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对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贡献

2024-08-20彭俊才陈兴华李政

党史博览 2024年8期
进军西藏前, 人民解放军第18军举行宣誓大会

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共中央结合国内外形势和西藏地方实际,制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基本方针,并指令由中共中央西南局担任和平解放西藏的任务。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接受任务后,主持西南局精心筹划和平解放西藏方略、制定“十条政策”创立“西藏模式”框架、解放昌都推动西藏和平解放进程、宣传政策为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协议》)消除疑虑、执行《协议》取得西藏和平解放伟大胜利。和平解放西藏,是邓小平戎马生涯中最为特殊的一场战斗,为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树立了光辉典范,作出了重大贡献。

精心筹划和平解放西藏方略

新中国成立前后,西藏局势日益严重,英美帝国主义叫嚣要担负起支持和维护西藏“独立”的责任,集中精力在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培植亲帝分裂主义势力,不断挑拨离间,破坏民族内部团结。在英美帝国主义挑拨之下,以摄政达扎为首的西藏地方当局中的分裂主义势力“对祖国采取非爱国主义的态度”,驱逐汉人,派“亲善使团”请求英美援助“独立”,妄图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广大西藏人民群众和上层爱国人士则希望中央人民政府尽快解放西藏,以救西藏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鉴于上述形势,解放西藏,巩固西南国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949年12月中旬,毛泽东在前往莫斯科的途中,发出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指示。1950年1月2日,毛泽东从莫斯科致电中共中央、彭德怀并转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确定由中共中央西南局担任向西藏进军的任务。由此,进军西藏的历史重任落在了邓小平等西南局领导的肩上。

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的邓小平接到进军西藏电令后,与刘伯承、贺龙立即从军事、政治、组织和后勤等各方面着手,精心筹划和平解放西藏的方略,并安排进军西藏的准备工作。邓小平首先考虑的是确定进藏的干部和部队。在邓小平看来,进军西藏非比寻常,既有军事问题,更有政治问题;既有作战问题,更有补给问题,任务艰巨,必须对干部和部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西南局领导反复权衡,拟由“既会打仗又有地方工作经验”文武双全的军长张国华和“老成持重、有胆有识”的军政委谭冠三率所部wv5/WvPzNO5uP3V1/Js+mg==18军约4万人担任入藏任务。1月8日,刘、邓将这一决定电告党中央转毛泽东并贺龙,提出由云南、青海、新疆方面配合,“多路向心”进兵的建议。1月10日,毛泽东批准了西南局的进藏安排,同时要求迅速成立一个经营西藏的党的领导机构,名称及委员人选由西南局拟定电告中央批准。电报中还指出,关于西北方面应协助之事项,由西南局与西北局直接商定。据此指示,西南局于1月18日上报中央军委并报毛泽东成立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以张国华、谭冠三和18军副政委王其梅、副军长昌炳桂、参谋长陈明义、政治部主任刘振国及藏族干部天宝等7人为委员(后又增补西康省藏区中共负责人平措汪杰为委员),张、谭分任正副书记。2月4日,中央批准了西南局上报的以张国华为首的7人西藏工作委员会。至此,向西藏进军任务全面展开。

1月15日,邓小平在重庆主持召开第18军师以上干部会议,着重阐述进军西藏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其中还涉及很复杂的政治、民族、宗教等政策问题,强调进军西藏要军事与政治协同解决,政治重于军事,并于随后的进军西藏政治动员令中提出了两条原则,即“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当进军西藏的命令在18军所属各部队传达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指战员对党和祖国赋予的进军西藏的神圣使命感到无上光荣,纷纷写请战书、决心书,表示坚决执行命令,做好进军西藏的一切准备。2月6日,邓小平专门为18军战士题词:“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鼓励部队克服各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2月15日,西南局、西南军区又联合发出《解放西藏进军政治动员令》,要求进藏部队亲密团结西康、西藏地区的同胞,忠实地、正确地执行《共同纲领》规定的民族政策,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树立长期建设西藏的思想和决心。

2月17日,为了很好地解决民族问题,邓小平电告西藏工委:“西藏问题(包括散布在西康、川西北及云南境内的藏族问题)的许多政策,尤其是政教问题,必须多方调查,提出具体意见,获得解决。”2月18日,他又指示张国华成立政策研究室,调查西藏的情况,并告诫进藏部队的各级指战员动员起来,学习藏语,以便适应宣传工作;指示进藏部队要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藏胞的风俗习惯;要克服一切困难,一定要把康藏公路修通。根据邓小平的指示,18军迅速成立了西藏政策研究室,集中精力研究西藏情况,制定各项进军政策;西南军区成立了支援司令部,全力筹措进藏各项物资。随后,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组织了大批人员,花了几个月时间,就在高海拔、低温缺氧的环境中抢修通了长达603公里的康藏公路雅安至甘孜段,为部队顺利进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制定“十条政策”创立“西藏模式”框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制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如何实施这一方针?中共中央在思考,西南局也在探索。

1950年2月25日,邓小平领导西南局正紧张有序地从政治、军事、物资等方面筹备进军西藏事宜的时候,中共中央致电西南局,要求在认真研究西藏情况、物色适当人选去拉萨做争取工作的同时,提前拟定与西藏地方政府和谈的条件。5月11日,邓小平遵照中央指示,起草西南局致中央军委的电报,提出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四条方针”:(1)驱逐英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大家庭来。(2)实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3)西藏现行各种制度暂维持原状,有关西藏改革问题将来根据西藏人民的意志协商解决。(4)实行宗教自由,保护喇嘛寺庙,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5月17日,中共中央在复电中指出:“西南局的四条较好。”

随后,邓小平在“四条方针”基础上,根据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指示精神和《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民族政策,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又逐步细化,形成了同西藏地方政府进行谈判的“十条政策”(简称“十条”):(1)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英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大家庭来。(2)实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3)西藏现行各种政治制度维持原状,概不变更,达赖活佛之地位及职权不予变更,各级官员照常供职。(4)实行宗教自由,保护喇嘛寺庙,尊重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5)维持西藏现行军事制度不予变更,西藏现有军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武装之一部分。(6)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7)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8)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完全根据西藏人民的意志,由西藏人民采取协商方式解决。(9)对于过去亲英美和亲国民党的官员,只要他们脱离与英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关系,不进行破坏和反抗,一律继续任职,不咎既往。(10)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人民解放军遵守上列各项政策,人民解放军的经费完全由中央人民政府供给。人民解放军买卖公平。5月27日,西南局将邓小平主持制定的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十条政策”电告中共中央。5月29日,毛泽东批复除了将第八条末句“由西藏人民采取协商方式解决”改为“由西藏人民及西藏领导人员采取协商方式解决”外,“均可同意”。

6月2日,西南局将“十条”发给西藏工委和全局,向藏族各阶层进行宣传。这表明,“十条”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执行层面都得到了中央的肯定。8月23日,毛泽东又明确指出:以此作为谈判条件和基础,争取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签字,使“十条”变为双方同意的协定。

邓小平主持制定解决西藏问题的“十条”,在藏区广泛深入地宣传后,受到了西藏人民的普遍欢迎,包括一些上层人士也都认为,“十条”考虑了西藏社会的现实,照顾到了各阶层的利益,非常符合西藏的实际。然而,一些人却认为这些政策太宽了。邓小平说:就是要宽一点,这是真的。政策一确定,是真正要实行的。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十条”,是我们党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基本准则和方针政策,为之后签订《协议》创立了框架和依据,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即使在今天,依然有着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解放昌都推动西藏和平解放进程

中共中央和西南局为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早在1950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就明确要求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到京谈判。西南局派曾在西藏学经多年、同西藏上层人士有交往的高僧密悟法师,偕同贾题韬居士等赴藏,向西藏有关人士传递中央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原则和立场。5月上旬,力主和平解放西藏的爱国人士、西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格达活佛,表示愿意亲自到拉萨阐明中央诚心诚意的民族政策,做西藏上层工作。对此,邓小平、刘伯承、贺龙于5月10日向中央建议:由于西藏问题“进行和平谈判必须条件恰当,而且要从西康内地去沟通关系,才能避开英美牵制,才有实行可能”,因此,“格达亦可考虑入藏”。邓小平还专门修书,请格达活佛转达达赖喇嘛,表明中央政府对和平解放西藏、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诚意。中央接受了格达活佛的要求和西南局的建议,请他到拉萨传达信息,沟通关系。此外,西北局先后派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喜饶嘉措大师和“青海寺院劝和团”赴藏,希望直接协商解决。但是,格达活佛受阻于昌都,突然去世;喜饶嘉措大师被强行驱赶回青海;劝和团也受阻。西藏地方分裂主义者仰仗帝国主义的支持,调集了8000人的武装,在入藏必经之路的昌都地区设防,妄图凭借金沙江天险,阻挡解放军进藏,顽固地同中央政府对抗。

在此情况下,要想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不用兵是不行的。因此,邓小平和贺龙等于8月20日联名致电毛泽东,提出“为了打击西藏地方政府中的顽固势力,促使其内部分化,争取西藏和平解放”,“决心以第18军一部、青海骑兵支队和云南军区第126团共6个团的兵力,在炮兵、侦察分队、工兵各一部的配合下,运用正面攻击和迂回包围相结合的战术手段,发起昌都战役,求歼藏军主力于昌都地区”。毛泽东复电同意。为了打好昌都战役,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在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会议室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会后下达了《昌都战役的基本命令》,要求“歼灭藏军主力于昌都及其以西恩达(今属昌都市)、类乌齐地区,解放昌都,打下明年进军拉萨,解放西藏之基础”。同时,邓小平对参战部队作了进一步的指示。他说:“昌都战役是解放西藏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要集中绝对的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1950年10月6日,第18军军长张国华遵照西南军区的指令,指挥部队发起昌都战役,至24日胜利结束。战役历时19天,人民解放军分多路渡过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经过20余次战斗,共歼敌5700多人,俘虏英国特务2人和印度特务2人,消灭了藏军主力,一举解放了昌都,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牢牢地掌握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动权。在战役进行过程中,邓小平和贺龙还指示18军要教育和争取噶伦、代本等高级军官,“以便他们回去影响拉萨政府,立即脱离英美影响,速派代表到昌都或北京商谈和平解决西藏问题”。昌都解放的消息传到拉萨后,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一片混乱,发生分化,摄政达扎下台,达赖喇嘛提前亲政。达赖亲政后,在我党政策的感召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认识到在中华民族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立场下,不可能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来搞什么“独立”,只有和平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即于1951年2月决定派出西藏地方政府全权代表5人前往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进行谈判。其中,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可见,邓小平领导发起昌都战役为和谈而战,从而推动了和平解放西藏的进程。

1951年4月,邓小平和各界群众欢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途经重庆前往北京

宣传政策为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签《协议》消除疑虑

1951年3月下旬,阿沛·阿旺晋美等代表一行从昌都出发,在18军民运部部长平措汪杰和联络部部长乐于泓陪同下,于4月16日从成都乘飞机到达重庆。邓小平、贺龙等西南局领导在重庆接见了和谈代表,并作了长时间谈话。邓小平首先向阿沛·阿旺晋美等代表表示欢迎,简要讲解了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侧重谈了西藏问题。据阿沛·阿旺晋美回忆:

邓小平对代表们说,西藏问题是关系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统一的重大原则问题,必须解决,这是不能讨论的。如何解决,有两种方式,一是用政治方式,就是和平谈判,找出大家可以接受的合理办法。一是用军事方式,就是打仗,解放军被迫打进去。邓小平话题一转带着欣慰的表情说,现在西藏方面终于接受了和平谈判的方式,派你们来谈判,这很好。你们的责任很重,希望你们采取积极态度,从实际出发,搞好谈判,为谈判成功作出贡献。要看到和平解放是一条光明的道路,这对广大西藏人民,对上层人士都是有好处的。我们知道西藏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很贫苦的,他们是不赞成打仗的,也经受不起战争的破坏。就是上层人士也不是都主张要打仗,听说你阿沛·阿旺晋美就不主张打仗,主张和平谈判,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这很好,是明智的,是会得到人民拥护的,应当把这种立场坚持下去。这样做,对国家,对西藏人民,对个人都是有利的。你们去北京谈判,总的方面是以已经出过布告的那个“十条”为基础。先给你们讲讲“十条”的内容,以便你们思想上有所准备。通过这“十条”,你们可以了解到中央要求西藏方面做的最根本的是两条,一条是西藏回到祖国大家庭来,维护祖国统一;再一条是欢迎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有了这两条,我看其他问题都好商量。

这次谈话具有重要意义,对消除阿沛·阿旺晋美等代表当时思想上的疑虑及后来谈判签订《协议》产生了很大的积极的影响。

听了邓小平的谈话,阿沛·阿旺晋美等代表回到住处议论时,都感到吃了定心丸,一致认为这“十条”非常好。他们想的问题都有了,他们没有想到的事也写进去了,以这“十条”为基础进行谈判,是可以成功的。大家一路上惴惴不安的心情平静了许多,怕中央在谈判中提出自己难以接受的要求的担心基本上打消了。

4月29日,阿沛·阿旺晋美等代表到北京开始同中央人民政府以李维汉为首席代表的4位全权代表进行和平谈判。经过6轮充分协商、友好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协议》的基本框架和若干重要条文都是在邓小平讲的“十条”基础上增减修改而成的,许多措辞几乎原文沿用了“十条”。这充分说明邓小平主持西南局制定的“十条”完全符合西藏实际,正确体现了中央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为实现西藏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图为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在协议上签字。前排右起:李维汉、张经武、张国华、孙志远

执行《协议》取得西藏和平解放伟大胜利

1951年5月23日,《协议》签订后,毛泽东以中央军委主席名义向西南局、西南军区签发了《军委关于进军西藏的训令》,指示部队以战备姿态,分路向西藏腹地进军。邓小平在接到电令后,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任务转到了执行《协议》上来。

在《协议》签订后,邓小平在重庆立即组织召开西南各界庆祝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大会,并在会上指出,将坚决地贯彻执行《协议》,加紧准备并动员西南全体人民支援入藏部队,严格教育进入西藏地区的部队及一切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协议》。5月24日,他又在重庆专门召集西藏工委书记张国华及担负护送班禅由西北入藏任务的范明开会,确定西藏工委的名单,决定在西藏工委原有8名委员的基础上,吸收从西北调到西藏工作的范明、慕生忠和牙含章参加,张国华为书记,谭冠三和范明为副书记。西南局5月31日上报中央这一组织安排,中央6月11日复电批准。这是在西藏形势和工作发生根本转变后一次带方向性的会议。它不仅明确了进军西藏的政治路线、方针任务和措施,还确定了组织路线,使以西南局为主体经营西藏的部队和工作人员与从青海方面配属西南进藏的同志有机地融为一体,以便于到拉萨后在西藏工委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保证《协议》得以具体执行。

6月8日,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返回拉萨到达重庆时,邓小平率领西南局和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的领导人,在机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在重庆,邓小平和代表团又进行了一次重要谈话。据阿沛·阿旺晋美回忆,邓小平对他们说,签订和平协议,是一件大好事,符合全国各民族人民和西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你们为西藏的和平解放立了一大功,值得庆贺。但是今后执行《协议》,把写在纸上的东西变成现实,还要进行许多工作,会遇到更多困难,还要做更大的努力。你们作为签订《协议》的代表,在执行《协议》方面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邓小平的这些语重心长的话,使代表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代表们当即表示一定按照邓小平的指示去办,努力做好执行《协议》的各项工作。

7月25日,人民解放军第18军副政委王其梅率由统战、公安、外事等方面人员组成的先遣支队,同阿沛·阿旺晋美等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约300人由昌都向拉萨进军。

8月初,张国华等率领18军进藏部队主力分两个梯队从昌都出发,向拉萨等地进军。8月18日,邓小平和贺龙指示进藏部队:“坚决贯彻执行《协议》,是我进军拉萨、立足西藏的政治基础。部队必须深入反复学习,模范地执行《协议》和党的民族、宗教与外事政策,扩大反帝爱国统一战线。”就是说,凡是反帝爱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协议》的,无论其阶级地位如何,都应成为统一战线的对象,应该团结和争取。

9月9日,进藏先遣支队和和谈代表在王其梅带领下,翻越海拔6000多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跨过波涛汹涌的怒江,战胜高寒缺氧等严重困难,经过40多天艰苦行军,胜利进驻拉萨,把五星红旗插到了世界屋脊。

10月20日,经中央代表张经武和阿沛·阿旺晋美等西藏和谈代表多方数十天努力,噶厦在布达拉宫召开了300多人参加的西藏僧俗官员大会,决定接受《协议》。10月24日,达赖喇嘛向毛泽东发出拥护《协议》的电报:“西藏地方政府及藏族僧俗人民一致拥护,并在毛主席及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巩固国防,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保护祖国领土主权的统一,谨电奉闻。”

10月26日,毛泽东复电达赖喇嘛:“你于1951年10月24日的来电,已经收到了。我感谢你对实行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的努力,并致衷心的祝贺。”当天,张国华、谭冠三率领18军机关和主力部队进驻拉萨,拉萨各界人民2万余人举行盛大集会,热烈欢迎解放军入城。中央代表张经武和张国华、谭冠三以及西藏地方政府6位噶伦和代理噶伦在郊外检阅了进藏部队。会后,进藏部队举行了雄伟庄严的入城仪式。11月底,进藏部队全部会师。12月,进藏部队陆续进驻西藏察隅、日喀则、黑河、山南、林芝、江孜、阿里等各个地区,将五星红旗插遍了西藏各地。至此,西藏全境获得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