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地学工作者的科研日常

2024-08-24

知识就是力量 2024年8期
关键词:稻城亚丁丹霞地貌
张掖七彩屏(摄影/李忠东)

有这样一群地质“侦探”——旅游地学工作者,他们穿梭于各种地貌间,探访岁月雕刻的奇观、聆听大地的心跳、洞察岩石的秘密。

发现旅途中的美

哲学家在山水中体味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哲学思辨;文学家在山水中寻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情画意;画家、书法家在山水中寻找创作灵感;即便你只是游客,也能在旅游时寄情于山水,获得美妙的感受。

贵州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的环崖丹霞(摄影/杨健)

但我们不能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耳目之娱。为了弄清楚这些景观是如何形成的,未来又将演化成什么样子,20世纪80年代,一群地质学家创建了旅游地学。这是一门横跨旅游学和地质学两大领域的新兴学科,旨在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去解答旅游中的问题,帮助我们追溯自然山水背后的故事。

在偶然中发现环崖丹霞

如果说大自然有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那么它一定就是那些古老的地质密码。

2017年,我和团队在四川盆地西南缘的川黔渝交界处,发现了一种奇怪的丹霞地貌——它没有丹霞地貌标志性的顶平、身陡、麓缓等特征。

在考察中,我们还发现此处有许多环形绝壁。它们往往出现在由平缓的宽谷向陡窄的峡谷转换的地形上,有的环形绝壁直径达数百米,像一面面环幕。这种奇特的丹霞地貌仅出现在四川盆地南缘川黔渝三省交界,而贵州省西北部的赤水市则是其分布中心和最典型的区域。

后来,我们又在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发现另一种由于河流侧向侵蚀而形成的环形绝壁。于是,我们将这种“见崖不见峰”,且发育巨大环形赤壁的丹霞地貌命名为“环崖丹霞”,以区别东南地区及西北干旱区的丹霞地貌。

2019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我们成功申报了四川屏山环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丰富了中国地质公园的类型。

从地质角度看山水

乐看山

在四川省乐山市的峨眉山,能看到什么?云海?日出?森林?猴子?

然而,在我们的眼中远远不止这些。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峨眉山的山顶是一个微微倾斜的平面,四周绝壁临空,像一张悬浮在空中的桌子,是典型的桌状山。我们还在它的旁边发现了两座成因相同的桌状山,分别是瓦屋山和大瓦山。它们与峨眉山三足鼎立,构成了中国的桌状山群。

趣看水

在四川省的黄龙景区,钙华瀑布倾泻而下,五彩池风景优美、色彩迷人。但我们在探索中发现,横断山脉的东缘还有更多地表钙华景观,它们分布在海拔约3000米的地方,形成了非常壮丽的地表钙华景观带。

桌状山:大瓦山(摄影/王炘)
四川省黄龙景区的五彩池(摄影/杨健)

在稻城亚丁拍下跨越80年的一张照片

世人熟知的稻城亚丁(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于我有着特殊的意义。

1928年,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于稻城亚丁的洛绒牛场,拍过一张央迈勇雪山的照片。

从事旅游地学研究20多年来,我数十次进出此地开展各种课题研究。

2000年,我和团队在这里开展调查时,特意找到洛克当年所在的营地,几乎在同一位置、同一角度拍摄了一张央迈勇雪山的照片,这张照片和洛克拍的照片极为相似。这也证明了,在近一个世纪后,这里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变化,仍保持着原真性和完整性。

稻城亚丁央迈勇雪山(摄影/李忠东)

从2000年探访稻城亚丁开始,我的足迹遍布全国20余个省、数百个景观地,用手中的相机定格了无数瞬间,记录着精彩的地球故事。我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青少年走近旅游地学,揭开地球的神秘面纱。

(责任编辑 / 王佳璇" 美术编辑 / 周游)

猜你喜欢

稻城亚丁丹霞地貌
Three New Species of Diploderma Hallowell,1861 (Reptilia: Squamata:Agamidae) from the Shaluli Mountain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下)
赵雪作品
美丽丹霞地貌
乔亚丁国画作品选
稻城四色
神奇的七彩丹霞地貌
最后的香格里拉
——稻城
赵津摄影作品 稻城亚丁
「亚丁,」香格里拉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