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二十八字方针”的来龙去脉
2024-08-20李源正
从1989年到1991年,国际局势接连发生重大变化。从1989年下半年起,在东欧各国长期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先后失去执政地位,东欧一些国家先后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史称“东欧剧变”。1991年下半年,苏联局势出现急剧变化,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1991年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分为15个国家。由此,世界政治发生剧烈变化,持续了几十年的东西方冷战格局宣告结束。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巨大挫折,也给世界上坚持社会主义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思想困惑。在国际格局剧烈变化的关键时刻,邓小平高瞻远瞩,经过冷静的战略分析,提出了指导中国外交的“二十八字方针”,推动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二十八字方针”的形成
国际格局的剧烈变化,使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面临着新的压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邓小平反复强调,中国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他告诫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整个帝国主义西方世界企图使社会主义各国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的轨道。现在我们要顶住这股逆流,旗帜要鲜明。因为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附庸国,而且就连想要发展起来也不容易。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他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经过冷静的战略思考,邓小平提出了指导中国外交的关键原则。1989年9月4日,他在住地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他还说,对国际形势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的。总之,不能看成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不能把我们说成是处在多么不利的地位,实际上情况并不尽然。这次谈话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的重要观点,有力指导了中国外交勇于应对变局。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关于中国外交如何应对变局的思想继续发展。1990年12月24日,他在与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指出:“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这个头我们当不起,自己力量也不够。当了绝无好处,许多主动都失掉了。”这就提出了“决不当头”的重要观点。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并不寻求取代苏联原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那种中心地位,不去扛那杆大旗,以保持自身政策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的自由。但同时,邓小平也强调,中国“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中国有所作为的方式不是挑战西方阵营,而是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经过对国际局势的观察和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就形成了指导中国外交开展的比较成熟的战略思想,即“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后来又增加了“有所作为”,统称“二十八字方针”。
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根据“二十八字方针”,党中央对国际形势作出基本判断,认为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两极格局的终结,使之前在美苏争霸下长期掩盖的矛盾凸显出来。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1991年海湾战争的爆发,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虽然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充满着各种矛盾,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两大主题。国家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据这一判断,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继续执行改革开放以来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邓小平反复强调,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1990年3月3日,他在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1992年12月17日,他在浙江考察时指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们要冷静观察,沉着应付,少说多做,要努力把自己的事办好,这样在处理复杂多变的国际事务中才有更多的发言权。中国外交的任务就是为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办好自己的事情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1990年7月11日,邓小平在会见加拿大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时说:“尽管东欧、苏联出了问题,尽管西方七国制裁我们,我们坚持一个方针:同苏联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美国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这一方针,一天都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在这里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阐述了中国外交的任务。
为扭转局面、争取主动,党和政府确定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的两大重点:一是开展睦邻外交,稳定和改善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同时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中国外交提供基础性支持力量,创造更加广阔的舞台。二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恢复和稳定同西方国家的关系,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引进西方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必要条件。
积极开展睦邻外交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睦邻外交,与多个周边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苏联解体是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的重要事件。邓小平对苏联国内的动乱早有预见。早在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在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就指出,“国际局势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动乱。东欧、苏联乱,我看也不可避免,还要很冷静地观察”。“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他强调,“不管苏联怎么变化,我们都要同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从容地发展关系,包括政治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苏联乱局没有影响到双边关系发展,中国外交实现了由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中国还抓住机会迅速与苏联解体后新出现的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其他1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改善或建立了外交关系。1990年8月8日,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恢复了外交关系。1990年10月3日,中国与新加坡建立了外交关系。1991年11月,中国与越南关系实现了正常化。1992年8月24日,中国与韩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还延续了1988年12月印度总理访华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发展势头,推动中印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1990年、1991年中国与蒙古两国领导人的互访,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此外,中国同世界其他地区一些重要国家的关系也取得突破,先后同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建立了外交关系。到1992年8月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54个,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
经历了1989年政治风波的中国刚刚稳定了国内政局,但仍然遭受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政治压力、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能不能妥善处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未来前景。
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中国坚持原则,毫无畏惧,不用无原则的妥协换取和解。邓小平曾指出:“中国不怕威胁,不怕孤立,也不怕制裁”,“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就是中国”,“制裁十年二十年,中国也还是存在”,“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的制裁是不管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打了二十二年仗才建立起来的,是在被封锁、制裁、孤立中成长起来的。”在顶住压力,反对制裁问题上,中国外交的立场极其坚定,态度十分鲜明。
在坚持敢于斗争的同时,中国外交也保持了策略的灵活性,寻求打破源自西方国家的制裁。邓小平曾强调:“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友好往来。朋友还要交,但心中要有数。”事实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虽然对中国进行制裁,但这些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而制裁对制裁国本身也不利。从宣布制裁中国开始,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政策和做法上表现得并不一致。即便是率先发起制裁的美国也存在国内分歧,国会大举怂恿制裁,但是布什政府却并不想将中美关系推向绝境。
中国领导人审时度势,采取政治和经济结合、官方和民间结合的方针,推动日本率先于1990年取消对华制裁。随后,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相继取消对华制裁。经过艰苦努力,到1991年底,中国同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关系基本上回到正常轨道。
经过高超的外交运筹,从1989年到1991年,在西方国家制裁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竟然逆势暴增。进出口总额从1117亿美元增长到1357亿美元,新签利用外资协议金额从114.9亿美元增加到17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从100.6亿美元增加到113亿美元。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洪流中,在“二十八字方针”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不仅顶住了压力,而且还顺势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黄金增长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