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课堂”赋能中小学舞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4-08-20袁华谢臻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8期

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在需求来看,信息技术与艺术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是落实“双新”与“双减”的教育要求,是教育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和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方向。2020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三个课堂”的推广与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的实践方式,明确了实施“三个课堂”的具体任务、应用模式和保障机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课标”)在艺术课程方面融入舞蹈学科,丰富了学校培养人才的途径,同时强调艺术教学应与时俱进,推动以学科实践为核心的育人方式变革,尤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和教研培训的模式[1]。舞蹈的实践属性使舞蹈教育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从内部来说,教师出现自我认知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个体教育理念滞后、数字化教学能力参差不齐、固有的教学习惯难以打破、缺乏数字化支持下有效的教学方法等。从外部来看,数字教育支持力量不够完善,具体表现为舞蹈教育师资分布不均衡、数字化教学设施配套不完善、优质的课程资源不足、没有统编的教材和教学使用参考等。H校所在的区域内有70%的学校开设了舞蹈课程,主要面向一至七年级的学生。从H校教育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看,仅有20%的学校配备了舞蹈教师。研究团队基于上述情况,尝试探索在舞蹈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条件下实施“三个课堂”的路径和方法,推动技术与艺术协同育人的创新和实践。

一、“三个课堂”的内涵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三个课堂”包括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种应用模式(见表1)。这三种应用模式的共性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力量加速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进一步解决了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的核心问题。通过集中优势师资和优质资源,区域以跨校、跨区共享共用的方式推进“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研训一体化、课堂内外一体化、数字教育资源联通化赋能,实现更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二、“三个课堂”赋能中小学舞蹈教学模式

“三个课堂”赋能中小学舞蹈教学模式(如图1),采用自上而下贯通推进的思路,将艺术课标作为出发点,突出了以舞蹈为代表的艺术学科融合和信息技术融合的双向赋能。该模式首要任务是组建学科研究与实践共同体,以“教”和“学”为抓手建立“多学科融通,全过程互通”的内外联动机制,构建“三个课堂”多样化的典型应用范式,提升全艺术学科协同育人的整体效能。

(一)组建研究与实践共同体

根据艺术和技术深度融合的需要,建设一个学科互补的团队尤为必要。按照“丰富课程内涵,彰显学科特色,发挥协同育人”的建设思路,加上特定的实践环节需要依赖团队的学科属性和技术属性,各学科教研团队需要分别牵头统筹专家指导团队和教学实施团队,联合技术支持团队,共同构成学科研究与实践共同体。四个团队在共同体中分别承担着“内容设计者”“理论引领者”“实践落实者”“服务增效者”的角色。学科教研团队在综合考虑专家指导团队意见的基础上,与技术支持团队规划实用性较强的工具组合以及适合多场景的技术路线,带领教学实施团队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不断创新基于学科融合的育人方式,形成集动员、组织、统筹、运行与落实为一体的系统性指导实践方案。

(二)建立内外联动的融合机制

研究与实践共同体借助“三个课堂”技术通用模型,融合学科思维和技术思维,向内挖掘各艺术学科融合下的课程内容和表达方式,向外拓展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下舞蹈教育的具体路径和模式。

从内部看,该模式的核心在于艺术实践活动设计,重点关注学科融合下“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即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活动主题。根据主题全面分析学科内或学科间部分和整体、显性和隐性、共性和差异的关系,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要素互补共融,通过问题链设计或任务驱动的方式,促进舞蹈与相关学科相互关联所产生的知识创新。

从外部看,该模式的创新点在于教学设计突破了舞蹈教育与技术的边界,扩展了“教什么、怎么教”的技术应用途径,形成技术深度融合下的协同备课、协同授课、协同指导、协同改进的一体化联研的新形式,由此生成以课例为载体的“三个课堂”实施路径。

(三)共探“三个课堂”的推进路径

“三个课堂”推进路径的支撑要素是交互式协同环境的创设,保障要素是数字教育资源。前者为构建跨学校、跨集团、跨区域多形态的新型教研和教学范式提供外部条件,凸显联动、开放的鲜明特点。后者是以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为目标,利用在研讨互动、教学互动、评价互动的过程中生成的伴随式数字教育资源,结合区域的教研平台、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两个要素相辅相成,从根本上扩大优质课堂、优秀教师、名校资源的受众范围,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作用,使得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成为可能。

三、“三个课堂”赋能中小学舞蹈教学的实践案例

H校在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的指导下,将课堂作为主渠道,形成了“三个课堂”赋能中小学舞蹈教学的典型案例。

(一)“专递课堂”的应用实践

不论是教学对象的融合、教学环境的融合还是教学方式的融合,都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前期经过基于系列主题的一体化联研活动,研究团队在全面了解授课学校开设艺术课程现状、信息化环境、授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及学生的学习概况后,依据课程分学段设计的思路,在两地的授课教师和技术支持团队的配合下,进行不同形式“专递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1.双师互动教学案例——基于唱游的艺术教学设计与实施

“唱游·音乐”是小学低年级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和舞蹈交叉融合的成果,通过创设综合性的艺术体验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研究团队确定了“基于唱游的艺术教学设计与实施”这一活动主题,选取《螃蟹歌》这首活泼欢快的四川民歌,由H校跨区组织A校的一位舞蹈教师、B校的一位音乐教师共同完成艺术的融合教学(如图2)。其中A校为舞蹈美育示范校;B校为新建校,未配备舞蹈教师,未开设舞蹈课。

课前,两位授课教师经过三轮的一体化联研,学习了专业应用软件,在发挥各自学科专长的基础上补足了技能短板,由此确定了本次活动双主讲协同互动的教学模式。课堂重点在于如何把真实的两地课堂同步迁移到虚拟的课程环境中。整个教学过程设置了环环相扣的学习内容,细化了两位教师的角色和教学任务。比如在“唱跳结合完整表现”环节,两位教师带领各自学校的学生开展边歌边舞的活动,并进行双方师生的交互式评价,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评的一体化。这样既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双主体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又有双方互换角色、协同配合的细节,将歌曲的学唱和动作的学习无缝衔接,使得“音乐成为看得见的舞蹈,舞蹈成为看得见的音乐”。两校的师生灵活使用了互动游戏、提问引导、激励评价等策略。这些策略更有效促进了师生和生生的隔屏互动,起到了双向衔接的作用。课后,来自11个地区的352位教师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技术应用三个维度评价了该模式的教学实践效果,一致认为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较高。可见,同步实时开展“一课多师”的异地授课,借助艺术间的互补融合,为两地学生带来了更丰富的课堂体验、更多元的学习方法、更综合的艺术素养。

2.直播异步教学案例——新课标引领下的舞蹈节艺术课程群模式

编创舞蹈引导初中生在独立或合作舞蹈中积极表演,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围绕“举办校园舞蹈节”这一核心任务,教师将与之相关联的跨领域及跨学科课程优化、组合、重新配置,构建舞蹈节艺术课程群,主要包括以舞蹈作品排练为主的剧组课程和以数字媒体技术融合为主的辅助课程两类。两类课程同步推进,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

准备阶段,参加剧组课程的学生直接进入音乐选材、排练舞蹈作品过程中。参加辅助课程的学生则开始平面设计、服装设计、摄影摄像、灯光操作、音响操作、影视制作等单项技能的学习。在初创时期,由北京H校和深圳S校两校采用异步直播教学的方式探索了主题即兴的舞蹈教学。首先H校播放“身体哆来咪”的课堂实录,再由S校进行现场授课《绳之舞》。两节课递进式地引导学生通过舞蹈造型、动作串联、道具使用、小组合作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内心的感受。随后的各个阶段,教师遵循“单项技能—多项技能—综合技能”的能力进阶主线,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艺术或其他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创造性地协作完成艺术舞蹈节。如参加平面设计课程的学生在每个阶段分别承担舞蹈节门票、海报设计、展板设计、背景板设计以及颁奖证书设计等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深层体验。技术的赋能优势与学习任务的再融合,不仅加强了师生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而且循序渐进地帮助了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媒体知识及支持工具对艺术进行多样化表达。

(二)名师讲堂的应用实践

艺术教师需要打破专业化学科单一技能教学的局限,才能给教学带来融合的可能性。名师讲堂作为交流和传播的载体进入到艺术教师的职后培养,多采用线上的工作坊、专家讲座、课例示范、教师培训课程等组织形式,以活动作业、活动问卷、主题研讨、文本学习、音视频学习、直播研修等为内容载体(如图3)为教师专业发展开设出一条开放与共享的路径,使教师从更具示范性、反思性的学习过程中发展自身综合的艺术素养和数字素养。

除了要发挥名师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方面的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名师讲堂还应关注传统文化的反哺赋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师自身的专业性、文化的多元性、舞蹈教学侧重技能性的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族民间舞蹈传承的难度。例如以“族迹”为主题的名师讲堂活动,整合多舞种的观念,设置土家族舞蹈风格体验课、苗族音乐欣赏课、朝鲜族舞蹈体验工作坊,为教师开辟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的渠道,进而帮助教师积极整合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舞蹈风格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思维。其中,土家族舞蹈风格体验课(如图4)由民族民间舞蹈传承人线上开展的传播传承活动引入,原汁原味地展示了土家族的民族服饰和民族风情。这种设计与课堂产生真实情境式的联动反应,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土家族舞蹈之美,深度了解土家族舞蹈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发掘其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核心价值,为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三)名校网络课堂的应用实践

从服务师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名校网络课堂一般采用“平台+资源”的技术实现形式,其本质是直接获取数字化教育资源或展示数字化支持下的课堂教学成果。由此可见,推动艺术学科的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应用名校网络课堂的必然路径。区域教研员主导教师开发了近200节 “空中课堂”舞蹈系列微视频,并通过学生学习平台和微信公众号发布。例如,“用身体走进敦煌壁画”一课的切入点为 “飞天”形象。经过前期线下的欣赏工作坊和课堂教学实践,结合单元化、结构化的设计思路,教师把线下的单课时实施转移到线上的单元课学习,形成了三节微视频,即“祥云飘动”“天女散花”“反弹琵琶”。这一单元内容在某学校的在线学习量累计2000人次,获得学生有效评价800余条。学生通过资源的在线学习,按照从局部到全身、从静态到流动、从徒手到道具这一系列动作学习的逻辑,从多角度深度体验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点燃了对敦煌文化的研究热情,纷纷表示要亲身走进敦煌,进一步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供学生自学以外,这些优质资源也方便教师拓展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多个社团、兴趣小组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课后服务打造校本化、专业化、精品化的艺术课程体系。名校网络课堂从跨区域的角度打造舞蹈美育联盟,覆盖了9个省市地区的多所学校,培育舞蹈特色美育项目,积极探索教育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学校舞蹈美育的工作机制和典型经验,2年内定期开展各类讲座及主题活动10余场,参与的师生人数近1万,使得舞蹈美育的新经验和新模式在区域间充分“流动”起来。

四、结语

“三个课堂”为数字化的教师研训和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参考和选择,为舞蹈教学实践提供了数字化场景、数字化技术、数字化资源的组合使用策略。一是就数字化场景而言,落实教育新基建的各项举措弥补了信息化建设因前期投入不足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因网络而导致的声音延迟情况。二是就数字化技术而言,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人机协同”环境下技术应用和学科教学的融合点,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需要加强新理念新技术学习,主动寻求技术的支持,探索智能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进融合信息技术的中小学舞蹈教学的常态化。三是就数字化资源而言,教师建设和应用资源的意识需要强化。教师要积极探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扩展现实技术探索舞蹈资源具身体验式的新形态,丰富沉浸式应用的新体验。各种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教学场景、教学模式发生变革,但核心理念仍要聚焦在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上。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相互驱动,实现跨学科、跨媒介、跨平台全方位的融合。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2 年度课题“区域数字化研修资源建设和应用的实践研究——基于多媒体学习的视角”(课题编号:BDEC202208001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袁华系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谢臻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传播学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