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的探索
2024-08-20张娟
[摘 要]区域党建共同体已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中扎根,在推进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区域内各个单位的作用,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单位角度而言,积极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不仅有助于单位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而且有助于单位形成更强的凝聚力。通过“联学”“联建”“联手”“联享”,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深度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单位;区域党建;党建共同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区域党建共同体这一党的建设领域的新事物应运而生,并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基层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①。在计划经济时代,单位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党建工作基本上局限于单位边界内,可以简单概括为“内循环”党建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社区是基层社会的缩影,区域党建共同体是社区整合单位的重要平台,单位党建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是大势所趋,可以简单概括为“外循环”党建模式。近年来,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上海一妇婴”)在“外循环”党建模式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主动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与有关单位和周围街道区域双向奔赴,携手联建共成长。
一、上海一妇婴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的路径措施
近些年,上海一妇婴党建工作逐步突破传统的单位模式,走向社会,主动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医院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从单位角度看,院党委和相关单位党委共建;从党支部角度看,主要由西院综合党支部和相关社区党支部、楼宇党支部等共建。据统计,自党的二十大以来,西院综合党支部与居民区党支部、楼宇党支部、“两新”党组织共开展党建共建活动40余次,区域党建共同体在政治学习搭台中舞出了时代风采。
(一)联学:着眼于高水平提升
政治学习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域党建共同体的重要形式。上海一妇婴在参与区域党建共同体建设中坚持以政治联学为重中之重,与社区单位共同开展政治学习,共同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十九大以来,上海一妇婴党委和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精心研究布置,西院综合党支部与辖区居民区党支部、楼宇党支部等多次开展联组政治学习,多角度、全方面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为更好地激发医院员工昂扬向上、担当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西院区各支部还与白领驿家“两新”组织共同发起“举着党旗去旅行”的主题活动,了解静安区发展历程,深度探索红色文化、产业文化、白领文化的融合美,深度思考自身之于城区发展的意义。
(二)联建:赋能高质量发展
服务大局,是区域党建共同体的基本任务和价值体现。上海一妇婴在开展“外循环”模式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周边区域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工作,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医院党委积极参与静安区党建联建工作,先后牵手区妇联、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等开展联建活动,参与举办“南西党建引领聚合力,破圈赋能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动员多批次医护人员去静安辖区内企业开展科普义诊活动,开展系列科普讲座,为楼宇白领提供疾病预防、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医院党委还积极参与黄浦区“滨江党建 金融外滩”区域化党建品牌打造工作,与小东门街道党工委创造性联建,开设科普讲座、义诊咨询等,将医院“外循环”党建品牌越擦越亮。
(三)联手:融入高效能治理
区域单位不是基层治理的客体和旁观者,而应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和参与方;区域单位党组织不是基层党建的被动者,而应是基层党建的引领者。上海一妇婴融入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参与基层治理,主动与静安区妇联、街道社联会以及派出所、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区分局特警等党组织联手,开展义诊、体检及便捷就医服务,积极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主动参与黄浦区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举办的医疗联盟初心志愿日项目和爱心暑托班项目,开展双向志愿服务活动。上海一妇婴还立足于提高社区青年的生殖健康意识,参与静安区大宁街道“五区党建联盟”项目,在社区健康驿站设立“青年医生服务站”,进行科普讲座及现场义诊活动,通过多样化方式,既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个性化的就医服务信息和通道,也向社区青年和潜在患者传递了健康生活理念,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养。
(四)联享:服务高品质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区域党建共同体也应该服从和服务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海一妇婴始终秉持这一宗旨积极参与区域化党建。与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一道,以党建为媒介、以健康为纽带构建起社区大健康联盟,参与和承担多期“党建引领,共治共享,构筑新时代宜居宜业的健康南西”福民讲坛,并联合南京西路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总支开展“Be Pink 2023”之“粉色社区公益项目——两癌筛查”为民体检服务项目。与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党总支结对共建,开设“安护青春 一起成长”一妇婴少年夏令营专场、“医学职业体验”绿舟少儿专场等活动,旨在激发孩子们挑战困难的勇气,提升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对“白衣天使”的感恩和崇敬之情,激起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与对生活的感恩,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二、上海一妇婴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的实践成效
作为全市知名的妇产科医院,上海一妇婴主动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以积极履行公益事业单位的社会责任作为自己崇高使命,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双向赋能深化了合作。在区域化党建的平台上,大家追求的不是一方得利、单方受益的结果,而是在乎和“享受”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的过程。上海一妇婴曾为东方绿舟职工的子女开设“暑期医学职业体验日”专场,培养孩子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恩之心;东方绿舟也为一妇婴的医护人员及其子女开展国防教育团建亲子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激发爱国热情。上海一妇婴的医护者深入到社区开展免费义诊,得到的是社区志愿者积极报名参加到院区来志愿导医服务;到商务楼宇开展公益讲座,赢得了青年白领群体口口相传的赞誉和在小红书等新媒体上的好口碑,同时也成为周边各区和街道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一个有力支撑点。
二是医院党员提升了价值感。在医院内部,以组织体系为构架的“内循环”党建工作,固然可以增强党员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但是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的“外循环”党建工作,更能够提升各科室支部和各位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更接地气、更有社会责任感。支部党员和青年医生在参与区域化党建、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能听到看到平时在医院里听不到看不到的问题和情况,更深切感知到社会变化和对医院的认同度,更深切感受到社区温度和居民的就医期待。每次活动举办之后“复盘”,党员同志特别是青年党员医务工作者都表示受益匪浅。大家发自肺腑的认同就是对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所作的最好注解。
三是社区百姓享到了实惠。党建引领、结对共建,使社区居民群众和楼宇白领群体提升政治思想水平,提高对现实幸福生活的满足感。联学,使得政治理论学习有互启共悟的效应,使得政治理论认知有更为深厚的实践根基,从而使参与联学的支部和党员能以实际行动更自觉践行党和国家的正确主张。医院为社区居民、楼宇白领举办各类妇婴健康公益讲座,进行免费义诊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增强每一个微病患者、初病患者的紧迫感,受惠受益的就是千千万万个百姓家庭。
三、上海一妇婴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的几点体会
单位主要功能之外的其它功能如入托入学加快向社会转移后,并不意味着单位社会政治责任的丧失,区域党建共同体正是这种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在此过程中又反过来强化了单位的主要功能。
第一,积极开展“外循环”党建,可以在更广阔的空间增强单位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支部建在连上”,使党的事业有了基础和平台,使党的基层管理有了章法,也使党的组织更具活力 ②。通过支部积极有效的党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极大增强,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开展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而“连队”战斗力的增强,需要在各种环境下锻炼、在各种战斗中检验。近几年的党建实践告诉我们,围绕主责主业在医院内部开展“内循环”党建,通过扎实有效的基层支部建设,可以提升和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区域化平台上开展“外循环”党建,丰富多样的联建共建活动,也有利于检验和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第二,主动参与区域化党建共建共享,既是“施惠”更是“受惠”。近几年的实践告诉我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化党建,积极主动地举办公益讲座和社区义诊活动,看似是向外“施惠”、单方面付出的行动,其实更是从中“受惠”、共建共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党员、医护队伍得到了党性和医技的双重锻炼与提升,人民群众给予了积极的赞誉和好口碑,树立了医院的品牌和形象。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建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医院作为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广大医务工作者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实事,不仅要在挂号处、问诊室、手术间、病房里,还可以到周边社区、商务楼宇,还可以深入居民群众、青年白领。不管院内还是院外,都是“学思想、强党性”的好机遇,都是“重实践、建新功”的大天地。这是初心XuMDZR/vvXcu9Js74gyVsKxqAGM7nfVCzSsOC7gO1vU=使命使然,这也是责任担当体现。
第四,落实好单位参与区域党建共同体的组织载体很重要。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组织功能,不能离开单位组织功能去谈社会责任。但是单位是社会单位,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由于服务协议不具备刚性约束功能,有些协议并没有得到有效履行,有些党员由于在履约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内外矛盾、服务时间与工作时间冲突等而产生埋怨情绪。上海一妇婴综合考虑,统筹谋划,提出以医院党委牵头、以党支部为主要抓手的操作平台,确保单位参与党建共同体的落实、可持续。
单位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是单位主动顺应城市党建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核心地位,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完善服务功能,而对城市区域党建新格局进行的积极探索。推进区域党建工作,需以纵览全局视野、改革创新精神、探寻基层党建规律,才能实现党建全面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一是要开放互融,延伸工作链条。单位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不只是传统党建从“单位”到“区域”的简单延伸,更多体现在打破基层党建工作“小循环”“内循环”,着重强调社会协同、社会参与。区域中最有影响的党组织、最活跃的社会单位和最主要的利益群体要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实现基层党组织和社会单位的良性互动。二是要统筹整合,提升服务能级。统筹整合是单位融入区域党建工作的本质要求。积极整合党建阵地、服务资源、人才队伍,使各种积极要素在合理空间有序流动,以党组织资源的整合带动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组织效能发挥最大化、群众获得感最优化、组织工作成本最低化、工作力量配备最强化,通过多元共治推动区域党建融合发展。三是要增进共情,激发凝聚力。单位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工作有没有生命力,要看党员群众融入“区域”社会的程度有多大。要坚持以人为本,践行群众路线,尊重党员个性,多运用关爱激励、民主协商等方法开展工作。以具有核心价值观和高度认同感的区域文化,增强党组织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四是要塑造品牌。单位融入区域党建共同体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党组织中开展,对象复杂,情况多样,更需要通过树立品牌来强化示范引领。通过精心设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有效激发驻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热情,合力打造学习、服务、帮扶、文化等方面党建工作特色品牌。
注释:
①李成辉:《一体推进 联创共建 打造区域化城市党建共同体》,《中国城市报》2020年8月10日,第17版。
②陈明明:《“支部建在连上”的时代价值》,《学习时报》2017年12月11日,第5版。
③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作者系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西院综合办主任、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 熊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