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河南形象的符号建构和传播研究
2024-08-20王芮
摘 要:河南形象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展现。其形象符号承载着本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原精神的浓缩与代表。从文化符号、精神符号、身份符号三个维度打造全新的河南形象,并提出具体的传播路径,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以群众传播河南故事,以媒体焕发河南风貌,建立完善的城市形象推广体系,助力中原形象更加光彩夺目。
关键词:河南形象;符号建构;多媒体
良好的地域形象是综合实力和人文素养的体现,也是地域发展的客观事实、文化内涵、人文情怀的映射。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拥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在塑造河南新形象、打造河南新名片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历史自觉性,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为动力,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
一、塑造河南新形象的必要性
从国家政治经济层面来看,从打造中华文明传承创新区到“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再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都是新时代国家对河南的精准定位,显示出国家对河南的重视与厚望。《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塑造全新的以郑州、开封、洛阳为核心的城市形象,形成中华文明地标主体支撑。因此,在河南形象的塑造上,要始终保持与国家战略层面相一致的高度,严格按照国家战略部署制定相关政策,塑造河南政治经济形象,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历史文化层面来看,河南地处中原,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文化瑰宝是中华儿女劳动与智慧的结晶。首先,历史文化赋予了河南形象文化性特征。河南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根”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等都承载着中华儿女对根脉的深情。同时,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功夫文化也是河南文化形象的缩影,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在海内外都享有盛誉。其次,河南人的民族精神根植于当代社会的文化氛围。例如“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焦裕禄精神,都是每一个河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动力。因此,塑造河南形象需要以人为本,坚守河南人的民族精神。
从社会现实层面来看,积极塑造良好的河南形象是每一个河南人的愿望,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要用全新的河南良好形象实现话语上的转变,用更多生动的老家故事、文化传递河南形象,积极建构多渠道的传播平台。
二、积极塑造新时代河南形象
(一)突出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培育国际文旅新亮点
城市形象的建设依托于历史文化的积淀。例如:北京依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主打文化体育的城市特色,打造出独具魅力的王府井商圈、前门大栅栏商圈;上海以国际商务时尚都市为定位,把小陆家嘴、北外滩等商圈打造成世界级中央活力区,塑造了“魔都”的城市名片;重庆积极发挥有“水”城市的资源优势,提出“邮轮经济”,带动了“船、港、城、游、购、娱”一体化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文明的积淀,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转化为现代人能够接受的符号,并将深层次抽象的文化简单化、故事化,给予观众自我解读与想象的空间。数字影像具有一定的文化符码属性,数智时代下的传播媒介能够将大量的传统文化进行影像符码的提取、输出、辐射,使大众在领会传统文化意蕴之美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符号元素的视觉冲击。河南拥有众多历史名城,更应当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将历史文化注入城市形象建设中,并将文化元素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打造城市特色的商圈文化。以古都文化、中原文化为代表,使其成为大众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所在,因此要借助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其本质内涵,将抽象的概念符号转化为可理解的图像视觉符号,构建文化符号传播体系,将文化输出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随着大众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城市文化所包含的文娱活动也逐渐呈现出一定的审美性,以博物馆、美术馆、画廊为代表的文化艺术机构成了城市审美的汇聚地。以郑州、洛阳为例,大型的文化艺术场馆如河南博物院、郑州美术馆、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隋唐洛阳城遗址等成为当下年轻人喜爱的热门打卡地。作为公共文化艺术场馆,其因具有社会教育功能和美育功能将会被赋予新的内涵,突破传统的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文化输出、审美传播、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平台。在这里,大众所感受到的不仅是环境氛围的熏陶,还有心灵的净化与洗涤,能够充分地体验、感受、思考艺术之美、文化之美、中原之美。
(二)建立独特的城市形象符号体系,依托多媒体展现其魅力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区别在于城市自然风貌和人文风貌所呈现的不同特点。城市个性特征的迥异,塑造了不同的篇章,展现着每座城市独有的魅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与推进,同质化的城市形象逐渐凸显,打破同质化现象、彰显独有的城市魅力是当下塑造城市名片的关键。以历史文脉为基石,一方面可以继承和延续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符号和内在精神本质;另一方面使城市形象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寻求新时代满足和完善现代社会的功能需要,体现现代化城市风貌。在文化产业中要始终坚持深植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为城市形象的综合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外,还要注重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灌注于文旅产业中,打造展现中华之美的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的范畴,在文化消费中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弘扬民族精神。
三、河南形象符号建构的内容
(一)文化符号
文化符号是文化群体共同认可的文化标志,是文化共同意识的表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延续着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其背后正是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根脉所在。首先,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拜祖仪式为例,其文化象征的意义在于身份的认同和情感的表达。海内外中华儿女祭拜祖先,为中华祈福,凝聚着寻根铸魂的血脉之情。其次,以龙图腾为代表的图像符号,旨在表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气宇轩昂的巨龙形象展现了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生机勃勃。纵观历年的拜祖大典,我们可从色彩的角度感受到这种情感倾向背后的文化认同。黄色代表尊贵,黑色代表庄重,红色代表活力。拜祖文化的背后是历史观和民族观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河南的粮仓文化是河南人朴实无华、辛勤劳动的文化积淀,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为例,它是塑造河南城市形象、传播中原文化的一次突破创举。它以“土地、粮食、传承”为根脉,通过传统戏剧的表现形式,展现了不同时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故事、人物情节,并结合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和传播形式,淋漓尽致地传递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河南形象。沉浸式的艺术观赏与体验打破了时空的维度,消除了地域、年龄、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这里的每一位观众都能充分感受到粮仓文化的魅力、对土地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拥抱,这片沃土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河南人,是中原文化之光。
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河南形象塑造的宝贵资源。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传承方面,要充分发挥已有的文化资源,挖掘其文化符号价值,将其与社会经济、文旅产业相融合,共促河南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除了安阳殷墟、洛阳龙门石窟、中岳嵩山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地外,河南还有许多非遗项目,虽种类繁多,却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因此,在构建河南形象的文化符号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多种文化遗产的符号提取力度,例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开封汴绣等,归纳总结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建立视觉要素,逐步形成具有传播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文化符号体系。
(二)精神符号
每个地域都蕴含着本土的精神文化内涵,河南的精神符号包括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等,这些都是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构成了现代河南精神的有机内核。这是一种敢干、实干、苦干的精神,而且蕴含着能干、巧干、干成的精神。此外,红色革命精神是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的精神凝练,提取红色精神特有的价值内涵和精神符号,可以使大众产生情感共鸣与认同,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河南精神的渲染与熏陶。
在当下传播媒介大发展和大融合的时代环境下,河南形象的建立需要依靠伟大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播精神符号价值,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从而不断实现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延续。在精神符号的提取上,可以借助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优质的红色精神IP,以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让更多的青年群众感受到红色精神的时代魅力。将红色精神与文旅文创相结合,让红色文创以多元化、潮流化的方式推动产业升级,以实现凝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在精神层面上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
(三)身份符号
身份符号是区域形象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标识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自古以来,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品质都是河南人身份符号的特征。在以“感动中国”为代表的人物评选活动中,河南人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行动和事迹感动着全国人民,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地感受到这片沃土中,朴实无华的河南人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平凡人的生活。他们向大众诠释了中原精神,谱写了河南形象的美丽篇章,构建了河南人新时代的身份符号。这种身份的认同感,是河南人共同筑造的美好形象,也是普通河南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河南形象的精神气概、文化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殷切嘱托,“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河南省委也为努力提升河南形象做出了不断的努力,通过各种方式让每一个河南人成为故事的讲述者。近年来,“出彩河南人”活动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向国内外展示了河南人的担当与责任、价值与追求。我们要以“感动中国”“出彩河南人”等活动为载体,不断挖掘以胡佩兰、任长霞、张玉滚等为代表的普通河南群众的先进事迹,借助多元平台促进河南人身份符号的建构,积极宣传好故事、好群众、好榜样,树立河南人包容宽厚、实干、敢干的朴实形象。
四、多元立体的河南形象传播路径
(一)依托国内外主流媒体,宣扬新时代河南新形象
新时代环境下,以多媒体为终端、以光纤为通道的网络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同时发挥官方媒体的主流作用。目前,有关河南的报道仍以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为主,而对其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科技形象、教育形象等内容的展现与宣传严重缺乏。对此,要充分把握青年网民的个性特征,在话语议题和传播内容上侧重将新时代河南厚重、壮美、多姿的文化旅游形象作为形象塑造的主要方向。在推行“老家河南”的今天,注重挖掘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连接,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文化,感受河南魅力。
(二)依托群众力量,激活大众的参与热情
在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的今天,以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为主流的“微传播”在大众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获取、传播与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要积极发挥大众的传播力量,不断激活群众的参与热情,让每个人成为河南形象的传播者和塑造者,同时利用多媒介的方式将河南文化、河南形象不断输出,强化其吸引力和引导力,讲好河南故事,塑造河南新形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河南的社会认知度和文化价值感知,推动中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通过积极的文化传播和形象建设,促进河南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展现其独特的魅力和发展潜力。
五、结语
文化是城市之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河南形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对本土文化资源的提取、凝练、传承、延续。本文从文化符号、精神符号、身份符号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河南形象符号的内容,提出了从依托国内外主流媒体和群众力量传播多元立体的河南形象的路径,旨在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以群众传播河南故事,以媒体焕发河南风貌,促进河南形象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肖东发.华夏之中:中原文化特色与形态[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4.
[2]毕雪燕,郭凯旋.文化传播视域下的黄河流域特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6):62-64.
[3]张泽建.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河南为例[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1(7):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