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发:逐梦网球的佤族男孩

2024-08-26王敏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抛球背篓改变命运

2022年9月,在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上,一位来自云南大山里的“背篓少年”,摘得了U14(14岁以下)组男单冠军,他就是佤族男孩——王发。

【素材速递】

手握黑柄球拍,抛球、挥拍、击球……一连串流畅的动作下,被击出的网球在空中飞旋,画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在网球训练场上,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和他的队友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少年名叫王发。2022年9月,在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上,王发背着一个竹编背篓亮相赛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亲切地称他为“背篓少年”。在那场比赛中,王发最终获得U14组男单冠军。

王发来自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一个名叫芒回的村子。8岁时,他跟随野象网球俱乐部负责人张晓洪走出大山,踏上了挥拍逐梦的网球之路。

“拿起球拍的时候,我觉得很兴奋。”第一次接触网球的场景,王发仍记得很清楚。2016年下半年,他开始跟随张晓洪进行训练。“我每天练习抛球,大筐能装300多个球,小筐能装200多个球,一天至少要练五六筐。”王发说。因为练球太累,王发打过退堂鼓。2017年初,在前往昆明训练前的那个假期,王发回家后没有如期归队。“最后是张教练来到家里把我接回去的。”王发说。在那之后,每天晚上张晓洪都会花一个小时为队员们讲有关网球运动员、网球运动史的“睡前故事”,激发他们对网球的兴趣。渐渐地,“成为像网球名将费德勒那样的运动员”成了王发的梦想。天还没亮就出早操,太阳下山才下训练场。发球、抛球、击球……平均一天挥拍7000多次,王发咬牙坚持。“打墙训练最累的时候,墙比我们还‘累’,掉皮破洞都是常事。”王发打趣道。2020年“耐克杯”青少年网球巡回系列赛成都站,王发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全国冠军。刻苦训练的汗水终于换来了赛场上的闪光时刻,王发激动不已。学习理论知识、加强体能训练、增强实战能力……从那以后,王发训练得更刻苦了。因为比赛,王发去到了很多城市。“网球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王发说。

“下一届全运会上,争取拿个好名次。”王发的日记本上记录着他追逐梦想、训练备战的每一天。他还希望未来能够走上国际赛场,为祖国争光。同时,他也期盼有越来越多的“背篓少年”像他一样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多维解读】

1.努力可以改变命运。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王发自小家庭贫困,8岁时被教练带出大山,开始接触网球,付出无数汗水,闯过重重难关,在网球道路上取得了成绩,为自己打开了一条改变命运的大门。

2.要有坚持的韧劲。古罗马诗人塞内加说:“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王发刻苦练球,平均一天至少要练五六筐球,虽然辛苦,但他咬牙坚持,最终成为中国网球界新星。

3.理想是进步的驱动力。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王发希望成为像网球名将费德勒那样的运动员,希望可以走上国际赛场,为祖国争光,在理想的驱动下,相信未来他一定能像雄鹰一样飞得更高更远。

【适用话题】

改变命运;坚持不懈;逐梦成长;坚定理想

【素材活用】

示例一 网球少年王发不甘平庸,灿烂的笑容点燃了山区孩子的梦想,激励他们不向命运低头、不被时空禁锢,扬起自信的风帆,乘风破浪,闯出一番新天地。

示例二 王发为理想坚持不懈拼搏的经历,再一次证明了远大理想助力成功的道理。花季少年,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只有胸怀大志、斗志昂扬,才能战胜前进中的艰难险阻,振奋金色的翅膀,扶摇直上,翱翔在洒满阳光的广阔天空。

【链接中考】

1.(2023·甘肃·金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以“踏出一条路”为题完成作文。

2. (2023·山东·德州)

青春三原色由你定义,热血,勤劳,坚持……每一种姿态都是青春的模样。请以“青春三原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第三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抛球背篓改变命运
黄牛背篓
白嘴角马的背篓
背篓 外一首
背篓人家
纳豆改变命运养生成就人生
谁谋杀了“读书改变命运”
改变命运的8大发明
爱上抛球运动
爱上抛球运动
冬季室内玩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