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妇好
2024-08-22许晓迪
1976年5月16日,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沉睡了3000多年的妇好墓重现人间。主持发掘工作、“唤醒”妇好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考古学家郑振香。
妇好和郑振香,一位是驰骋沙场、英勇无畏的女将军,一位是栉风沐雨、奔走于田野工地的女考古队长。她们跨越3000多年时光,完成了一次历史的隔空邂逅。
这里有墓
1975年冬天,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决定将村子西北的一片高地进行平整,修成梯田。小屯村是商代后期都城遗址殷墟的所在地。得到消息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站长郑振香马上联系村里,设法叫停了平整计划。根据多年的考古经验,她判断这下面极有可能存在墓葬。
当时,一场大雪覆盖了这片高地。冬去春来,1976年,郑振香带着考古队,正式开启发掘工作。5月16日,在清理完建筑遗址里的一个灰坑后,一片长方形的红色夯土逐渐显露出来。夯土又硬又厚,郑振香觉得,下面一定有名堂,决定进行钻探。
探到6.5米左右深时,地下水冒了出来,夯土变成了泥团,每钻一铲都很困难。郑振香还是没放弃,继续挖。突然,探杆下陷了70厘米。接着,又下陷了50厘米。大伙儿顿时来了精神——探杆下陷,说明有“空头”,十有八九是墓葬内棺椁腐朽之后形成的空洞。
工人将探杆小心翼翼地提上来,只见铲子上沾满湿漉漉的红色漆皮,还有一个闪光的东西,清洗干净后发现,竟是一枚玉坠。
这里有墓!郑振香当即决定:一边联系供电局连夜供电,找水泵抽水;一边用最原始的方法,架起辘轳往上淘水。地下水冰冷刺骨,工人们只能靠喝酒来御寒。
一件件文物重见天日。青铜器装在箩筐里,玉器装在水桶里,大件器物则直接用粗绳子绑住往上拉。带领80多人的考古突击队在工地上奔忙的郑振香,就像一位指挥若定的女将军。
经过整理清点,这座沉睡了3000多年的墓葬,共出土文物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有炊器、酒器、食器、兵器等,数量超过殷墟历年出土青铜器的总和;玉器755件,造型奇特秀美,琢制细腻流畅……
如此豪华的配置让人好奇,墓主人到底是谁?
爱武装,也爱红装
答案很快揭晓。
在一个铜瓿的底部,郑振香看到了一个名字: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器里,共有109件刻有“妇好”或“好”的铭文。
原来,这座墓的主人,就是甲骨卜辞中屡屡提及的“妇好”。据学者郭沫若和唐兰考证,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打过虎,带过兵,曾统领1.3万人的部队攻打羌方,也曾考察农业生产,主持祭祀活动,召开“妇女大会”……
妇好墓中出土4件铜钺,其中最重的一件达9公斤,这是属于她的武器。还有一只玉扳指,是拉弓时用来保护拇指关节的。
从扳指大小来看,妇好应是一位强健高挑的女性。
而脱下戎装、从战场归来的妇好,有着另外一面。大量出土的铜镜、玉梳、骨笄,反映了她的爱美之心。在一只玉臼和一只玉盘里,还有残留的鲜艳朱砂,应是妇好的日常“化妆品”。此外,墓中还有玉象、玉兔、玉马、玉鱼、玉鹤等轻灵可爱的装饰品。
对这样一位爱武装也爱红装的妻子,武丁也是十分厚爱。据学者推断,妇好去世时,是30岁出头。悲痛的武丁将她葬在宫殿区内、池苑之畔,多次举行大规模祭祀,甚至举办冥婚,为其禳除在阴间的灾祸。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与军事,在中国古代历来为男性所垄断。既是大祭司又是女将军的妇好,因此显得与众不同。
发现金刚钻
“妇好很有气魄,就像穆桂英。”郑振香说,“我从小就喜欢穆桂英,觉得她有魄力。我的性格也是这样的,只要我认为这件事是正确的,我就会争取完成得最好。”
1954年8月,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合拍了一张毕业照,照片中唯一的女孩就是郑振香。那一年,她25岁,留校担任助教,次年攻读研究生。对甲骨文的浓厚兴趣,让她选择了以商周考古为毕生研究方向。5年后,而立之年的郑振香毕业。
本可留校任教的她,想起自己的老师、曾主持发掘山顶洞人化石工作的裴文中先生的话:“20岁到40岁,是一个考古工作者下田野的黄金时期。考古人不下田野,好比唱戏的不上舞台,不可能做出成绩。”郑振香去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任洛阳考古队队长。3年后,她来到安阳殷墟。
从1962年任安阳考古队副队长,到2002年因老伴生病而离开一线,郑振香在安阳整整待了40年。每一年,她有7个月的时间在田野一线。冬天烧煤炉取暖,夏天忍受蚊子肆虐;白天忙着发掘,晚上写发掘日记。她有一把考古铲,因长期高强度的使用,竟磨损得如勺子一般大小。
郑振香说,她不喜欢别人称自己为“女将军”:“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考古工作者,跟妇好将军不能比。妇好能带领1.3万人去打仗,我只能带着100个工人去挖墓。”
北京的一个老公寓,郑振香住了快30年,房间里堆满了书和资料,柜子上贴着商朝人物关系谱系图。她有很多日记本,里面是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和思考感悟。
1997年10月18日,她抄下这样一句话,出自雨果的《悲惨世界》:“在泥土下面黑暗的地方才能发现金刚钻,在深入缜密的思想中才能发现真理。”
(摘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