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势还是引航?

2024-08-21袁春妹

纺织服装周刊 2024年30期

身为行业记者,我曾无比坚定地认为一个企业如果能真正拥有前瞻性的技术,就一定可以活得高枕无忧。道理很简单,因为人无我有或者人有我优,这样的技术门槛,足以将一众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如此,无论是市场地位还是产品价格,应该都可以拿捏得死死的。这类企业的未来,也必然会是可以预见的美好。

事实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基本都是带着“你们在技术创新方面主张引领需求还是迎合需求?”这样一个问题走访行业企业,希望能够在更多的采访中验证我的观点。不过,现实状况是我用了很多年采集例证,却几乎没能找到真正符合设想的那类答案。这样的情况,让我一度觉得,我们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这个事情上可能跟随别人太久了,因为有了惯性,所以自主创新的意识、引领技术风向的能力就显得有些缺乏。

有时候思想转变可能就是一霎那的事儿。

前不久,我走访了江苏一家做智能验布系统的企业——佳赛特智能科技,与该公司董事长何志勇的深入交流让我对高技术含量产品如何与市场对接有了新的感受。就产品技术水平而言,这家企业在智能验布系统方面的技术实力非常强,从大学教授到博士、硕士,技术团队都是缺陷检测技术方面的拔尖人才。他们的首台智能验布机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做出来了,不过,他们让这个产品走进市场却还是近两年的事情。明明有先发优势,明明当时就能在这个产品技术领域独领风骚,但他们就是选择了延后近十年才在市场上亮相。何志勇的答案很简单:当时的市场环境不成熟。

所以,即便拥有了前瞻性的产品技术也未必立马能在市场上大把收割技术红利,时机同样重要。

有人说,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一开始就想着“征服世界”并非明智之选。按照我以往的逻辑,有抱负、有技术为何不可?如今想想,硬推一个超越需求太远的产品技术落地,即便搭上一个中小企业的全部能量可能赢面都不会大,甚至更大概率它会在追求超前技术落地的过程中先消亡了。毕竟培育一个市场几乎就是在造势,这其中所需的资源并不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具备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不应该创新,只是先学着看懂风向,学会乘风而行,企业成功的机会可能更大。

如今的产业发展环境,其实需要更多创新,需要激发更多的市场潜能和机会,不过,我们要考虑清楚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到底要离眼前的市场多远才合适?当最好的技术在手时,是不是当即抛出?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都说大变局必然孕育大机会,机会当然得要,但企业捕捉这个机会一定不是靠倾尽所有。先活在当下,而后顺势努力,合理布局创新资源,或许才能真正拥有看得见的、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