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4-08-19吴冬妮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迎来诸多机遇,伴随着多个针对性的政策出台,曲艺类非遗保护与传承受到重视。文旅融合满足了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曲艺带来了传承新机遇,在传播途径上加大了局面。本文以非遗保护与传承路径,广西曲艺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的策略和路径,地方曲艺在百姓生活中的价值所在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曲艺类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本要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演变发展的历史凭证,在对其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构建一个优良的非遗生态环境。
曲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承载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重大项目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曲艺志》(29卷)编竣完成的初步统计,中华各民族古今拥有的曲艺品种为1000个左右,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跃在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多个,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传统曲艺,截至目前,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有曲艺类非遗项目145项(涉及213个申报地区或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207名曲艺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一)把握政策方向,加强落地实施
2023年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曲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有利于进一步扎实做好曲艺传承保护工作,为中华曲艺的绚烂多彩、赓续绵延贡献积极力量。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的重要资源,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大众生活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于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推动,我们应准确把握国家文化政策方向,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文旅发展和变革趋势,坚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加强实施力度,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二)培育优秀人才队伍,加强学术研究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不断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曲种消亡也不断加剧,老艺人老龄化、年轻人不愿学,非遗传承人无人可传等种种现实问题令人忧心,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实施抢救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人才队伍建设是曲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所以要注重培养曲艺后继者,加强曲艺骨干培育,鼓励中青年编、导、演骨干和群众曲艺人才迅速成长,积极推动曲艺进校园,促进各地曲艺交流互鉴,常态化进行曲艺创作、曲艺培训、曲艺展演等活动,让传统曲艺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为此,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大举措,各级单位加大了对传统曲艺的挖掘和保护力度。中国曲协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制定行动方案、推出曲艺行业准则和曲艺演员演出从业标准、修订《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研究制定《全国曲艺界优良行风建设五年规划(2023-2027)》等举措,进一步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遵循和机制保障。
在传承和保护的基础性研究上,在学术研究方面代表性的项目及成果,就有《唐耿良说演本苏州评话长篇曲本<三国>》等的整理出版、以及由文化和旅游部与财政部共同持续资助的国家级曲艺类非遗传承人记录工程的逐步推进等,为曲艺类非遗的传承保护提供了相应的学术及智力支撑。
(三)打造曲艺优良生存环境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关怀和多次指示与批示,自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我国曲艺类非遗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更为切实的成绩。尤其是从在天津首次举办了“全国非遗曲艺周”(2018年)后,继山东济南(2019年)、浙江宁波(2020年)连续举办第二、第三次“全国非遗曲艺周”,于今年在湖北武汉举办第四次“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此项展演活动已是非遗领域重要品牌活动,是曲艺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成果的集中展示平台,是《曲艺传承发展计划》颁布实施后全国曲艺非遗保护工作最为重要的成果展。
与此同时,全国各曲艺项目保护单位积极组织曲艺项目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各类展演和各类比赛,鼓励各地组织区域性曲艺会演,逐步形成曲艺专题品牌活动,鼓励和引导曲艺项目进入城市和乡村旅游演艺市场,与当地旅游发展相结合,拓展发展空间,打造曲艺优良生存环境。
二、广西曲艺简况
广西曲艺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清代则是广西各曲种形成和发展时期。明代以前广西就有民间传说故事、歌圩唱和、巫师的“唱师”,这些都是曲艺生成的文化土壤。曲艺是草根艺术,对底层人民的生活有着深刻的认知和敏锐的体会,最能体现社会民众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需求,曲艺说唱的是民意、民声、民俗,紧贴现实,从最底层的诉求开始,扎根于民心。
曲艺作为来自民间的艺术,以“说”“唱”将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传承及延续下来。无论哪个曲种,各民族曲艺都是绚丽多姿的,活跃于民间活动,穿梭于民俗节日,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承载了一个民族的记忆,将一个民族的智慧结晶、兴衰荣辱得以流传万世,薪火相传。
(一)广西曲艺入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
广西曲艺曲种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4种,自2008年开始至今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曲艺非遗项目有3项:广西文场、桂林渔鼓、末伦。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西曲艺非遗项目有22项:桂林文场、长安文场、壮族末伦、老杨公、桂林渔鼓、零零落、客家竹板歌、全州渔鼓、合浦公馆木鱼、德保壮族末伦、宜州渔鼓、荔浦文场、田东壮族唐皇、壮族卜牙调、壮族八音坐唱、兴宾区客家纸马戏、八步铺门茶姑调、钦州海歌、校椅临江壮歌剧、田东壮话快板、罗城文场、南宁粤曲。
(二)广西曲艺现状
近年来广西曲艺事业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涌现出一批一批优秀的曲艺作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广西曲协、各地市文旅广电局、群众艺术馆、各曲艺团体、曲艺工作者,纷纷推陈出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不断迈出新步伐,为广西曲艺开创新局面。广西曲协同时注重人才队伍培养,大力挖掘新人新作,积极推动各地开展曲艺类特色文艺之乡申报工作,建设曲艺交流学习平台,举办曲艺展演、曲艺文化志愿者、曲艺青年人才培训计划等活动,为推动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创新贡献力量。
如今,广西曲艺在节目创作质量和数量上逐渐有了新的局面,艺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作品创新紧跟时代步伐,还在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曲艺赛事里取得斐然成绩,但曲艺的发展不能只局限于舞台上,不能只是以获得奖项来体现它的价值所在。曲艺来自民间扎根民间,只有在人民中获得认可和熟知,才能检验出曲艺存在的艺术价值。随着工业生产、市场经济、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电视、电影、移动互联网等媒介相继出现,成为大众文化消费和休闲方式的主要部分,曲艺艺术的发展更不能脱离市场,不能脱离群众。只有与时代接轨踏入市场化,与时俱进走入百姓生活,才能使得曲艺艺术走得更远更广更好。
三、文旅融合下广西曲艺的发展路径研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非遗保护和旅游产业在机构改革、法规健全、政策完善、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进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文化和旅游相关主管部门推动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空间融合、业态融合、服务融合,在“新趋势、新要求、新思路”的形势下,让非遗与旅游融合中更加“活”起来,绘就绚丽夺彩的新时代画卷。
(一)文旅融合下促进广西少数民族曲艺融合发展
广西有着丰富的多民族文化资源,民族语言丰富,民俗样式繁多、民风淳朴热情,为别具一格的民族地方特色的曲艺创造出了肥沃的土壤。广西少数民族曲艺曲种更是多达14种,独特的地域性文化,使得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更具优势。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方面,要充分挖掘广西少数民族曲艺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
着重突出少数民族曲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将曲艺艺术融入地方文化旅游产业中,重视对曲艺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游客通过曲艺表演了解当地民俗和地方文化,凭借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打造少数民族民俗风情文化旅游,将观光旅游与曲艺表演和民俗风情结合起来,打造本土的特色旅游品牌,促进曲艺艺术传承,为曲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途径和空间。
(二)文旅融合下打造文化生态保护区品牌
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发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旨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和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可重点围绕社会化认知、主体化利用、聚集化布局、场景化呈现、市场化意识、数字化传承、多元化转化、年轻化创新、体验化深化和现代化发展等方面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
建设传统曲艺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对非遗进行整体性保护的有效方式。例如,2015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设立桂派戏曲曲艺艺术文化(桂林)生态保护区,对分布在桂林区域,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桂派戏曲曲艺艺术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文化生态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保护重点在于桂剧、彩调、广西文场、渔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文物古迹,以及保护区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在政府的引导下,与桂林的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如榕湖边“渔鼓天天唱”传承基地的演出,在彭承红等诸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努力下,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成为地方曲艺演出的重要传播场所。
文化生态保护区可在文旅融合模式上创新探索,各地在推动保护区内文化生态与旅游休闲融合发展上已经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在“非遗+旅游”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例如,去哪儿网的“非遗非常潮”、同程的“非遗所思”以及抖音的“抖转新遗”等品牌活动,在传播非遗、开展非遗旅游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文旅融合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坚持把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加快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依托各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城市书房等文化阵地,建立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加强需求调研,优化服务内容,把“端菜”和“点菜”结合起来,持续提供形式多样、层次丰富的各类活动和精品内容,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上下功夫,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需求。
积极推进广西曲艺文化和旅游消费融合建设,通过整合特色文旅资源,不断探索文艺活动与旅游路线融合的路径,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综合带动效应,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内容,深化文旅融合,提升文化和旅游内涵,助力旅游产业化。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建设,推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打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周”“少数民族风俗节庆”等文化活动品牌,丰富优质文化和旅游供给,以举办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全力加大文旅宣传推广、强化文艺品质提升,有效激发群众出游热情。广西曲艺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可以充分考虑当下游客的审美习惯、探奇心和神秘感的心态,打破传统的舞台表演模式,结合各民族原生态表演、旅游风光展示以及非遗曲艺现代化、情景表演融合为一体,加强现场互动环节,让观众拥有强大的现场体验感,既有艺术感又有参与感。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地方特色,利用抖音等网络宣传方式,加强文化旅游的非遗曲艺表演节目、民俗体验、娱乐休闲区等公共文化服务特色的转发力度,通过网红推荐、实地拍摄等方式,提高旅游可信力、吸引力,从达到文旅融合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文化和旅游市场需要,充分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大众、面向消费市场,遵循产业化、市场化思路,文旅深度结合,打造非遗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品牌,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吴文科:《以更加有力的学术研究助力曲艺保护传承的深化与提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s://www.ihchina.cn/art/detail/ id/27537.html,2023年6月13日。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https://www.gov.cn/gongbao/ content/2021/content_5633447. htm,2021年8月12日。
[3]《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通知》,https://zwgk.mct.gov.cn/zfxxgkml/ ghjh/202012/t20201204_906378. 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2019年7月16日。
[4]《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https://zwgk.mct. gov.cn/zfxxgkml/fwzwhyc/202302/ t20230222_939255.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网站,2023年2月22日。
[5]于欣悦:《新时代以来曲艺发展主要成就综述》,《中国艺术报》,2023年5月。
[6]厉新建、殷婷婷:《打造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擦亮“高含金量金字招牌》,《中国旅游报》,2023年3月。
[7]刘东儒:《文旅融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文化产业》,2022年第35期,136—138页。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戏剧曲艺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