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2024-08-16任芹

概念明晰

1.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指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拓展延伸】

改革开放的意义: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③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④为世界经济稳定繁荣贡献了中国动力,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成功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国道路。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各家各户使用(“包干到户”“包产到户”),由集体经营变成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用农民自己的话概括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科学的宏观调控下,使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4. “四个自信”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

[针对训练]

1. 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战略转移

②明确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④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某班同学以“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为主题开展学习研讨。以下发言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③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

④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B. 我国土地革命战争由此开始

C. 彻底否定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果

D. 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性质

4. “如果把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划分为两个阶段,惊涛骇浪的1992年无疑是一个分水岭。”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不断探索,1992年后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亮光。这是因为这一年( )

A. 邓小平南方谈话决定实行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经济改革

B.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C. 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D.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5. 如果说历史自信是对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历史经验、历史规律与历史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那么“四个自信”就是对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历史自觉。下列关于“四个自信”对应正确的是( )

①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③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激励人民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易混辨析

1. 改革的具体进程

2. 开放的具体进程

[针对训练]

1. 某校高一13班以“改革开放的进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B.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C.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D. 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 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经历了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 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3. 下列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镜头,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真题演练

1. (2023·浙江)某班同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同学们整理的下列材料中,可以作为上述主题论据的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④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2023·浙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充分说明,改革开放( )

A. 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B. 实现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C. 经历了由点到面的全方位推进过程

D.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 (2023·湖北)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 )

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

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1. A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都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③④均排除;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2.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A排除;改革开放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B错误;C强调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材料未涉及,故排除;D正确且符合题意。

3. C 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①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重难突破

1. 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针对训练]

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下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其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立足实际,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性积淀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重大成果,开辟了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 )

①我国社会主义道路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具体方案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行动指南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