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2024-08-20翟笠彤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7期

摘 要:构建生态城市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经济高速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繁荣,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当前,我国正处于摒弃工业时代高碳经济发展的旧模式,转向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新模式的关键节点。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对生态城市理论和生态城市建设展开思考,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碳”目标;生态城市;城市规划

城市是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枢纽,对城市展开科学、系统的规划,对于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开展、技术先进、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新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人类社会迎来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变革工业时代遗留的城市规划模式,解决大工业化功能失衡带来的诸如环境破坏、资源失衡等问题迫在眉睫。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将生态城市理念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对于提升城市的经济引领能力、枢纽辐射力、城市形象以及综合承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生态城市的特征

(一)和谐性、高效性与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推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陷入空气污染、天气变化异常、生态失衡、资源紧张等困境中,城市宜居水平因此大大下降。作为摆脱当下城市困境的治本良策,建设生态城市旨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三者的内在统一,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功能上看,生态城市主要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其一,和谐性。生态城市建设的和谐性一方面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生态城市重视对人类自身发展环境的营造,即营造富有生机活力、文化气息浓郁、人与人和谐互助的城市环境。其二,高效性。不同于现代工业城市的高碳发展模式,生态城市重视一切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其三,可持续性。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城市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即不应该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满足暂时的发展需求,而是着眼于当代与未来,需要实现永续发展。

(二)整体性与区域性

从空间上看,生态城市作为城乡一体的区域概念,在建设过程中既要重视整体布局,又要注重区域的协调发展。一方面,生态城市不仅要追求环境优美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努力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在整体协调的绿色新秩序下探寻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新路径;另一方面,作为城乡统一体,生态城市的发展要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之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实现区域平衡,必须加强生态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甚至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建立资源、技术互惠共享的网络体系,实现城乡、区域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三)结构合理与关系协调

作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矛盾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战略导向,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环境三种要素构成的结构合理、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从结构上看,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生态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基础设施布局完善、人民生活舒适便捷等目标,减少因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带来的交通拥堵、居民区空气质量差等问题。从关系上看,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还要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实现城乡和城市不同发展区域的协调、融合发展,有助于解决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当地高质量发展。此外,合理的城市结构布局能够促进资源的科学、合理规划,包括节省用地、节能减排等等。

二、“双碳”目标背景下生态城市建设的价值维度

(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时曾对世界做出过以下承诺,即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努力争取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不仅是现阶段我国面对气候变化做出的承诺,更是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碳排放量占据全球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1],我国城市直接碳排放量则占据全国碳排放总量的85%,可见城市已成为环境保护、能源转型等各项减排政策实施的重点地区[2]。同时,立足新发展阶段,发展依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第一要务,这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并改变在这一思维模式下形成的高碳经济增长模式,助力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变。鉴于城市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巨大责任,推动生态城市建设、转变高碳城市规划模式是营构高质量发展态势、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是协调区域绿色发展的治本之策

生态城市是一个蕴含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体系,其是一个区域性概念,不仅代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周边的辐射乡村。故此,建设生态城市,不仅要保障城市的绿色发展,还要实现区域内的平衡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因而在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中,应聚焦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问题,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这与生态城市建设的区域性特征不谋而合。建设生态城市、推进“双碳”工作还将带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大幅提高,这对于完善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生活模式,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与“双碳”目标一致,建设生态城市,完成从“增长竞争驱动型”到“美好生活驱动型”的跨越,为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开辟“双碳经济”新模式、推动城市和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机遇,是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契机

“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契机。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3]城市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减少碳排放量的主要“战场”,对城市开展“双碳”治理是抓住历史机遇、解决历史难题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从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向绿色高质量发展模式的质变性转型的重要部署。建设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规划方案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创新的新发展、新变革、新突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4]这是建设生态城市、推进“双碳”工作的基本遵循,在本质上体现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三、生态城市的规划要点

(一)因地制宜

鉴于我国各个城市在地理和生态环境上的差异,若选择统一的生态城市规划策略,可能会因规划内容与当地实际情况不匹配而产生问题。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的具体规划时,必须坚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核心原则。首先,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之前,需要对当地情况开展严格的勘察,深入分析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并且以此为依据制定更加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环境的保护计划。同时,针对土地利用和园林工作做出详细的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因为规划方案不科学、不能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而产生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其次,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为了保证规划的科学可靠性,需要对缓冲性的生态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最后,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城市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考虑,精准把控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可持续发展

以城市的长期发展为出发点,在实际城市规划的时候应该对城市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在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均衡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适当保留城市的特色,并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围绕现代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展开创新思考。在对城市进行具体规划时,要将环境可持续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并对绿色产业、园林以及建筑等方面开展合理且科学的规划,为生态的进步和可持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为了推动城市的持续发展,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需要以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实际为依据,制定完善的规划机制和体系,实现城市规划模式和标准的统一,利用有效的方式促进生态城市检核工作的持续发展,确保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节能环保的绿色技术,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一)完善城市绿化布局,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其一,城市森林与公园建设应充分考虑当地生态条件,做到因地制宜、布局合理。如:在湖滨周围开辟生态公园,实现保障生态效益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其二,完善城市绿地布局,实现合理配置。在城市广场、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已有的城市公园、广场等场地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名树、古树等分布较多,应加强对已有设施的修缮、保养。对于新公园、广场的建设,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依托城市绿化实现生态宜居。其三,充分协调城市绿化资源。遵循“适地适树”原则,聘请专业工作人员对区域绿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和妥善的养护,实现绿化与美化相辅相成,构建生态宜居城市。

(二)推动新兴科技变革,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生态城市的建设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协同发展。“双碳”目标的提出,对我国城市规划模式的转变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促进经济发展的方式使城市的承载能力接近极限,为了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必须推动新兴产业的科技变革,如新能源开发与应用技术、生态建筑技术、绿色管理技术、生态适应技术、垃圾回收利用技术等,加大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做好关键技术攻关,通过学习、交流、创新,凝聚新兴技术向心力,强化绿色发展新动能,促进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发展。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公众环保意识

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对人产生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既能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积极和谐的社会氛围,又能强化公众以生态城市建设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在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引导公众充分树立生态导向的价值观念,提升环境保护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将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厚植于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具体方式如下:其一,坚持思政课堂对培养学生群体环保意识的主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课堂的主要渠道,要积极开展相关知识教育,使学生在了解理论知识、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经过实践的加工和升华入脑入心,并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习惯中。其二,发挥互联网对构建民众环保意识的创新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宣传方式,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网络媒体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升公众对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利用互联网高效性、互动性的特点,将娱乐性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调动民众践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主动性。如支付宝中的种树活动,借助互联网的发展,带动全国数以亿计的用户在生态脆弱地区种下了一片绿色森林,这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治理的又一绿色奇迹。

五、结语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建设生态城市,是新时期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大义所在,也是新时代推进城市规划与建设转型的基本蓝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重维度为指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推动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钱七虎.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推进绿色建设、实施生态大保护[J].科技导报,2021(7):1.

[2]郭芳,王灿,张诗卉.中国城市碳达峰趋势的聚类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2021(1):40-48.

[3]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7-19(1).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