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快速增长,插电混更受欢迎
2024-08-21张强森
基于乘联会发布的终端零售数据,近几年新能源乘用车持续快速增长,今年前4个月仍实现了41.4%的高增长,但也看到纯电动车的零售量渐显疲态,纯电动车渗透率不增反降,而插电混(含增程式,下同)零售销量仍保持80%的超高速增长,今年前4个月A级及以上市场中插电混的销量首次超过纯电动车。
国内乘用车保持良好势头
乘联会发布的国内乘用车终端销量显示,在2017年达到峰值2 371万辆后,国内乘用车零售量在2020年才止跌回稳,2021年开始恢复性增长,2024年前4个月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同时,也可以看到,燃油车自2017年零售销量创新高后就一路下滑,今年前4个月的销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初步止跌企稳。
新能源乘用车高增长
在国家大力支持和企业技术创新下,新能源车成本不断下降、性价比不断提升,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国内乘用车终端销量,去年和今年仍保持40%左右的高增长,相关数据汇总如下表。
不同级别车辆的新能源化程度差异很大。A00级微型车已经全部纯电动化;A0级小型车也接近60%车辆纯电动化;超40%的B级及以上中大型车也被新能源车占领,但是占据近半市场的紧凑型A级车中新能源车占比仅在25%左右。
纯电动车渗透率不升反降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国内汽车终端销量分类数据,计算新能源乘用车以及纯电动、增程式和真插混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即新能源车渗透率,汇总如下表。
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在持续上升,今年前4个月升至38.5%,按照今年前4个月的增长趋势,预计2024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会高达45%左右。
不过,纯电动车销量渐显疲态,2023年纯电动车渗透率就上涨乏力,仅上涨了3%,今年前4个月的渗透率不升反降了1.1%。
另一方面,插电混含增程式的渗透率继续快速增长,并带动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创新高。随着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奇瑞、东风、上汽、广汽等自主品牌,以及通用、大众、丰田、日产等跨国公司加大插电混的产品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预计今年底插电混渗透率会快速接近、乐观估计2025年会超过纯电动车渗透率。
插电混保持超高速增长
基于乘联会发布的国内零售数据汇总整理如左表。数据显示,2023年和今年前4个月纯电动车的零售销量增幅都在21%左右,而插电混的增幅都在82%左右,增速远高于纯电动车。
可以看出,在占据近半销量的A级车市场,插电混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开始超过纯电车的零售销量,2024年前4个月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A级插电混的畅销,包括秦PLUS DMi、宋PLUS DMi、宋Pro DMi、驱逐舰05 DMi等插电混车型都跻身乘用车零售量前十名,月销量超2万台,其他自主品牌像吉利银河L6/L7、长安UNI-Z和启源A05/Q05、五菱星光PHEV、奇瑞风云A8等月销量2 500~5 500台,呈现百花齐放局面。
下图展示了主流的A级及以上大市场,纯电动车与插电混近年零售销量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今年前4个月在A级及以上主流市场,插电混零售量首次超过纯电动车,实现历史性突破!
插电混畅销的四大原因
首先是“可油可电、无忧出行”。插电混既没有纯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也没有燃油车的限行限号担心,这一点对于家庭第一辆车和商务接待用车尤为重要,插电混没有任何使用局限。
其次是更节能环保。与纯燃油车相比,插电混的发动机可以平稳工作在高效区,实际馈0e8fcc28dbaedaa841005531334d478a1f131eb37d4df92809f6a0a4f94379fd电油耗可低于4L/100km,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研发的串并联双电机插电混比同类燃油车至少节油30%,特别是常见的城市工况更可以节油50%;稳定运转的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也更易于控制,就是说插电混可以轻松满足日趋严厉的国家减污降碳标准法规要求,一旦国家实施超低排放标准,带发动机的汽车基本都是插电混了。
与纯电动车相比,插电混的动力电池容量一般仅为同类纯电动车的1/3~1/6,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锂资源,更极大减少了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处理带来的环保问题。
第三是性价比突出。2023年初比亚迪打出了“油电同价”的旗帜,推出众多插电混车型的“冠军版”,最先推出的畅销家用轿车秦PLUS DMi冠军版起步价低于10万元,一举颠覆了新能源车比油车贵几万元的固有印象,比亚迪也因冠军版畅销而首度年销超300万台。
今年春节刚过,比亚迪王炸开局,进一步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推出插混车型秦PLUS和驱逐舰05的“荣耀版”,直接降价2万元,起步价低于8万元,全面挑战合资车企固守的A级家用轿车。降价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在新能源化艰难的A级车市场,插电混车型一举超过燃油车占据榜首。
与纯电动车相比,插电混价格优势更是明显。我们分别选取了中大型车、中型车和紧凑型车中同时销售纯电动和插电混的车型进行综合对比,右表列出了其价格和近几个月的月零售销量。可以看到中大型车因为电池容量相差较大,整车差价就更明显,插电混的性价比优势更明显。
第四点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电池安全。网上不时传出的新能源车着火视频不断撞击人们的心灵,宁愿买个电池较小的插电混或增程式,而不选大电池的纯电动车,是不少谨慎的车主特别是C级豪华车主购车时的真实心态。最近周鸿祎卖进口豪华油车、买国产新能源车的新闻很热,他试乘纯电MPV时上车就找安全锤,反映的就是这种担心汽车着火、随时准备逃生的心态。
插电混的电池容量较低,插电混不会因为续航压力而追求电池能量密度和外观尺寸极限,可以在车上布置设计得像燃油车一样安全可靠,另一方面,插电混的纯电续航目前大多在100~200km,可以满足绝大多数车主的日常通勤,并享受到纯电驱动驾驶体验。因此插电混很好地兼顾纯电性能和安全性能。
综上,在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着火安全性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应用之前,我们分析认为,除了空间较挤的微型车和小型车更适合纯电车之外,其他级别的乘用车更适合采用插电混含增程式技术,对纯燃油车进行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品更节能环保、更智能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