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4-08-21黄刚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成功不再仅仅依赖于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内部跨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能力。财务与业务作为企业的两大核心职能,其紧密合作与深度融合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数据处理和合规性,而忽视了财务对业务的战略支持作用,在此模式下,财务人员往往缺乏对业务的深入了解和关注,导致财务决策与业务需求脱节,制约了企业的整体发展。为了打破这种局限,企业必须推动财务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培养财务人员站在业务角度看财务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界定了业财融合与财务信息化的概念,并分析当前企业财务信息化融合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加强业财融合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过去30年是中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界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业务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忽视了财务价值的创造能力。如今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许多规模庞大的企业逐渐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在此背景下,如何使企业增长的速度变得稳定,并凸显管理的价值,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了摆脱“中等收入陷阱”,企业需要进行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的转型升级,重视财务价值的创造能力。其中,加快业财融合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一、业财融合概述
(一)业财融合的概念
“业财融合”是指将企业的核心运营活动和财务管理、会计、报告等方面有机结合和协同,以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和管理。这一概念强调整合传统上独立的业务和财务部门,使其成为一个协同工作的整体,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和信息流动,使企业能够更灵活、迅速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业务增长和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财务核算系统提供了完整的财务核算子模块,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资产核算等。此外,还实现了总账和明细账的实时整合,确保总账和明细账的实时一致。业财融合的目标是消除业务和财务之间的隔阂,使得财务不再仅仅是支持性的部门,而是能够更深度地参与业务决策、战略制定,同时也使业务侧能够更加理解,借助财务数据开展更科学、有效的经营。
图1 业财一体化
(二)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首先,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财务管理软件和系统,企业可以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管理、实时监控和分析,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信息化还可以优化财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错误和成本,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整合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同部门之间可以更加方便地共享信息,实现跨部门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信息孤岛带来的问题,有利于企业整体运营的协调一致。
其次,确保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对于监督工作的开展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通过应用信息系统能够明确信息节点,清晰界定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提升信息处理效率,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一个开放、透明的程序和权力的框架下,能够对财务和内控部门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干预重要的环节,预测风险。同时,通过科学的方法减少或者消除财务风险,避免给公司造成损失。
二、企业财务信息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
企业财务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包括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因此,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效率低下、数据不准确、决策失误等。目前,许多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缺乏相关认识,仅将使用计算机操作和购买财务软件简单视为信息化管理的全部内容,却未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应与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相结合。此外,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的关注也不够,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开发市场上,导致公司运营和管理信息分散化。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需要与业务发展动态结合,否则信息交流不畅可能导致财务管理难以支持企业的发展。
(二)业财目标未统一
企业的业务和财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管理范畴,它们在企业运作中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这就会造成两个部门在实现管理目标方面存在差异。首先,在目标层面上业务部门是具体业务工作的执行与推进者,其工作重点是支持项目资金,实现业务目标获得经营收益,因而对工作效率与绩效结果的关注程度较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财务部门是职能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控制企业资金的流动和使用,其工作重点是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避免各种风险,达到经营目的,因此对风险和成本的控制也比较重视。其次,二者在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在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是基础,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企业在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既定目标时,往往会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战略,而财务部因为对风险和成本有着精确的把握,所以比较谨慎,也比较注意细节。
(三)信息系统待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便利。然而,在实施财务管理变革时,一些企业却未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潜力。首先,企业引入财务管理体系后,未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系统优化,而是简单地将现有工作迁移到各功能模块中。尽管该体系普遍存在,却难以满足企业的具体要求,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阻碍现有工作流程。其次,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体系与运营管理体系之间缺乏兼容性,未能有效融合,导致财务和业务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受阻,信息共享水平较低,严重影响了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效率。
(三)财务和业务衔接性不足
推进业财一体化的初衷在于深化业务与财务部门的融合,旨在使两者的工作协同更加紧密,以促进企业整体的蓬勃发展。为此,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紧密围绕“业财一体化”这一核心目标进行规划和实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联系往往不够紧密,集成方式也常常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导致业财一体化的成效大打折扣。不仅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阻碍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还可能对企业的发展构成威胁,给企业的运营带来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必须正视财务和业务衔接性不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业财一体化顺利实施,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四)缺乏高端复合型人才
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购置软硬件,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制造业等非软件企业中,IT员工常常处于尴尬的位置,既不是纯粹的技术人员,也不是管理人员,有时候会被视为“打杂”的角色。在企业中,信息技术人才和业务人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必须注重长期规划,组建一支由懂财务、懂计算机、懂业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组成的队伍。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都是直接把整个工程都外包出去,并没有对财务信息化的要求进行深层次的考虑,而外包服务商不能充分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定制化程度不高,系统无法完全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加强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
首先,企业管理层需要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预算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各个环节建立良好的信息环境。在具体执行时,应结合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以效果与效益为依据,确立正确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实现对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逐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能。其次,财会人员应主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同时,应注重培养财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以便在信息系统的调整与优化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提高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水平。再次,增加资金投入,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技术保障。企业需要增加资本投资,不能仅注重眼前的利益,而是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进行资金配置。有了足够的资本,信息系统中的各模块才能得到持续的加强与优化,使其更好地与业务结合,保证财务工作能在所有的生产运营过程中发挥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最后,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以解决信息交流不畅的问题,同时随时掌握各种资金的使用状况,通过资讯系统促进各部门间的紧密联系,有效地解决审核工作中的低效问题。
(二)建立业务与财务协同机制,实现业务和财务目标的统一
在业务与财务融合的背景下,企业需要优化财务管理,首要任务是确保业务和财务目标的一致性。所有企业的活动都应该为实现经营目标而服务,只有当目标一致时,才能集中力量、共同努力。要实现业财目标的统一,最关键的是要统一企业的价值观。管理层和员工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战略眼光和管理理念,从整体发展和运营出发树立全局意识,确保个人理念与企业战略目标高度契合。还要改变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业务与财务部门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深入了解对方的工作内容,双方能够更好地换位思考,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三)加强信息平台建设,重视数据处理应用
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体系能够助力财务人员获取更丰富的资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处理,从而得出更为精准的分析结果,显著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为达成此目标,企业首先需确保其财务信息系统与其他商业信息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引入财务管理体系之后,企业应根据自身需求对系统进行定制化优化,确保数据处理能力满足需求,并实现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在各个层级上的数据共享。构建一个实时、全面的财务数据仓库,将极大增强财务数据分析对经营决策的支持与辅助作用。其次,企业应建立并运行预警系统,即业财融合监测系统,设定各类指标的预警阈值,并利用该系统对经营指标进行实时监控,以便及时捕捉异常数据,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确保企业的运营顺畅无阻。
(四)整合业务模块,发挥部门间的协同效应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在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要整合经营资源。企业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力量,巧妙地将业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管理内容融为一体,运用科学的事前干预、事中管控及事后反馈策略,显著提升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力,从而收获更为卓越的成效。其次,深度挖掘并充分利用基础资料的价值,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征途上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规范的管理体系。通过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对系统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进一步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集成性。最后,至关重要的是确保资料的安全性。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企业必须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关的数据库,涵盖财务、业务、经营等海量信息,确保数据的安全与可靠。因此,重视数据信息的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以防止企业的经营秘密被泄漏,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五)培养具备综合能力的财务人员
随着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变,特别是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企业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现代财务工作离不开电脑,财务人员需要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等深入挖掘财务数据,因此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知识。另一方面,财务工作已不仅限于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还需要与企业的业务和发展策略相结合,融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这意味着财务人员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熟悉企业业务。清晰理解企业发展战略,才能更好地处理各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在促进企业发展中的价值。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持续自省,逐步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要为人才铺设晋升之路,激励他们不断追求并完善个人发展目标,共同推动企业的持续进步。在此过程中,员工的职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也会逐渐提高,既能满足财务管理的要求,又能为企业的总体发展提供人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业财融合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强调了信息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即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度,还能够为业务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