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融入乡村景观的路径探究
2024-08-20蒋娴高西美
摘 要:概述乡村美育的内涵及其价值,总结当前乡村美育面临的审美认知存在局限、美育环境氛围缺失、美育机制不健全以及美育遭受现代生活冲击等问题。从江苏省常州市陡门塘的发展中汲取经验,从整合乡土艺术资源、构建多元化的美育运行机制、推进跨界融合、创新艺术发展途径四个方面探究总结美育融入乡村景观的策略,旨在为新时代我国类似村庄的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美育;乡村景观;常州市陡门塘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美育既要构建乡村美学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又要以乡村传统文化为底色,培养乡村主体的审美感知力,让村民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形态,进而提升乡村真正的内生动力,重振乡村的意义与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具有审美功能的乡村景观建设是乡村向提升文化品位方向发展的重要步骤,因此将美育融入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一、乡村美育的价值
(一)增强社会文化认同
乡村美育能够激发村民自觉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内生动力,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是提高村民审美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乡村美育从挖掘农耕文化审美元素、传承乡村民间艺术符号、弘扬乡风民俗记忆等多重维度入手,同时又融合现代文明创新元素。通过这样的美感教育,乡村民众的思想、心灵、德行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人们通过美育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力境界得到提升,便会激活乡村美育的精神力量,进而获得文化认同感、归属感,促进乡村振兴。
(二)改善乡村整体环境
将美育融入乡村建设中,坚持生态文明发展,以生态审美方式去塑造绿色、健康、生态的世界观、价值观[2]。保持乡村独有的特色,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优势,美化人居环境,为村庄营造美的氛围。一方面,运用生态美育观念,加快保护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将其运用到乡村规划建设中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扩大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提升乡村整体环境;另一方面,物质层面的改善奠定了精神层面提升的基础,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精神空间,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提升村民审美意识
随着消费文化、庸俗文化、娱乐文化的入侵,乡村主体接收的审美意识产生了与传统文化相违背的分裂感。传统乡村的民风民俗、伦理道德、民间艺术等都充满了细腻丰富的审美趣味,这种审美趣味不同于低俗文化所带来的精神“愚乐”。通过这种含蓄的、深刻的艺术审美形式唤醒村民的文化记忆,由此孕育出审美文化空间,并通过美育加强民众的思想道德建设,重构村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村民对美的感知力与鉴赏力,使他们不被乡村中物质化、同质化的现象所迷惑,获得幸福感、满足感与安全感的同时也能实现人格的重塑。
二、当前乡村美育面临的困境
(一)美育认知层面的局限
从乡村主体入手,乡村美育的实施涉及艺术家、乡村管理者、企业、村民等多重主体。艺术家希望通过乡土这个载体,体现自己的艺术主张;乡村管理者希望能够通过制度政策,更好地管理村庄;企业则想通过乡村建设发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村民则只能立足眼下,通过提高收入来改变生活现状。因此,美育认知不足的乡村主体会以外来者的眼光和审美展开行动,不仅忽略了乡村的日常生活,造成供给与需求的脱节,还容易忽视乡土文化背后的社会结构、情感链接等问题,导致审美活动的价值被弱化,而乡村美育真正的主体——村民的自身诉求得不到尊重和确认。
(二)美育环境氛围的缺失
一方面,当下乡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发展,人口急剧减少,留下的老人、儿童由于各种问题,致使村内一些民风民俗、非遗文化等审美意识活动在家庭伦理日常中得不到实践;另一方面,当前乡村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虽然都相对比较完善,但很多硬件设施活动形式都仅仅是设计者的构想,缺乏乡村主体的建设与交流,未能迎合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惯。此外,很多文化活动较高深,导致村民的参与度较低,难以被人们所接受,无法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审美教育活动达不到期许的高度。
(三)美育机制不健全
首先,市场运行体系不完善。尽管乡村已经摆脱了曾经的“原始状态”,但仍要依据市场大众的喜好来取舍资源,加上乡村主体审美思想的薄弱,乡土资源被市场价值所操纵,不断削弱其价值内涵,导致出现单一化的现象。此外,乡村建设还涉及实际规划、团队建设、资金运行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市场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大部分乡村会出现发展一下就被暂停的问题,很难找到符合自身发展优势的可持续道路,从而影响了乡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乡村景观格局[3]。其次,乡村本身的运行机制也存在问题。由于帮扶制度的不完善,人才流失较为明显,基层组织整合能力非常薄弱,很难形成具有独特地域风格的审美文化[4]。
(四)美育生活的现代冲击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城市价值主导下的制度规划导致了当前乡村生活现代冲击治理困境,其将乡村认为是“未开发的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附属品,而忽视了乡村本体的多样化,造成了乡村美育发展的静止与割裂。在市场利益的推动下,城市的消费文化、网络文化、娱乐文化等不断冲击着乡村地区,人们盲目地跟随资本增值,使得乡村独有的农耕文化、生产生活方式、宗族制度、血脉纽带链接逐渐瓦解,乡村被迫给城市腾出资源,导致审美价值体系遭遇萎缩,乡村的文化记忆与审美符号被淡忘在历史长河中。
三、美育融入乡村景观的路径
——以常州市陡门塘为例
陡门塘自然村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其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村庄面积约为1.1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735人,是苏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地。陡门塘在前期也存在环境欠佳、公共空间缺乏活力等问题,后经过改造设计,成效显著。陡门塘的发展建设路径有效提高了乡村主体的审美意识,对于全国乡村景观建设具有借鉴意义[5]。
(一)重塑空间肌理,营造生活化审美环境
陡门塘的改造过程中,首先考虑公共空间与村民生活的联系,将村庄一些闲置的废弃磨盘、酒缸、瓦罐等旧农具进行简单的景观搭建,与当地村民进行探讨,保留部分传统样式。这种当地村民参与其中的行为,极大地激发了其艺术潜能,让他们从围观者变成家园的建设者,同时感受到艺术审美的乐趣。其次,村史馆、乡村美学馆等建筑的建立及与民俗相关的业务增设为村民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例如村史馆从图片、文字、影像等方面展示了陡门塘的历史与成就,使村民们能够在村史馆、美学馆进行阅读、议事、开展党建活动等,成功做到了让艺术走进生活,实现生活艺术化。
(二)坚持以民为本,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陡门塘的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村民等多方的支持,形成了政府管理、企业运营、村民参与的管理模式。政府通过搭建融资平台,鼓励企业等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美育建设提供物质保障。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加大投资力度,通过优先扶持部分农户共同经营,以此提高其余农户的积极性。村集体通过回收土地资产,引入具有行业资质的成熟企业运作,例如伊清农业休闲观光有限公司积极引导村民将闲置用地改为农家乐、民宿等休闲度假住宿的经营性产业,为美育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此外,村集体还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习俗,培育良好乡风,组织村民管理建设,如开展一些篝火烧烤、果园采摘、举办“走马灯”等习俗活动。
(三)尊重民意习俗,回归民族生活
陡门塘由于处在汉族文化地带,很多回族风俗习惯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忘。为此,陡门塘大力注重恢复重建回族文化风情,从民间传统习俗中提取美育资源,举办清真食品节,邀请常州市民前来参观体验,拿出自制的“八宝茶”以茶会友,同时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小村落中的拉面、羊肉串、烤馕等清真美食。通过调动广大群众对非遗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充分展现良好的社会氛围。将艺术引入乡村,使文化赋能乡村,真正提升村民在乡村中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将风俗习惯结合当地特色文化进行美学改造升级,因地制宜地走特色美育之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四)促进产业发展,创造旅游条件
陡门塘根据产业基础、资源条件以及产业发展需求,对现有农田进行整体优化、调整,进行高效种植,将各产业相互联动,形成规模效应。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提高“城西”牌梨、桃及“阳湖新月”牌茶叶的知名度,丰富自身的审美素养。此外,因地制宜地设立果园采摘、梨园观赏、禅茶休闲、农事体验等活动项目,让游客及农户感受陡门塘地区的产业、文化特色。通过这些美学实践,提升村民的审美素养,切实做到艺术家农民化、艺术家生活化。
四、美育融入乡村景观的策略
(一)整合乡土艺术资源,打造传统美育场域
乡村美育工作应注重对本土文化的记忆传承,保护其“家园价值”。无论是历史遗迹、传统建筑等物质形态资源,还是民风民俗等意识形态资源,都蕴含着较高的美学价值。应该就地取材,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让村民自发地将传统文化符号以艺术的形式进行创新,参与乡村景观建设。同时,引导村民体验观察乡村之美。只有打造出适宜乡村居住生活的公共艺术教育空间,实现乡村美育空间的可达性与舒适性,才能保证村民享受美育的便捷性与全面性。然而,也不仅是打造单一的物理空间场域,还应该构建审美系统的思想观念意识,将乡村打造成具有乡村精神内核的栖息地。
(二)发挥主体能动性,构建多元化的美育运行机制
乡村美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凝聚多方力量,实现人人共美的美育模式。乡村美育行动的开展涉及政府、村民、企业以及外来工作者等,各部门应各司其职。例如:政府应鼓励调动各部门的主体内生动力,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督管理,协调各方融入美育实践中;村民应积极配合政府部署要求,自发性地投入乡村建设中;企业应积极推动资金、人才、技术在乡村中的流动,在乡村建设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充分参与、民众自觉自治的审美文化治理格局,促进美育发展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三)推进跨界融合,丰富乡村美育活动形式
传统的美育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以宣传展示类为主,不仅不能提升文化素养,还忽视了村民真正的精神与物质需求。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发展,村民能够利用网络获取大量资源。通过艺术创作与媒体艺术的融合,村民及游客可以学习如何将传统工艺实现多种技艺融合,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乡村特有的审美趣味。利用短视频的碎片化、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推广农产品、乡村景点,促进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让美育活动不再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是依据数据有意识地引导村民的兴趣爱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审美意识与能力,使美学教育更加便捷。通过乡村艺术文化内核促成价值观念的内化,促进精神文明的构建,引领乡村文化价值的发展方向。
(四)创新艺术发展新途径,转变传统美育观念
由于乡村经济思想的落后,村民们的教育水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认为美育仅仅是课堂上片面的知识、应试教育中功利的“分数”,但真正的美育是使人们能够突破思维的束缚,追寻人生的价值、意义和目标,帮助人们铲除人生道路上的种种疑惑和迷茫,寻找人生理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只有正视美育的作用,实现传统与技艺相融,才更有利于美育的发展。通过引进“三下乡”“艺术之教”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师生走进乡村,为乡村学生普及美学知识,启发熏陶乡村学生对美的感知,培养乡村学生的欣赏力与表达力。此外,利用乡村的乡土资源,创建良好的美育教学形式,建立户外艺术教育课堂,带领乡村学生感受乡土情怀,为艺术创作增添灵感,使得乡土资源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实现互利共赢。
五、结语
乡村发展中需要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来展现审美内核。加大美育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美育活动的开展范围,加强人文关怀和审美价值观教育,通过整合乡土艺术资源、构建多元化的美育运行机制、推进跨界融合、创新艺术发展新途径等方式,处理好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进乡村实现个性化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自然、社会、精神的和谐平衡。
参考文献:
[1]宋静.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乡村美育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3.
[2]梅芬,陈铭彬.美育融入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与路径:兼论文旅融合下的“乡村美”[J].社会科学家,2022(6):45-52.
[3]胡杨.基于文化治理视角的乡村美育发展:价值、困境与路径[J].重庆社会科学,2022(6):47-58.
[4]李莹,王静,李佳.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美育的价值、困境与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3(36):79-82.
[5]黄勇,潘奕巍,严寒.田园为底、特色为脉、富民为本:以常州市回民村陡门塘特色田园乡村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10):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