器底为底面积、液体高为高度的那一部分柱形液体的重力。

考点三:求解密度大小

求密度的题目往往不会直接给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需要同学们根据浮力相关知识点进行求解。

对于质量,我们需要结合重力求解,根据公式G = mg计算出质量的大小。但题目中往往很少直接给出重力,一般是结合受力分析才能得到。比如,我们需要在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与浮力二力平衡,根据浮力的求解,间接求出重力,从而计算出质量。

对于体积,它的求解方式更加依赖浮力。比如我们需要在物体浸没时,找到对应的浮力,再根据F浮 = G排 = ρ液gV排这个公式间接求出V排。又因为物体处于浸没状态,所以此时V排 = V物。

若物体漂浮没有完全浸没,那么求解物体密度时还有一个小技巧:根据二力平衡F浮 = G物可推导出ρ液gV排 = ρ物gV物,即ρ液V排 = ρ物V物,可写为[ρ物ρ液=V排V物],即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比等于物体浸没在液体体积V排与物体体积V物之比。

[变式探究]

1. 将同一个长方体放入A、B两种液体中,物体都漂浮,它在A、B两种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分别是它的体积的[12]和[13],则A、B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 )。

A. 4∶3 B. 2∶3 C. 3∶2 D. 3∶4

2.如图2所示,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实心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容器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其底面始终与水面平行),使其逐渐浸没入水中某一深度处,如图3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数据图象。(容器厚度不计,g = 10 N/kg)求:

(1)圆柱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圆柱体的密度。

(3)不考虑水面上升,圆柱体在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

答案:1. A 2. (1)8 N" "(2)1.5 × 103 kg/m3 (3)400 Pa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

猜你喜欢

示数测力计圆柱体
测力计量检测技术的新发展
例谈温度计的示数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构建电路模式破解电学难题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观察力
圆柱体对垂直其中轴并过其中心的转轴转动惯量的几种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