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地乡村景观季相化设计策略研究

2024-08-20贾春光王艺潼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7期

摘 要:乡村景观的规划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然而寒地乡村作为我国乡村的一部分,少有学者深入探讨,因此对寒地乡村景观的特征与对应的设计策略展开研究。以吉林雾凇岛为例,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指出季相化是寒地乡村景观的重要特征。以此为依据,提出寒地乡村景观季相化设计应遵循自然生态与地域特色、季相变化与景观时序性、人文关怀与体验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原则,并认为具有寒地特征的乡村景观设计应采取季相化与四季景观、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设计、以农业和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景观;季相化设计;寒地景观

乡村景观是风景园林重点研究的领域,自20世纪学科发展以来,广泛的学者投身到乡村景观的研究之中。在21世纪初,刘滨谊、王云才等学者对乡村的景观规划提出了原则与方法。刘滨谊等指出了乡村景观评价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应从可居度、可达度、相容度、敏感度、美景度五个角度对乡村景观开展评价[1]。刘黎明认为乡村景观规划的内容从生态和土地环境角度转向了可持续发展角度[2]。林菁、王向荣等学者认为地域特征是当今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形式来源[3]。申佳可等经统计发现,从地域分布看,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在南方乡村展开的研究最多,占比为63.3%,其次为北方,占比为26.5%,最后是西北地区,占比10.2%,尚没有青藏地区的研究[4]。

由上述所知,对于我国不同地域,尤其是少数地域气候特征的乡村景观研究是一个亟待研究和发掘的方向。随着中国寒地乡村景观研究的发展,其侧重点主要在优化寒地植物配置、改善乡村景观面貌、充分发掘旅游经济效益上,对于更加具体的寒地乡村景观系统分析、季相化特征还需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试图指出东北三省寒地乡村景观的特征与季相特征,以吉林雾凇岛为例,探讨寒地乡村景观特征与对应的规划方法,并提出基于雾凇岛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供学界讨论与交流。

一、吉林雾凇岛概况

(一)吉林雾凇岛现状

雾凇岛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岛,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是一个典型的寒地乡村。雾凇岛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其独特的自然景观。每到冬季,江水中的水雾遇冷,在树上凝华成雾凇。岛上的韩屯村是雾凇最为集中的地方,当地人口有1 300多人,其中85%为满族人,因此韩屯村沉积了浓厚的满族文化,鹰猎、满族餐饮、满族体育娱乐等都得到了完整的保留与传承。岛上农田广袤,农作物丰富多样,主要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

(二)吉林雾凇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吉林雾凇岛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其今后的持续健康发展。第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雾凇岛乡村景色独特,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住宿有限,公共设施不足,影响了游客体验。第二,文化挖掘不足。雾凇岛乡村景观不仅包含自然景观,还蕴含丰富的文化景观。如果未能深入挖掘和展示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可能使游客对雾凇岛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深度的旅游体验。第三,景观季节性强,设施利用率低。雾凇岛的自然景观并没有实现四季均衡发展,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其他季节景观设计手法较为落后,观赏性下降,导致淡季游客数量相对较少,且旅游设施利用率较低,影响了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二、吉林雾凇岛的季相化景观

(一)景观特征识别

寒地乡村季相化景观的识别主要基于对景观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的形态和空间位置变换的观察和分析。乡村景观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在寒冷地区体现得尤为突出,如植物随着四季更迭会展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色彩变化。同时,当地居民面对不同季节的景观特征有着对应的文化活动,形成了寒地特有的文化景观特征[5]。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进行实地考察,发现雾凇岛的季相化景观识别可以关注以下方面:

雾凇的形成与变化:雾凇是雾凇岛季相化景观的核心,其形成与气温、湿度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季节,雾凇的形态和密度会有所不同。

自然环境的变化:除了雾凇本身外,雾凇岛的自然环境也会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发生变化。由于四季温差变化极大,寒地乡村自然环境的季相变化显著,为雾凇岛的景观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层次。

满族文化景观的季相化:雾凇岛附近有许多满族特色的农家院和古镇,这些地区在不同季节会展现出不同的文化景观。在冬季,满族村民独特的冬捕等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反作用于当地景观,形成雾凇岛特有的江上景观。

(二)吉林雾凇岛季相化景观的影响因素

雾凇岛季相化景观的形成与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气候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冬季的低温和高湿度为雾凇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春秋季节的温度波动和湿度变化则影响了雾凇的形态和稳定性。此外,地形地貌、植被类型等因素也对雾凇的分布和形态产生影响。同时,人为活动如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等,亦会对雾凇岛的季相化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吉林雾凇岛季相化景观的影响因素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表1)。

通过上述因子与指标总结,可知雾凇岛寒地乡村季相化景观有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尤为关键,是产生特有的季相化景观的重要指标,同时人为因素也不能被忽略,因而需要基于上述关键影响因素开展规划与设计。

三、吉林雾凇岛的季相化景观规划原则与策略

(一)吉林雾凇岛季相化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1.自然生态与地域特色原则

雾凇作为岛上的一大景观特色,其形成与气候、水文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景观的可持续性与和谐共生。同时,雾凇岛的地理纬度、地形地势等也构成了其独特的地域特色,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加以突出。

2.季相变化与景观时序性原则

吉林雾凇岛的季相变化丰富多样,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的景致。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季相变化的特点,合理布局景观元素,营造出符合时序的景观效果,使游客在任何一个季节都能感受到雾凇岛独特的魅力。

3.人文关怀与体验性原则

通过合理设置观景平台、步道、休息设施等,为游客提供良好的观赏和体验环境。同时,结合当地的满族文化特色,融入人文元素,使景观更具故事性和文化内涵,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4.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原则

应确保规划设计的实施不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积极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降低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和垃圾排放。此外,还应重视生态修复和恢复工作,保护和维护雾凇岛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二)吉林雾凇岛季相化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1.利用季相特色,打造寒地乡村四季景观

春赏花踏青,夏避暑垂钓,秋赏层林尽染,冬观雾凇奇观。充分挖掘季相资源,吸引游客体验四季风情,打造出四季皆宜的乡村景观(表2),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挖掘寒地乡村自然资源与文化特色

深入挖掘自然资源,将其与乡村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乡村风貌。依托山水风光,开发田园景观;利用特色农产品,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结合民俗风情,开展文化活动。传承乡村文化,提升景观内涵,增强游客文化体验。

3.借助农业和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

充分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吸引游客体验乡村生活。依托旅游资源,开发特色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加强农旅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结语

吉林雾凇岛作为寒地乡村的代表,体现出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特色。其季相化景观特征体现在植物季节变化、特色季相景色和文化景观上,对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挖掘这些特征不仅可提升自然景观质量,还能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然而,季相化设计策略的研究和实践仍面临挑战,需因地制宜并综合多学科知识。期待更多学者和实践者参与研究,推动其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02(5):77-80.

[2]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1):52-55.

[3]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6):16-24.

[4]申佳可,陈照方,彭震伟,等.中国乡村景观特征评价的发展和展望[J].风景园林,2022(3):19-24.

[5]荆丹娟.季节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