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FF:快速、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变性程度
2024-08-16陈冬宇陈燕
我们平时俗称的“脂肪肝”,医学上称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正常肝组织中脂肪含量<5%,若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时,称为脂肪肝。据统计,全球成年人中患病率高达3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脂肪肝不仅与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还可能导致肝炎、肝硬化乃至肝癌等严重疾病。从脂肪肝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的进展虽然非常缓慢,但一旦发展成肝硬化将很难逆转。因此,对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快速、准确检测对于早期诊断、干预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用于评估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肝活检。目前被认为是肝脏脂肪变性诊断和量化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操作,可能出现取样误差、引起并发症的风险,患者普遍接受度不高。
2.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是目前各指南、共识推荐的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非侵入性检查的“金标准”,但检查费用高、扫描时间长、普及性差。
3.超声检查。
(1)常规超声。通过肉眼对图像判断回声增强、后方回声衰减、肝内管壁模糊、肝肾回声对比增强等特点来诊断脂肪肝。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肝的首选方法,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受仪器和操作者主观因素影响,评估脂肪肝严重程度存在差异性。
(2)超声半定量评估技术。肝肾指数(HRI)是超声半定量评估脂肪变性的方法,主要通过比较感兴趣区内肝实质和肾实质回声强度诊断脂肪肝。HRI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因操作者的主观性影响,但HRI无法对急慢性肾病、右肾切除等患者进行检测。
(3)超声定量评估肝脂肪含量。其中包括超声衰减成像评估(ATT技术):通过计算衰减系数来定量评估肝脏脂肪程度,计算得出肝脏声学衰减系数测值(单位dB/cm/MHz),弥补常规超声检测的不足;超声生物声学脂肪分数(UDFF)技术:通过采用配备UDFF脂肪分数测定技术的探头,拟合组织回波射频信号中的衰减系数和背向散射,可直接得出受检者肝脏脂肪含量百分比,单位以百分比(%)表示,非常直观,不受操作者主观判断及仪器依赖影响。
与传统的生物化学方法或影像学检查相比,UDFF技术无需复杂的样本处理过程,也不需要使用放射性物质或对比剂,大大简化了检测流程,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和潜在风险。UDFF技术可用于协助筛查需要治疗的MAFLD患者,监测病程的发展,评估治疗效果;预测MAFLD患者发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监测肝脂肪含量变化,协助判断药物肝损的程度,指导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评估肝移植供体肝的脂肪变程度,选择合适的供体。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慢性疾病的高发,肝脏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UDFF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肝脏脂肪变性检测方法,以其快速、定量和无创的特点,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临床应用经验的积累,UDFF有望成为肝脏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诊断和治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