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泥塑:小泥货赛过画中仙
2024-08-20晋华
“炕头的泥娃娃,带来福寿全。描红涂绿呀,小泥货赛过画中仙。”惠民泥塑,是黄河土里生出来的俏精灵,从当地拴娃娃的风俗发展到国家级非遗的珍宝,从憨态可掬的泥娃娃到花样百出的吉祥物,植根于黄土文化沃土之中,融入民生、民俗与市井万象,巧妙地把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糅入生活的源流,将艺术创造与塑绘和谐统一的艺术灵性铸定于泥土间,饱含纯真与质朴的本土情结,达到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深受人们的喜爱。
惠民泥塑 童真童趣泥娃娃
探寻“惠民泥塑”,缘起与滨州实验学校孙波老师的结识,这是一位山东民间泥塑玩具的研究与收藏者,也是“山东省级的教学能手与学科带头人”,他的特色教学之一,就是传承与推广民间泥塑文化。经孙老师的介绍,我对当地颇具特色的“惠民泥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特地安排行程专程去滨州参观了孙波老师的“巧娃泥塑工作室”,并在孙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走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泥塑的制作地河南张村(滨州市惠民县皂户李镇),走进村中的老艺人孙保水、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凯等手艺人的家,了解泥塑的制作过程、传承历史以及发展状况。
惠民泥塑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艺术。“咱们惠民泥塑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与形式,民间艺人们在随心所欲间,挥洒着自己的想象与激情,想着怎么好看就怎么做。”孙波老师说,这也应了白石老人的一句话:“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孙波老师的收藏品清晰地记录了民间艺人们的创作过程,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河南张村技艺比较高的艺人有:张丙鳌、张丙增、张丙信、张丙礼、张全美、张全福、张伦五、张建才、张建义、路占印、洪海祥、孙保水等。其中,张全美在单体泥娃娃的基础上,创作了“对娃娃”,为两人连体或三人连体,最多的有五人连体,比如《空城计》对娃娃。而张丙鳌的泥塑,有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也有惟妙惟肖的人物,有明显的设计意识,曾获“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奖”等荣誉,其作品还交流到日本、加拿大等国。一代代艺人根据劳动人民的喜好与情感,艰难探索,推陈出新,始终反映着时代的变革与人民生活的变化,更使得河南张泥塑具有了社会发展活化石的价值。
河南张村 家家户户捏泥人
在孙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开车驶往了惠民,这是一座民风淳厚历史悠久的古县城,以兵圣“孙子故乡”而闻名,从县城沿233 国道又走了不到10千米,穿过一段乡村道路,就到了 “河南张村”,村子因坐落在沙河南岸,又因张姓人家居多而得名。“河南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从广为传诵民谣可知,村子不大却因做“泥娃娃”人气旺名声也大,人们甚至更习惯称该村为“娃娃张”。孙波老师对村里做泥塑的人家都很了解,还未进村,此起彼伏的电话就已打过来了,问什么时候到,山东人的热情好客扑面而来。首先来到的是村口孙保水家,孙波老师说,这家老两口多年一直做泥塑,做出来的娃娃最具原汁原味。孙保水1950年生人,已年过七旬,不过身体看起来很硬朗,家里到处摆满了做好的“扳不倒”泥娃娃。初见孙保水师傅感觉不善言辞,点上一支烟后,话就多了起来,开始一五一十地给讲起了“泥娃娃”的来龙去脉和各种有趣的故事。
“惠民泥塑”兴起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黄河淤泥中的红黏泥为原料,再掺入棉絮和面浆制作而成。泥塑成为村里的一个产业,和离此不远的二月二“火把李庙会”渊源很深。在孙保水的记忆中,河南张家家户户加工泥塑,曾经盛行一时。在农忙时,他们就抽空做泥坯,到冬闲时,开始做主要工序——抟泥造型、涂粉着色,制成成品后到集市出售,尤其是在二月二火把李庙会上售卖,场面非常火爆。
火把李村位于河南张村西南方向,两村相距4.5千米左右,庙会不知兴起于何时,每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都来这里赶庙会。相传过去河南张村有一妇女,久婚未育,火把李村有座“皇姑庙”,里面供奉有送子观音。这年农历二月初二,她到此烧香拜佛,急于求子的她将寺庙里的一个泥娃娃抱回家中,不久便有了身孕。自此,当地形成了二月二去皇姑庙“拴娃娃”的习俗。而那些被新媳妇拴走的泥娃娃,正是出自河南张村泥塑艺人之手。于是,每年庙会期间,河南张村的泥塑艺人们早早地带着自己制作好的“泥娃娃”到这里兜售。因河南张的“泥娃娃”色彩鲜艳,造型喜庆,“扳不倒”寓意吉祥,生动有趣,新婚的妇女抱个泥娃娃回家就能怀娃;做买卖的、做官的,家里供奉上“扳不倒”,就能发财升官;一般人家,赶一场庙会、抱几个泥娃娃回家,希望添丁进口、子孙满堂,图的也是个吉利,可见,泥娃娃承载着延续生命、纳福招财和避邪禳灾等功能。孙保水美美地回忆着每年二月二人们争相“拴娃娃”盛况,龙门阵摆得津津有味,“大家伙来赶庙会,就是为了买对泥娃娃”。小小的泥娃娃不仅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也代表着大家伙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泥模成型 中空底实有诀窍
每年到了冬天,孙保水老两口就开始加紧制作泥娃娃,桌上地下到处都是已成形的“扳不倒”,“扳不倒”其实就是“不倒翁”,因造型多为娃娃,当地人更愿意叫“扳不倒”。这些泥娃娃造型颇具特色,大头、大身躯、四肢身子融为一体,头部以力透纸背的几道长剑状黑笔侧锋拉出上扬眉眼,微微上翘的嘴角与双眉毛形成呼应,躯干为饱满筒状,长度约为头部1.5倍,全部装饰缠枝花卉。这些泥娃娃真是奇巧,任你怎么推,都笑眯眯地立在那里。是啊,它代表着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和失败,心中的愿望都能达成,是永远不倒的娃娃,让无数苦难的百姓得到了心灵的抚慰和温暖。
看孙保水师傅亲手制作“扳不倒”,才能了解其中的诀窍,原来秘密就在于中空底实,上轻下重。听孙师傅说,河南张泥塑有扳不倒式(纸泥彩塑)和小泥货(全泥土彩塑)两大类,工艺截然不同。一是模具的区列,小泥货全泥塑的外模具为阴模,也就是泥塑在阴模中扣出,而“扳不倒”制作使用阳模,需要模具上贴出泥塑胎体。二是材料上的区别,普通泥塑用泥士压入模具中,能一次性完成,而“扳不倒”则要纸模与泥模合为一体,上半身用废纸层层贴塑,下半身用泥模成形。下半身也称底子,就是“扳不倒”的半圆碗状空心泥壳,厚度根据“扳不倒”大小而定,先将泥土打成一定大小的圆饼子,在半圆形的实心阳模具上拍打出碗状。泥胎底座经过反复晾晒涂抹,定型后,孙师傅特意在泥碗内加了个干燥小泥丸,目的是在玩耍时能发出声响。将纸模与泥胎底座合为一体叫“接底”,孙师傅说,这道工序,技术要领很高,首先是要保证重心垂直,也就是要使完成的“扳不倒”直立,不能出现前倾或后仰,更不能使之往一边倾斜。做成后的泥娃娃上轻下重,上半部分糊纸,下半部分用泥塑,整个造型抽象粗犷,无论怎样摇动,也不会倒。
“做娃娃是个手艺活,更是个功夫活。”孙保水诉说着他与泥娃娃的缘分,眼中满是深情:做泥娃娃要用“狗头”淤泥( 深埋于地下的大块淤泥,晒干后状如狗头),最好是黄河淤泥,杂质少,黏性强。淤泥运到家后先风化一两年再掺入棉絮和面浆使用,然后还要经过捣泥、做底座、糊纸、上泥浆、擦粉、上色、开眼等二十来道工序才能完成。“做个泥娃娃,比怀个真娃娃的时间还要久!”
着色穿衣 原始张扬色彩艳
“开眼最难,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开不好,就无精打采。”张凯是惠民泥塑项目的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我们一行人赶到他家时,夫妻俩正在给满地的泥娃娃着色穿衣。
生于1970年的张凯,算是泥塑队伍中的年轻人。张家的泥塑在村中首屈一指,也是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仅“扳不倒”就有单面娃、双面娃、三面娃等不同造型。张凯正在画的是一件名为“小姑娘”的泥人,他说,这最后一道工序“上色”讲究最多,像这种泥娃娃,光涂色就得七至八遍,要等上一层的颜色干了才能涂下一层。一个泥娃娃身上可画10多种花,至于画什么全由匠人心里想出,想到啥画啥,没有定规,而上色的关键是“开眼”。
开眼,就是画眼睛,眼开得好坏,决定泥娃娃品质。只见张凯用毛笔,将泥娃娃卧于膝盖上,根据眉毛走向,慢慢描画出黑线,每条黑线并不是一笔画成,而是以笔的侧锋不断堆积,随着眉眼的画成,娃娃瞬间显现出率真的灵动。今年他还做了几对特大号“扳不倒娃娃”,仅高就有一米,是目前河南张村所见到最大的泥塑,大娃娃非常气派,彩绘用笔流畅,线条简练,大红、桃红与绿、黄、紫色套用,色彩火爆绚丽,五彩缤纷,原始张扬的形象,饱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命的礼赞。
“我做泥塑已经快30年了,是家传,老人们一辈辈传下来的。”张凯的父亲张丙鳌曾是老一辈泥塑艺人中的佼佼者,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始恢复祖业,他头脑很灵活,且深得祖上真传,并将一些现代人的审美眼光和思想融进这古老的技艺,使其内容和内涵更加丰富,因此他制作的泥人特别抢手。他们一家的作品也在历年中屡次获奖,张丙鳌制作的《泥娃娃》1994年入选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张凯的作品《富贵娃娃》2006年6月荣获由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民俗文化展”优秀作品奖。
泥人产业 薪火相传续辉煌
回忆起三十多年来的“泥娃娃产业”,张凯坦言,真是太难了。泥塑产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5 年,父亲张丙鳌病逝后,张凯继承父业。那时正值河南张泥塑的最低谷——2007、2008年,仅余9户在制作。因为泥塑制作成本高收入低,远不如打工挣钱多,原料也越来越难买。同时,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等“工厂货”便宜花样多,极大地冲击了泥塑市场。
后来,让张凯看到希望的是国家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和网络打开的大市场。2010年,上海世博会山东活动周上,张凯受邀亲自演绎了河南张泥塑技艺,并在中国非遗博览会获得了“民族艺术优秀传承人”和“优秀民间艺人”称号。近些年,他多次受邀参加各种国内国外的文创产品与旅游的展销活动,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逐渐被认可,河南张泥玩具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爱,有的被作为礼品送给外国朋友,有的被当作艺术品,摆上“大雅之堂”,还有的被山东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知名艺术馆所收藏。除此之外,还远销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电商时代的来临,潜藏的远方大市场揭开了盖子,让手艺人们的泥娃娃走出了国门。
“我们既要保留传统技艺,也要不断创新,让更多现代人喜欢。”张凯认为要让泥塑更时尚,在传统技艺和固有形式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将卡通、动漫造型融入泥塑创作,使造型、内容、色彩更加多元化,努力创作出年轻人喜爱的泥塑作品。“还得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学习泥塑传统手工艺,这样才能传承发展下去。”今天,泥塑进校园正如火如荼开展,泥塑研学、泥塑社团、泥塑课堂深受孩子们欢迎。
数百年来,这个老手艺借“拴娃娃”的风俗传承,用“扳不倒”的寓意抚慰民心,在“换破烂”的胡同里艰难起步,通过深度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承继祖业创新发展的传承人张凯、坚守古艺匠心的老艺人孙保水及深入研究推广发扬的文化学者孙波等泥塑人的共同努力下,以原生态美为形象,对生命永恒讴歌的泥娃娃,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它都能以自身所积聚的再生之力,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