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景下城中村风貌保护及改造研究
2024-08-20李景磊左桂琴
摘 要:基于深圳城中村的现状特征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城中村风貌的独特价值,并提出符合深圳实际情况的城中村改造策略。深圳城中村的风貌价值独特且重要,改造过程中应注重风貌保护与改造的平衡,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更新;深圳城中村;风貌价值;改造策略
城市更新作为规划与建筑学术界的核心议题,其内涵与外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不断丰富,操作模式也逐渐从以经济导向为主的单一开发模式,转变为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回顾我国城市更新的历程,可以看到其经历了从旧城充分利用到旧区再开发再到如今注重内涵发展与品质提升的新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市更新的目标也从单纯的物质环境改善,拓展到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综合发展,更加强调城市活力的提升。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城市化进程快速而独特,城中村作为这一进程中的产物,具有独特的风貌价值。同时,因为深圳土地资源紧张,城中村往往作为深圳城市更新的对象。因此,对深圳城中村风貌价值的判定以及后续更新改造的研究,在当前存量时期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圳城中村的现状特征
(一)空间分布
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分为“关内”和“关外”。“关内”最先发展,初始时期城中村主要分布在南山、罗湖、福田等“关内”地区。随着城市发展,“关内”的房租、土地等成本快速上涨,大量工厂、商业等外溢到“关外”地区,也就是现在的龙岗、宝安,由此在“关外”形成大量城中村,出现了深圳随处可见城中村的现象。
(二)平面肌理
1982年,深圳提出村民新建设的房屋基底面积不能超过80平方米,所以新村建设中,村民均以80平方米为基础,进行网格化布局。这样就形成了新村和旧村在平面肌理上比较明显的对比(图1)。一边是经过统一规划的新村,展现出明显的网格形态,且宅基地的大小一致;一边是长时间自由发展的旧村,受风俗习惯、地形地貌以及外来商业的影响,平面肌理相对丰富。
(三)建筑风貌
无论是新村还是旧村,其本质都是以经济收入为导向、以村民宅基地为基底进行向上发展的村民自建房。虽然城中村的形成处于城市化浪潮中,但还属于乡村思维导向下的建设行为,道路宽窄、绿化区隔、公共空间营造等都不符合城市建设的尺度。因此在还是原始乡村低矮建筑形态的情况下,并没有给人以拥挤的感觉。当向上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些城中村的建筑甚至达到二十层,建筑的间隔却没有改变,因此城中村给人以高密度的直观感受,“握手楼”“一线天”等称呼也由此而来。
从建筑形态上来看,城中村的形成始于经济驱动,建造逻辑以简单实用、造价低廉为导向,建筑多为方方正正的“盒子”。城中村建筑表皮时代特征明显,以抹灰涂料或瓷砖为主,但是颜色各有不同,窗户材质大多为铝合金。因为建造主体的多元,每个人的审美癖好和经济基础不同,城中村中也出现了一些造型比较不同的建筑,比如仿欧式的壁柱、阳台栏杆等等。同时深圳城中村是由各个自然村发展而来,也包含了大量的传统建筑。由此,形成了城中村统一又多元的景象。
二、深圳城中村的风貌价值及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分析
价值判断是更新改造的逻辑起点。城中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这些村庄见证了深圳从一个边陲县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历程,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中村具有独特的建筑风貌和空间形态,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特色,城中村的建筑风格和空间布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为城市景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可以说,深圳城中村的风貌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城中村为深圳这座城市提供了丰富且多元的居住形态,与商业住宅小区的风貌形成了明显对比。城中村不仅仅是简单的住宅区域,而且是由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布局方式、街道网络以及社会交往空间构成的综合体。这些不同的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使得深圳城市景观更加丰富和多样。
其次,城中村在容纳流动人口、满足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多元文化背景的人,在城中村中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其他中低收入群体选择在城中村居住,这不仅缓解了城市住房压力,也为这些人群提供了一个相对低廉的居住空间。这种多元化的居住结构使得深圳的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和多元,有助于形成更加包容和开放的社会氛围。另外,城中村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圳的历史传统建筑目前大多都保留在城中村中。作为深圳城市化进程中的历史见证者,城中村记录着这座城市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过程,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历史文化的积淀使得城中村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为城市的文化多样性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最后,城中村还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多样性,丰富了城市的街道景观。由于城中村的存在,许多小型商业和服务业得以发展,如小超市、餐馆、理发店等,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服务,同时也为城市经济注入了活力。这种多样性的经济形态有助于增强城市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使城市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保持稳定的发展。
综上所述,深圳城中村的风貌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独特的城市景观和社会结构上,还体现在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经济多样性上。这些风貌价值使得城中村成为深圳这座现代化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深圳城中村的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方面,部分城中村因为地理位置优越,条件得天独厚,逐渐发展成了相对繁华的商业区;另一方面,仍然存在一部分城中村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和规划管理不当,面临着人口密集、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等方面的问题。这种城中村的发展态势,既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增长,也暴露出了城市规划和管理上的问题。
城中村的改造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由于城中村的土地产权和居民的产权纠纷较为复杂,存在不少法律和经济问题,给改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如何保障原居民的合法权益,如何解决因城中村改造而带来的社会矛盾,也是一大难题。此外,城中村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推动整个改造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深圳城中村风貌保护与改造的策略
(一)风貌保护的理念探讨
风貌保护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环,需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居民需求。首先,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城中村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以及代表性建筑的价值所在。其次,也需要考虑到城中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关系,不可一味地将外界元素引入其中而破坏原有的风貌。有机更新、微更新也是风貌保护的重要理念,需要在保护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和更新,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城中村的风貌保护与改造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除了上述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还需要深入探讨具体的保护方法和改造策略。根据深圳特殊的城市更新背景和城中村现状,提出具体的保护与改造方案,为深圳城中村改造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因此,城中村的风貌保护及改造需要建立在历史文化、社会环境和城市规划理论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有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才能更好地解决深圳城中村面临的保护与改造问题。
(二)改造模式的比较
目前,公众主要讨论的改造模式可以分为“综合整治”和“拆除重建”两种。前者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更新改造,保留原有的社区生活和文化氛围;后者则是直接将原有建筑拆除,进行全新的规划和建设。“综合整治”能更好地保留原有风貌,更好地传承社区的历史文化,但可能受到原有建筑结构的限制,从开发商的角度,这种更新改造的经济回报周期更长;“拆除重建”的模式则能够实现更大规模的更新,但也可能面临着对于原有风貌的清除以及社区文化的破坏。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不同的模式会面临着不同的困难和挑战。在“综合整治”的改造模式中,可能面临着对于建筑结构的保护和修缮困难;而在“拆除重建”的模式中,可能面临着更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社区居民的迁移问题。
然而将城中村更新笼统归类为“综合整治”和“拆除重建”,过于简化,也无形中将二者完全对立。城中村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改造模式也必然不是非此即彼,每一个城中村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一种或多种的改造模式,比如一个城中村中可以局部“综合整治”、局部“拆除重建”。
(三)保护与改造的策略
城中村的风貌虽然是一种显性特征,但是其形成涵盖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时间累积。基于以上针对深圳城中村风貌的形成、特征、问题以及价值的分析,提出以下改造策略:
首先,在保护与改造策略上,应当坚持区域整体规划,充分考虑城中村的历史文化特色,保留和维护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文化景观。要注重发展与保护的平衡,通过科学规划,让城中村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功能与设施的更新和提升。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城中村的风貌特色和价值,避免过度开发和同质化改造。
其次,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让不同背景与诉求的人参与其中,可以使风貌保护与改造创造出更多可能,方式与手法才不会单一。
最后,要加强城中村保护与改造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城中村保护与改造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改造项目规划、实施和效果的跟踪评估,确保城中村保护与改造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有效实施。
四、结语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深圳的城中村风貌保护及改造工作至关重要。深圳城中村的风貌具有独特价值。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但其城中村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印记。在进行保护和改造工作时,应该注重保护历史建筑、特色建筑等,使其成为城中村的文化符号,为城市增添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深圳城中村的风貌保护和改造也需要多方合作,相关部门、居民、开发商等各方利益相关者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城中村的保护和改造工作。通过多方合作,整合资源,丰富改造手段,更好地实现城中村的保护和改造目标,让改造与保护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马航,王耀武.深圳城中村的空间演变与整合[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陈静敏,郑力鹏.广州城中村历史建筑保护对策初探[J].华中建筑,2007(7):135-137,141.
[4]李景磊.城中村文化价值及更新策略研究:以深圳市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11):97-104.
[5]韩婷.包容性视角下城中村改造问题初探[J].北京规划建设,2017(2):44-47.
[6]牛通,谢涤湘,范建红.城中村改造博弈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以猎德村为例[J].城市观察,2016(4):132-140.
[7]钟智腾.城中村改造融资模式探讨:以广州市番禺区洛溪岛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