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镇防灾空间更新策略研究
2024-08-20李荣曜
摘 要:历史古镇作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区域,其防灾空间建设是城市防灾规划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四川都江堰灌县古城为例,对建筑现状、避难场所、疏散通道、基础设施、救援力量、防灾标识六个防灾空间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现存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都江堰灌县古城防灾空间的更新策略。
关键词:防灾空间;历史古镇;城市更新;灾后重建
一、历史古镇防灾空间概述
城市防灾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由城市中具有防灾减灾能力的客观物质空间要素与城市居民的主观活动空间相互联系和作用而形成,国内学者将其主要总结并归纳为避难场所、基础设施、交通道路、医疗、消防等多个要素[1]。按照区域规模大小,城市防灾空间可以分为城市级防灾空间、片区级防灾空间和社区级防灾空间三个层级,其中社区级防灾空间主要指基层社区范围内,由基层救灾人员和居民主导的灾害前、中、后期全过程工作所进行的空间,包括对具体的空间物质要素的规划和建设指导。针对灾害发生的前、中、后期不同阶段,可以将防灾空间特点分为预测性、防灾性、应急处置性、减灾性、避难性等[2]。在传统语境下,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直接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故往往是高度指标化的硬性指导过程,各城市防灾子系统间相对独立,缺乏自身协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防灾空间的提出,将各子系统进行空间和功能上的串联,体现出巨大实践意义。
历史古镇是兼具具体物质空间环境和抽象历史文化价值,并且与周边区域在过往行政边界划定和现存空间特征上相对独立的区域。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使其街巷、建筑、景观、文物等不同形态的物质要素各具特点[3]。历史古镇与社区相似,因其范围面积较小,空间结构完整紧凑,故其空间要素更具基础性和具体性,相较于传统社区区域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历史古镇的独特性决定了需要将防灾空间建设做到社区级标准的同时,侧重于对区域文物与历史建筑、历史风貌的保护和延续,这对防灾空间各要素防灾能力和配合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历史古镇特点,笔者将传统社区级防灾空间要素类型进行重新整合,划分为建筑现状、避难场所、疏散通道、基础设施、救援力量、防灾标识六个要素类型,以进行接下来的研究探讨。
二、灌县古城防灾空间现状
(一)古城基本概况
灌县古城位于都江堰市中心区域,是都江堰市的重要文旅经济中心,拥有两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古城区域东临建设路,南至蒲阳河,西面紧靠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北接玉垒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约80公顷,以旅游、居住、商业为主要功能。
灌县古城呈现出以游览线路为骨架的空间布局形态。古城顺应地势自西向东呈扇形发散,城中主要轴线都是与重要景观节点及重要建筑物联系在一起的,其中核心轴线由两条主要道路垂直相交构成。古城内实体与虚体间层次分明,组合方式多样,历史文化气息与现代商业模式巧妙搭配,使古镇营造出充实丰富的历史风格。
(二)区域典型灾害
1.地震
都江堰地处龙门山主山前边界逆冲断裂带,其中古城所在片区与断裂带相距约20 km,有极大的地震风险隐患。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古城区域街巷与建筑风貌损毁严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筑大面积受损,大量历史文化建筑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纵使灌县古城早已全面恢复,在极端灾害频繁发生及地震预测技术未完全成熟的今天,地震仍然是古城需要重点关注的灾害类型之一。
2.火灾
灌县古城所面临的主要火灾隐患类型为城市火灾。过去30年间,都江堰市年平均气温15.9 ℃,极端最高气温36.6 ℃,秋冬季相对干燥,导致火灾发生概率极大提升。古镇区域内人口流动性较大,游客行为具有复杂性,餐饮业发达导致明火使用较多,火灾隐患风险较大。同时大量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建筑连接成片,易导致“火烧连营”的情况,严重威胁到历史建筑的安全。
(三)防灾空间要素现状
1.建筑现状
防灾空间建筑现状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所配备防灾器材情况以及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情况。灌县古城灾后重建过程中,对历史街巷区域建筑按照原有的木质结构以及小院落围合组团形式进行了复原,并依照整体风貌延续的目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对其周边现代商业建筑部分内部结构、外立面采用木结构进行构筑和修饰,能够很好地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坏,极大减小了人员伤亡概率。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古城内商店基本配备有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很好地从居民共治角度降低火灾危害,从源头保障区域消防安全。
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灌县古城拥有城隍庙、文庙建筑群、魁星阁等多处历史文化建筑,多由木结构或砖木结构构成,所处空间相对独立,造型多样且充分体现李冰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都江堰当地历史文化。在这些建筑及其周边区域均配备有消防器材、监控探头等,并且定期有防灾值班人员进行安全巡查。
2.避难场所
防灾空间避难场所起到灾时受灾人员紧急避难和灾后临时安置的作用,目前国内主要指由各级应急主管部门所明确划定的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应对现代城市区域中发生的地震、洪涝、火灾等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4]。灌县古城避难场所主要是位于古城中心位置的古城停车场,占地面积约为30 000 m2,可以有效容纳约15 000人同时避难,边界呈不规则四边形,交通条件较好,曾为古县衙遗址,震后作为古城最大室外停车场,避难能力可以基本覆盖古镇区域。同时区域内其余室外停车场、广场、绿地等开敞空间也可以提供一定临时避难功能[5]。
3.疏散通道
防灾空间疏散通道可以提供灾时受灾人员疏散和救援力量通行的作用,以尽量减少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防灾空间的重要生命通道。灌县古城内部疏散通道密集,主要由横纵两条轴线道路(幸福路与杨柳河街)和其他支路及巷道构成。轴线道路和支路可以提供救援车辆通行条件。巷道狭窄且多有转角,宽度普遍在1.5—3 m,旅游高峰期时疏散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救援车辆的正常通行需求。
4.基础设施
防灾空间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消防、医疗、供电、通信、供气、物资储备等设施点或管线系统,为灾时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能源供应,是防灾空间的根本生命线。为了保证古城居民日常活动正常开展,古城内供电、通信、燃气等管线基本覆盖古城全域;古城内部有专职消防站1处(古城专职消防站)、微型消防站2处,消防力量覆盖全域,邻近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具备“初灭火”能力;有应急监控室2处,消防监控探头可以实现对古城重点消防隐患区域的实时监控;有街道级和社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共3处,无医疗站点、变电站。
5.救援力量
防灾空间救援力量分为指挥中心和救援队伍,是对其他防灾空间物质要素的重要补充。重大灾害发生时,灌口街道办事处作为古城区域指挥中心,发挥救援队伍指挥、灾害数据收集、受灾人员调配等职责。灌县古城拥有专职消防队、街道综合应急队和社区综合应急队共4支,均驻扎于古城重要道路节点附近,基本实现了救援能力的全方位覆盖。
6.防灾标识
防灾空间防灾标识包括引导性标识、警示性标识和宣传性标识。近年来,灌县古城游客量逐年攀升,这对安全警示工作有了更高要求,目前古城内防灾标识在震后十多年间逐步设立,其数量和分布情况基本达到防灾要求。
三、灌县古城防灾空间现存问题
(一)防灾资源整合度低,联防效果较弱
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有效发挥,一定程度上有赖于各子系统间的关联程度。灌县古城各防灾空间要素相对独立,要素间联系较弱,没有形成组织和规范上的系统性整合关系,这主要反映在部门职责分工不清晰、灾害发生时工作衔接不到位、部门配合和通信联络不及时等方面,未充分考虑到联防联治的重要性,阻碍了灾害初期救援的工作效率提升,例如专职消防站与微型消防站之间,并未有具体消防工作配合流程细节的条文规定,导致微型消防站实际职能被大大降低,“初灭火”目标难以顺利完成。
(二)空间利用效率不足,缺少资金投入
空间容量的有限性和灾害过程的复杂性,对防灾空间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可以促进区域防灾要素的均衡分布,防止防灾体系薄弱点被突破,进而导致全盘崩溃。实地走访发现,古城中存在大量未利用空间,造成功能冗余的情况,部分可用作避难场所的空间被闲置,车辆随意占用疏散通道现象明显,利用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归根于资金投入的不足,来源于上位规划对区域防灾工作具体布置不到位,最终反馈到防灾空间层次的不足。
(三)基础设施管理混乱,防灾能力不足
调研发现,灌县古城内存在大量老旧居民楼和棚改建筑,因建造时间较早,电力、通信线路布置散乱,且震后未整体进行更新,导致普遍存在保护层老化脱落的问题,常见于街巷空间、入户平台等区域。这些区域多由本地居民使用,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占比大,其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加之随意堆放杂物等不安全行为,极易造成电线短路,进而引发火灾。另外,部分变电箱、消防器材箱设置和管理不到位,在古城有大量商铺和夜间消费现状下,未充分考虑到移动摊位或者门店货物占用基础设施空间的不合理情况,妨碍其正常功能运行。
四、灌县古城防灾空间更新策略
(一)增强要素联动
针对灌县古城防灾资源整合度低、要素间联防效果不足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部门间联防联治机制,厘清各要素权责分配,形成快速响应、协同防治、联络通畅的防灾空间体系。该体系需要确保在灾害发生全过程中,实现信息联通、资源共享、物资协同等协作保障机制有效运转,这有赖于建立切实可靠的制度方案,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区域防灾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给予足够支持。
(二)挖掘存量空间
从优化防灾空间结构,不破坏原有历史文化氛围出发,合理挖掘存量空间。因地制宜地利用古城闲置角落,拆除不合理的临时搭建物,督促商户和居民楼进行科学整改,降低致灾因子隐患,合理提高空间利用率。将不符合防灾建设要求、浪费空间资源、规划不合理的公共场地清除,以达到古城内可用空间的资源整合及再分配。对于符合避难条件的闲置开敞空间,如广场、绿地、小型室外停车场等,可以按照空间大小和被占用频率,设置紧急、临时、固定等不同类型避难场所。合理规划棚改区域,考虑建立消防站配套实训基地,方便开展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
(三)完善基础设施
为了应对重大灾害发生,提高生命线防灾能力上限,需要建设高质量的防灾空间基础设施。通过前期摸清底数、制定各阶段计划、申请资金援助、实施阶段建设、后期评估和改进,对区域防灾空间基础设施进行持续性完善。整改完善电力、通信、燃气等管线,特别关注历史建筑周边区域,消除潜在隐患威胁;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应急广播、景点智慧安防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防灾信息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避难线路指示牌和安全警示等标识标牌。
(四)局部合理改造
对于灌县古城防灾空间更新改造,坚持保护先行、改造为辅的更新理念。在保证原有历史街巷和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非核心、可建设区域进行局部合理改造。针对地震风险可以采取对历史建筑加强支撑和加固节点,定期进行瓦片和木材的检查和更换,移除较高或较重的景观构筑物等方法;针对火灾风险可以采用防火涂料、防火玻璃等材料对建筑进行微改造,在重要建筑间构筑防火墙,适当拓宽部分街巷以提高救援疏散能力。
五、结语
历史古镇防灾空间的更新改造,关键在于在尊重和保护古镇历史风貌的同时,对防灾空间要素进行全方位探究。仅仅靠单一要素的提升来达到防灾减灾目的是远不够的,需要从上位规划的角度出发,将历史古镇防灾空间要素作为联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期望通过防灾空间更新优化,进一步激发历史古镇灾害适应性和抗灾力,以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焦红,邹天宇,李彦雪.城市防灾空间单元风险分区防控算法仿真[J].计算机仿真,2021(8):465-469.
[2]刘虹.城镇防灾空间网络韧性评估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23.
[3]钟舸,白晴.城镇边缘带视角下历史古镇认知及未来保护更新策略研究:以李庄古镇为例[J].当代建筑,2023(11):38-43.
[4]马东周,顾林生.改造应急避难场所提升保障能力[J].中国应急管理,2021(1):66-67.
[5]张翰卿,商雪芸,贾诗涵.基于生活圈理论的城市防灾空间设施优化配置研究[J].城乡规划,2023(4):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