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政治人物访华下馆子,吃的不仅是饭

2024-08-27亦博

领导文萃 2024年15期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又来中国吃饭了。

2024年4月4日飞抵广州。第一餐,她选择了老字号“陶陶居”,品尝烧鹅、冰镇咕噜肉、一口酥豆腐、大虾饺和红米肠等经典粤菜。

第三天,耶伦到北京,选了川菜餐厅“老川办”,桌上既有水煮牛肉和麻婆豆腐,也有清淡时蔬,以及四川凉面、川北凉粉、担担面、钟水饺这类四川传统主食。4月8日结束新闻发布会后,老太太还与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到北京三里屯一家精酿啤酒餐厅,点了一杯中国国产精酿啤酒。

央视在报道耶伦访华时还注意到,“美财长耶伦选择地道粤菜,筷子用得不错”。

用耶伦的话说,和世界各地民众接触,是自己工作的关键内容,“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就是通过食物和当地餐馆”。

“吃货”,不止耶伦

为中国餐馆“代言”的美国政治人物,远不止耶伦一位。

2011年8月,当时还是美国副总统的乔·拜登访问中国,带着孙女一行5人,由驻华大使陪同,到北京鼓楼脚下的“姚记炒肝”吃午饭。拜登没有挑战炒肝,但点了5碗炸酱面,也算是地道北京特色美食。这一行人还点了10个包子、拌黄瓜、凉拌尖椒土豆丝、凉拌山药卷和可乐。5个人,一顿饭,消费79元,由拜登买单。本来就颇有口碑的“姚记炒肝”一下子大红大紫,至今还会有人慕名而来,专门品尝“拜登套餐”。

拜登的好搭档奥巴马访华时满足于国宴招待和外交工作餐,没有公开外出下馆子的记录,但他的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不一样。

2014年3月访华时,米歇尔和家人一起在成都宽窄巷子的“大妙火锅”吃了顿饭。让店员印象颇深的是,米歇尔完全不怕辣,只在吃面和蔬菜时才吃白锅。这家人一共点了11道菜,包括澳洲肥牛、香菜丸子、鹌鹑蛋、大白菜、土豆、手撕干笋、菇类拼盘等。米歇尔全程使用筷子,对澳洲肥牛情有独钟,一盘吃完特地又叫了一盘。整顿饭总计花了1316元,其中酒水570元。

赢得人心的最简单方法是通过胃,美国政治人物深谙这个道理,“美食外交”“烹饪外交”等软外交手法锤炼得炉火纯青。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曾表示,食物是“最古老的外交工具”。而她的老公,也在中国留下了下馆子记录。

位于上海豫园九曲桥畔的绿波廊,也是一家老字号。1998年6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一行就光顾了这里。

“克林顿是带着家人来吃饭,包括他的夫人、女儿、丈母娘,还有白宫的随行人员。坐了两桌,主桌10人,副桌9人,也不需要中方派人来陪。他们边吃边聊,气氛很轻松。”当时在场的服务员回忆道,克林顿本人很喜欢咸菜毛豆,改良自四川菜、酸甜口味的腰果鸡丁也合他口味,吃完一盘不够又加了一盘。

据记载,当天餐桌上,还有绿波廊别具特色的桂花拉糕。拉糕粘盘粘筷不粘牙,却成为克林顿就餐时的一道难题。虽说克林顿声称已在美国练了一个多月“筷子功”,却还是被桂花拉糕打败了。第一次夹不下来,筷子掉到桌面上;服务员换了一双筷子,又被牢牢粘住了;再换第三双筷子依旧不行,最后还是服务员帮他夹到了碗里。“一糕三顿”,从此绿波廊拉糕多了一个别名——克林顿拉糕。

日益分裂的世界,靠吃货弥合?

“食物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联系之一。”2023年3月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参加一场对谈时说,食物可以将不同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它还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并有助于建立新桥梁。“在这个日益分裂的世界中,烹饪可以让我们所有人联结在一起。”

这位美国外交政策的负责人,非常重视美食在外交中的作用。据美国媒体报道,他上任后,发起了新的美食外交倡议,推动美国外交系统把食物作为促进和平与理解的工具。

“食物一直是美国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该倡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布林肯解释道:“我们的美食传统展示了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以及我们珍视什么。”

显然,吃什么,怎么吃,在美国外交官员看来,既是能够体验美食背后文化的机会,又是展现美国价值观的机会。所以美国外交官们,哪怕是对安全问题异常重视的总统出访,都经常会安排到当地餐厅就餐。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越南时,也曾到当地一家市井小吃店,坐着大排档常见的蓝色塑料凳,吃米粉,喝啤酒。

哪怕吃大排档,也都是精心安排的。在为高官安排餐厅这件事上,美国驻华使领馆工作人员拥有很大话语权。有报道称,拜登在北京吃炒肝,就是美国驻华大使馆某位中方雇员安排的。2014年,梅洛迪·哈内斯随着就任美国驻华大使的丈夫来到北京后,大使官邸总厨就带着她和儿子去雍和宫后面的胡同,进入一家只有四五张桌子的小馆吃牛肉面。这位大使夫人盛赞道,那是自己“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面”。她和丈夫都喜欢面食,来北京后她学的第一句中文便是“我爱吃面条”。

选择餐馆不仅要看味道,其他方面的考量也很重要。克林顿当年访沪前,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就选择了5家沪上知名餐馆,进行了几十次明察暗访。有一次,他们突然派了50个美国人去绿波廊,要求20分钟内就餐完毕。酒水、菜肴每个人点的不一样,结账还要AA制。经过一场“战斗”,美方认为该餐馆具备接待总统的水准,才选中了它。事后有关人士透露,关于绿波廊的报告足有几十页,从菜品、环境到服务水平都有详细的结论。

谁来为这些外国客人买单呢?最初多半是对方使领馆或者接待单位买单,但后来渐渐由官员们自己掏钱付账了。“克林顿到我们这儿吃的每一块点心,都是他当场自己掏钱买的,临别,他的女儿切尔西在门口买了个冰淇淋,也撒娇让老爸付的账。”绿波廊的服务员回忆说。

领事馆工作人员考察饭馆时要求AA制,也并非临时起意。克林顿在绿波廊的这顿饭虽然是家宴,结账时却是和妻子、岳母、手下们“劈硬柴”(AA制)。更有意思的是,那天他们自己划定的餐费标准是每人100元人民币,按当时汇率约合11美元。虽然这在1998年已经不是一笔小数,但绿波廊的档次毕竟摆在那里,菜单上单价几百元的菜品并不少。既然“囊中羞涩”,蟹粉豆腐和松子黄鱼之类的硬菜就只能割爱。克林顿一行点的多是雪菜毛豆、香干马兰头、咸菜青毛豆等家常菜,只要五六元一盘;荤菜也只是糖醋大黄鱼、虾籽大乌参和腰果鸡丁之类。

相比之下,拜登就要“大方”不少:在姚记结账时,拜登为其一行人79元的餐费支付了100元。他让餐厅不必找零,因为美国人有给小费的习惯,同时也是对他们一行人给餐厅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事实证明,这样的“餐馆外交”会留下长久的印记。十多年过去了,很多中国食客没有忘记“拜登套餐”。而耶伦访华下馆子的经历,也依然常被提及。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