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一体化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4-08-17卢佳秀

数字通信世界 2024年7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发展,构建高校学生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该文提出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多平台、多终端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共享、高效管理和实时互动,以提升教育管理效率和质量,对促进教育良好运转和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互联网;教育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2-7274.2024.07.066

中图分类号:G718.5;TP 3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24)07-0-03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ntegrated Internet-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LU Jiaxiu

(Student Affairs Office, Zhang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it is crucial to establish a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platform, multi-terminal management system utilizing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alytics, and mobile internet technolGYL5v/eBtzZdjbSMk7BZq51fvVjh9mNjcn4WIdwDcno=ogy. This system aims to achieve information sharing, 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real-time interaction, thereby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t holds significant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the smooth operation and quality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internet;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0 引言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教育的形态与模式,为高校学生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互联网+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一套高效、智能、开放、一体化的学生管理体系,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先进手段,打造一个多平台、多终端的学生管理生态系统,促进高校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有助于优化高校学生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

1 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2024年3月某高校进行了互联网一体化管理系统可行性的调查统计,将其校四个专业共519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调查中发现329名学生觉得目前传统的教育管理系统太落后,需要改进,支持使用互联网一体化的教育管理系统[1]。通过调查分析,在学生管理体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信息孤岛现象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往往局限于单一的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这导致高校学生信息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平台中,难以实现信息有效的整合和共享。例如,高校学生的学籍信息、业务学习、宿舍管理、实习实践等情况分别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而这些数据库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和交互,使得信息的获取和管理变得复杂和低效。信息孤岛现象往往导致了信息匹配不一致性和重复性问题,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的数据格式和结构存在差异,从而影响对高校学生个体的信息不够全面,出现误判或者关注某一侧面的情况出现。

1.2 管理效率问题

管理效率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由于缺乏高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工具,高校学生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常常受到限制。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学生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往往依赖于手动操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高效的信息反馈和沟通机制,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受到限制。在没有对大量学生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的情况下,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行为特点和需求,难以做出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2]。

1.3 互动性问题

在现代教育环境中,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互动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往往忽视了家校的沟通联系,传统的互动方式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模式在实时性和便捷性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传统的面对面交流针对中小学生的适应性更强,然而高校学生的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受限于文化、时间、地点的差异,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的面对面往往无法实现,难以满足各方交流互动的需求。高校学生因为课程安排、课外活动或家庭责任感缺少,学生、教师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减少,交流多为电话沟通的单一形式,交流的时间、空间、方式等的一系列限制导致了沟通效果不佳,对于教育管理难度提出了新挑战。

2 基于互联网一体化的高校学生管理体

系构建模式

2.1 构建目标——基于互联网一体化的高校

学生管理体系

通过新媒体构建统一信息平台,可整合学生学籍、成绩、行为等全方位数据,实现高效管理、实时互动与信息共享,进而提升教育管理效率。高校作为此平台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努力营造氛围,将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考勤、文化活动等融入其中,同时运用技术手段确保学生安全。该平台还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渠道,加强学生、教师和家长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教育透明度,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此外,该平台注重易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采用隐私保护和数据加密技术,确保学生信息安全。随着教育和技术的发展,系统可轻松扩展,适应未来变化和升级。此信息平台不仅是一个管理工具,更是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满足学习、文化和教育交流的需求,推动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现代化进程。通过这种方式,高校能够更好地连接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打破传统信息壁垒,实现真正的教育信息化[3]。

2.2 建构方式——基于技术支持下的安全高

效平台

基于互联网一体化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融合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学生信息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错误,提升管理效率与精准度。该体系借助智能分析工具与数据库API,深入洞察学生需求,推进个性化教学与精细管理,同时确保多平台多终端访问,实现信息的随时随地获取。云计算技术提供弹性资源与数据存储,按需动态调整,增强系统扩展性与可靠性。大数据分析则深入解析学生行为与学习表现,助力定制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此外,移动应用集成使得学生、家长与教师能即时接收通知、查看课程与成绩,教师还可进行移动化课堂管理与资源共享,极大提升了教育灵活性与互动性,构建了一个全面、高效的数字教育生态。

2.3 建构功能——信息管理模块精准分析

信息管理模块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它负责实现高校学生信息的集中存储和管理。该模块能够收集和整合高校学生的个人信息、学籍记录、成绩数据、行为表现等,形成一个全面的、动态更新的高校学生档案。通过这个模块,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可以轻松访问和更新高校学生信息,家长能实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进展。信息管理模块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安全功能,确保所有敏感信息都得到妥善保护,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该模块能够对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变化、课堂参与度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优势和不足。这些分析结果可以为教师提供宝贵的反馈,帮助他们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4]。

2.4 平台推广——多方位试运行反馈

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以服务学生为导向,结合学校具体的特点,采取一定单位的学生班级为实验区,将平台进行试运行,通过平台表单、评论等收集反馈用户的信息,及时进行改进,建立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另一方面,采取一系列的运营推广措施吸引老师学生参与,例如通过制定系统的培训、学校会议、研讨会、宣传册、在线广告等多种渠道,向教师、高校学生和家长介绍系统的功能、优势和操作方式。推广活动应该突出系统如何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促进家校沟通、支持个性化教学、就业创业服务等,以激发用户的好奇心和参与意愿,提高平台运用的现实意义。

3 基于互联网一体化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

的应用价值

3.1 激发高校教育管理思维方式革新

新兴技术的运用进一步激发了高校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的管理思维方式的革新。对高校学生而言,更加注重实践锻炼,在学习中需要进行认识实习、跟岗实习、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校外实践时间占比进一步增加。运用基于互联网一体化的学生管理体系,既对于高校教育管理者更加便捷、高效,也激发管理者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思维的改变,有助于降低将学生管理中一切包办的“保姆式服务”的现象发生,以平台为契机,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新动力,进一步转变教育管理者服务角色。

3.2 一体化资源整合,强化高校的服务质量

基于互联网一体化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将学生所有的信息、活动进行线上管理,在相关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保障下,学生的相关信息将更容易保管、保存,尤其是学生的档案内容、邮寄地址等信息在若干年后仍可溯源,强化了高校的服务质量。高校采取强有力的数据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审计追踪等,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高校管理教学人员时,一体化的管理信息让服务更不容易断线,交接材料更轻便,通过相关数据的筛选有助于更好效地掌握学生信息。基于互联网的材料信息一体化整合,实现信息共享、高效管理和实时互动,将极大减少人力财力的损耗,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5]。

3.3 创新“线上+线下”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机制

构建互联网一体化高校学生管理体系,拓宽高校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空间,进一步升级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线上的学生活动离不开互联网一体化,使得学生活动的开展更有利于“留痕”,避免线下活动效果的单一化和不可控因素,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透明性,为后期学生综合测评的量化考评、评先评优打好基础,从而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公平。高校要转变思维,树立好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和巩固当今的互联网思维,运用新媒体的优势,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高校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学生管理体系框架,不仅整合了学生信息管理、学业监控、心理健康支持、职业规划以及在线互动交流等多个关键功能模块,还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学生全周期、全方位的个性化服务与管理。该体系显著提高了学生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增强了学生参与度与满意度,也为高校管理者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成为高等教育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沈建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现状与模式创新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2):161-163.

[2] 李尚华,张逸茜.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应用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2,38(09):24-27.

[3] 邓磊.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建构[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7):163-164.

[4] 谢善慈.高职高校学生顶岗实习网络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1):69-70.

[5] 贺龙军.基于互联网的教育管理体系优化措施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08):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