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付骨质疏松,中医有妙招

2024-08-16夏志宏

家庭医药 2024年8期

骨质疏松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性疾病,其显著特征为骨量低下和骨组织微结构受损,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引发骨折。这种病症在老年人中尤为常见,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常表现为关节疼痛、骨折频发,甚至可能出现肢体伸长缩短的现象。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经历呼吸功能下降等症状。中医理论认为,骨质疏松疾病可能源于先天不足、外邪侵袭,或是肝肾阴虚、脾气虚衰、肾阳虚损等因素所致。

骨质疏松危害多

骨质疏松疾病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痛苦,而且其潜在的危害性更是深远且广泛的。

经济负担大

从经济层面来看,骨质疏松的治疗费用较高,对患者家庭而言是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的经济压力。

影响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带来的身体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患者常常饱受腰酸背痛之苦,身材逐渐变矮,甚至在日常活动中可能遭遇骨折的风险。这些症状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睡眠和正常生活,更可能引发失眠、牙齿过早脱落、食欲下降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他们的健康状态。

骨折发生率高

骨质疏松疾病使老年人骨折的风险显著上升。即使是轻微的外力作用,也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老年人在咳嗽时都可能遭遇骨折。尤其是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病率极高。一旦发生骨折,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卧床,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活动能力,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肺感染、褥疮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中医治疗有妙招

在应对骨质疏松时,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提供了多种治疗策略。这些方法不仅关注疾病的治疗,更注重患者整体机能的调理与养护。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获得更为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中医强调“肾主骨”的理论,认为骨质疏松与肾虚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时,中医常选用如骨碎补、熟地黄等具有补肾、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这些药材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配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同时,中成药如强骨胶囊、肾骨胶囊等也是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的得力助手,它们方便携带,易于服用,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艾灸治疗

艾灸治疗作为中医独特的疗法,在应对骨质疏松时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它通过对肾俞穴、足三里穴等关键穴位进行灸治,能够温补肾阳、补益脾胃精血,从而强化筋骨,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这种疗法采用温和的方式,在穴位附近进行熏灼,每次治疗约10~15分钟,间隔1天进行,1个月内可完成10次治疗。艾灸治疗过程不仅温和舒适,而且无副作用,是骨质疏松患者值得尝试的一种自然疗法。

导引术

导引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通过打太极拳、练习八段锦等导引方法,可以疏通经络气血、改善脏腑功能、濡养筋骨,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状况。这些导引方法简单易学,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练习,非常方便实用。

食疗法

通过长期食用如桑葚牛骨汤、虾皮豆腐汤等具有补钙、补肾功效的食物,可以改善骨质疏松的病情。同时,提高脾肾功能也是缓解疾病症状的重要方法。在中医专家的指导下,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疗方案。

辨证施治方有效

在中医理论中,骨质疏松被视为一个涉及多个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状态的复杂疾病。因此,在治疗上,中医特别重视“辨证施治”的原则,即针对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脾胃虚弱型

骨质疏松患者若伴随脾胃虚弱,常表现为背部酸痛、四肢乏力,以及食欲下降、面色萎黄等症状。此时,中医主张以益气健脾、补益脾胃为主,常用的治疗方剂如参苓白术散加减,旨在调和脾胃功能,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

肝肾阴虚型

此类患者常有腰膝酸痛、手脚发热、眩晕耳鸣等症状。中医治疗时,注重改善肾阴虚现象,常用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加减,通过滋阴补肾,调和肝肾功能,以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

脾肾阳虚型

这类患者腰部、膝盖部位常感发冷,伴有食欲降低、大便不成形等症状。中医采用金贵肾气丸合健脾丸加减治疗,旨在温补脾肾阳气,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病情。

肾阳虚型

该类型患者常感腰背冷痛、酸软无力,并伴有畏寒喜暖、尿频等症状。中医治疗时,以温补肾阳为主,常用方剂为右归丸加减,通过温补肾阳,增强体内阳气,从而改善骨质疏松的症状。

气滞血淤型

患者常有骨节刺痛、痛有定处等症状,中医治疗时以活血化淤、行气止痛为主,常用方剂为身痛逐淤汤加减,通过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肾虚血淤型

此类患者常有腰脊刺痛、腰膝酸软等症状,治疗时中医采用补肾活血汤加减,旨在补肾活血,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

日常调养不可少

骨质疏松疾病不仅需要专业的医疗治疗,日常生活中的调养同样重要。通过合理的调养,可以有效延缓骨质疏松症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平衡饮食、合理营养 人体骨骼的代谢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特别是钙含量较高、营养物质均衡的食物,如牛奶、豆类、瘦肉、鱼、蛋类等。同时,要注意盐分摄入的控制,避免摄入过多盐分。

多晒太阳 多晒太阳有助于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对预防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喝酒会干扰钙和维生素D的代谢,加速骨质疏松的进程。因此,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并限制咖啡、浓茶、碳酸饮料的摄入量。

适当运动 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和骨骼密度,维持骨强度。患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如散步、跑步、太极拳等,并长期坚持。

防治跌倒 骨质疏松患者容易发生骨折,而骨折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患者应注意穿着舒适、合脚的低跟鞋,保持行走平稳;在冰雪路面等容易滑倒的场合尽量避免外出;加强身体锻炼,增加肌肉力量,以预防跌倒和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等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预防跌倒等调养措施,以减轻疾病带来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