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分析
2024-08-20杨丝嘉石永婷
摘 要: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是乡村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资源,但在当下乡村更新中多存在误用情况。基于此,以颇受好评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竹艺村的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在解读其地域特色基础上,从空间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艺术、铺装材料和艺术乡建五个方面,深入分析竹艺村景观更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融入景观各方面的具体方式,总结彰显道明竹艺村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设计建议,以有效指导其他乡村的建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地域特色;乡村景观设计;道明竹艺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道明竹艺村概况
道明竹艺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而得名,是道明镇龙黄村9、11、13组形成的自然聚落,也是道明镇竹编文化创客产业核心区和聚集区。据调查,2018年区域内共有86户,共295人,其中竹编大户3户,竹编从业人员50余人,拥有丁知竹、继军竹编等竹编知名品牌。2016年,道明竹艺村在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将地方特征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中,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了一个极富地域性的传统村落,将其建设成为崇州市地域特色小镇,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典范。
二、道明竹艺村的地域特色
崇州市道明镇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格局、建筑造型、庭院空间、农耕文化与民俗生活上,其中的“竹文化”是区别于成都市其他乡村的重要地域特色。
崇州市位于川西平原西部,道明竹艺村坐落于崇州市西北部。“四山一水五分田”的自然格局体现了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道明竹艺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常年温和,农作物以水稻、蔬菜为主,植物以竹、桤木为主。竹艺村位于丘陵与坝区的交界处,属于半丘陵地形,呈现出“背山面田”“靠水环林”的地域自然特征,西部位于无根山山脚,北有白塔山,西北部是起伏的丘陵,东南面是开阔的农家田地,海拔为560—757米。竹艺村主要有内、外两条水渠,内为白塔湖水渠,外为长马沟。它们贯穿整个村庄,是村内农田灌溉的主要保障。
道明镇的建筑与庭院独具特色,可划分为非物质与物质两种形态。在非物质形态上,其遵循自然之道的居住美学,讲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环境观,体现了当地居民的传统智慧与对自然的尊重。物质形态包括建筑形态、细节材料和构造技术。在建筑形态上,大多采用悬山单檐“人”字形坡屋顶,出挑较大,略微翘起。此外,因该地盛产木材,气候炎热多雨,其中的檐廊空间在功能上以保护建筑主体和为人们遮风挡雨为目的。同时,从精神层面来说,檐廊向屋外延伸的外在形式,使建筑空间与外部自然空间产生重叠,形成过渡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空间的边界感,给人一种建筑融于自然的整体感受。在细节材料上,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和因材设计。当地的建筑材料以木材、石灰、青砖、青瓦为主,这些材料经济节约且与环境相协调,展现了乡土气息和自然的质感美。在构造技术上,采用穿斗式梁柱结构。道明竹艺村内庭院以“L”形与长方形围合模式最为多见,大都属于半开敞围合空间。庭院将外部环境置于建筑内,在融入自然的同时又引入自然,由此实现内外空间的交错。
崇州市作为川西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一些集水稻种植、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等多种农业活动于一体的家庭农场。这些家庭农场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还通过提供农耕体验、生态餐饮等服务,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道明镇的农耕文化是其田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在传统农业活动的传承和发展上,还体现在对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上。
竹在道明人民心中占有重要位置,“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道明人民不变的生活理念。竹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既是绿化,可供人欣赏,又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道明竹艺村内大量竹林集聚,形成家家房前屋后皆是竹、无处不见竹的地域特征。
崇州市盛产竹,种类十分丰富。因此,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与民俗活动都围绕着竹展开。当地因对竹的热爱而形成了研究各种竹制品和以竹为精神寄托的“竹文化”,成为崇州市独特的地域特征。道明竹艺村因竹编而兴,有文字记录的竹编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据《华阳国志》记载,道明人早在秦朝时期便已经开始种竹、用竹,到了明末清初,当地人开始使用竹编制箩筐、簸箕等生活用品。道明人在编织技法与选材上极为讲究,道明竹编主要以经纬的方式编织。除此之外,还有平面编织、斜纹编织等多种技法。选材以慈竹最多,因慈竹柔软细腻,价格便宜,是竹编工艺的最佳材料之一,主要用来制作生活用品和农具,成品能保存三十年左右。对于更具有收藏价值的作品,则需要慈竹与白夹竹同时作为原料进行编制。慈竹的韧性高、价格低,但光洁度一般,而白夹竹韧性、硬性、光洁度都较高。以慈竹为经线、白夹竹为纬线进行编制,则兼顾了造价与美感,亦是村民智慧的体现。竹编在竹艺村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竹艺村传统产业的重要支柱。
三、彰显地域特色的乡村更新方式
道明竹艺村虽然有着多项殊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重重困难。据道明竹编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赵思进所言,20世纪50年代,他所设计的竹编制品在国外市场颇受欢迎,到了20世纪90年代,道明竹编的销量和口碑开始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市面上的竹编艺人缺乏责任心与底线,使得产品质量下滑且产品创新较少。在2016年改造之前,道明竹艺村也同其他乡村一样,遭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侵袭,村内年轻村民纷纷走向城市,导致村内空心化严重。乡村虽有竹编产业,但在传统模式的运作之下只能带来微薄的收入。面对道明的困境,当地政府与崇州文旅集团协同建设竹艺村,以传承发扬竹编手工艺为依托,以彰显地域特色为手段,以乡村振兴为目标,实施了系列乡村更新项目。改造后的道明竹艺村成为成都等周围城市近郊旅游的热门地点。
通过实地调研道明竹艺村,发现它成功更新的原因在于运用了多元组合的方式,在彰显地域特色的同时,通过新空间、新业态、新体验等将地域特色融入乡村整体环境中,其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空间布局强化地域特色
竹艺村新增功能空间,彰显了地域特色“竹文化”。竹艺村在原村落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以见缝插针的方式组合、设置新的功能空间,竹里、竹里酒店、丁知竹竹编文化体验基地、竹艺村游客中心、“第五空间”等新空间以散点式融入村落环境中,在不破坏原有生态肌理的基础上增加乡村的旅游功能。
竹里是竹艺村的网红建筑,其以极快的速度建造而成。竹林绿意掩映着川西青瓦屋檐下现代感十足的建筑造型。该建筑造型以竹为特色,内部也多采用竹编进行装饰,整体蕴含中式审美,既彰显了地域特色,又承担了茶艺、就餐等体验空间的功能。
竹里酒店延续竹里的建筑特色,散点分布于竹林中,在满足民宿功能的同时,为游客提供了一处沉浸式体验的绝佳场所。
丁知竹竹编文化体验基地位于竹艺村村口,是展现竹编文化的一面旗帜,起着引导与围合空间的作用。该设计把场地中原有的两座农房融入统一的建筑空间中,同时将建筑与开放式长廊相结合,以线形展开,显得十分优雅流畅。游客在内外之间走动,可以把竹编工艺的教学、制作与展示尽览无余。
竹艺村游客中心临近重庆路,位于进入竹艺村的必经之路上。场地面向油菜花田,周围还有湿地与水塘,野趣横生。同时,还配置了小型停车场与大巴落客点。
“第五空间”是生活服务中心,位于竹艺村的中心位置,背靠水渠和大片竹林,正面面向村头的菜田和公共广场,并设置有小型停车场。其以“X”形平面展开融入场地,面对着菜田、村庄道路等景观视点,同时也集中了公共卫生间、公共座椅、茶室以及儿童游乐等功能。
新增功能空间紧密围绕“竹文化”的体验展开,随着这些建筑的逐步完善,村民们还自发设立了农家乐、咖啡馆、民宿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多元空间。
(二)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征
竹艺村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便是竹里——竹艺村的第一张名片,是竹艺村的社区文化中心。竹里,就地取意,拓扑找形。其名称来源于陆游《太平时》中的“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蕴含了一水一树、一大一小、阴阳对偶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运用了现代智能技术。竹里的屋顶拓扑找形,在虚尺度上是对时间、空间、场地的回应,最终以两个相互扭抱的圆形呈现在大众眼前。这座既有古意又兼具几何形态的建筑是由70%的轻型预制钢木构架支撑起来的。因此,在短短52天就完成了搭建。在建筑材料上,屋顶使用了当地常用的小青瓦。小青瓦较好的透气性与斜坡顶,也解决了当地夏季多暴雨且闷热的问题,既符合当地特色,又可以与复杂的结构对接。两个环形平面垂直向地上延展,形成了两个向内的院落,为室内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景观层次。墙面由混凝土制作成竹模板,把竹编制成建筑表面装饰。此外,竹里酒店采用了木结构加钢钉桩进行建造,并使用当地传统的小青瓦作为屋顶,竹编作为立面,与村内环境相得益彰。“第五空间”采用木结构屋顶与砖墙相结合,并将当地传统手工艺融入设计。新旧材料的综合运用,既体现了竹艺村的地域特征,又体现了新的风貌,彰显了竹艺术的造型美。
道明竹艺村内的民居建筑运用了“多改少拆”的理念,保留了当地的村味,坚持“疏、理、补、改、拆、通”的六字要诀,将原生态、原居民、原材料与不过度设计作为基本原则,结合当地地域特色进行改造。在改造过程中,主要选取老、危、旧房屋,最终形成了深色小青瓦、白墙、竹编的建筑风貌。就传统民居而言,因南方地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村内民居建筑形式主要有“L”形、“一”字形、“合”字形三种,围墙或栏杆都较低矮,有利于屋内通风采光;该地夏季多暴雨,在建筑上使用较高的坡屋顶,既防雨,又可在夏季时为室内降温。
(三)景观艺术中的地域特色
竹艺村中,以竹为原材料的物品数不胜数。从最初造型别致的竹篓、竹椅、竹筐、竹扇到将竹编用于房屋围栏、墙壁装饰、景观小品等,甚至将其创作成艺术品,使得外来游客能够明显感受到当地的竹编文化,同时让村民更具文化自信和归属感。
在设计规划过程中,把艺术手法置入景观小品,将公共艺术以实体形态的方式引入乡村文化空间中,打造出具有文化记忆与乡土情怀的景观。例如:由黄宇博设计的《天地竹间》,运用了竹编作为表皮,通过竹材的特性与其中的孔洞连接人、天、地、竹,把人作为自然中的一部分,引发人思考物、天、地、人的哲学关系,也希望给予人们豁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DNA-竹编基因》雕塑造型别致,由1个镂空竹编作为底座,6条模拟的基因链条竹编与一些红色竹编笼子组成。竹编错落有致,强烈的结构美体现出生命的传承和迭代。阳光穿过竹编缝隙,光阴交织,似乎暗喻了道明竹艺村的发展与变迁。村内环境与装置艺术的融合,也彰显出道明竹艺村独有的地域特色。
(四)铺装材料中的地域特色
村内铺装材料以本地可回收的建筑材料为主,如鹅卵石、灰砖、青瓦片、混凝土等。这些材料不仅可被用于地面铺装设计,还可作为围挡材料,融入道明竹艺村的自然环境之中。铺装的旧物新用,既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又展现出新的时代风貌。
(五)艺术乡建中的地域特色
在竹艺村中,艺术乡建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与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既能激发村内居民艺术创作的热情,又能通过艺术乡建的互动活动,让外来游客体验到竹艺村的民俗风情。到目前为止,竹艺村前后举办了许多文化演出与艺术节,最早的艺术乡建是竹里建筑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而后引来了各类艺术家到此进行创作。除了举办与竹里建筑相关的艺术沙龙外,还举行了儿童艺术节、艺术家驻留计划以及非遗文化节等各种艺术活动。将在地文化融入活动中,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诠释道明竹艺村的文化价值,有利于唤醒当地村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为竹艺村增加了经济收入,也为村内增添了活力。
四、结语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乡村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凋敝与衰落成为乡村的常态。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呼唤中,如何挖掘与发扬自身资源成为乡村发展道路上的必答问卷。而道明竹艺村的成功是典型的样板示范。通过解读道明竹艺村的案例,发现对地域特色的彰显不必面面俱到,而是要放大差异性与独特性。在地文化可以运用艺术、材料、技术的手段在设计中可视化呈现,通过塑造具象的场所空间,传递丰富的文化意境与内涵。因此,地域特色不是简单的复制与重现,而应该具有时代性,更加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徐美,刘传军.公共艺术在川西林盘文化空间的景观设计策略[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19):93-95.
[2]李想.川西林盘中的艺术营造与社会认同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23.
[3]祁桦桦,雷洪谦.传统川西民居空间要素的现代转译:以溪边酒店为例[J].城市建筑,2023(2):135-137.
[4]杜自力.基于共生理念的传统古镇改造策略与设计实践[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