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制剂
2024-08-16
家庭医药 2024年8期
医疗机构制剂,即院内制剂,是指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临床需要,经省、自治区或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而配制、自用的固定处方制剂。
院内制剂一般都是各医院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小、安全系数高、配方成熟、工艺相对简单、向药监部门申报批准后的制剂。其诞生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医药工业较为落后,医院的临床用药需求常常无法满足,院内制剂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在医院药品供应方面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目前许多院内制剂已有市场供应或有替代品。但有些药品由于整体需求量小或难以长期保存,仍然常常出现短缺,无法保证医疗机构的正常使用,所以院内制剂现今仍是临床用药的有益补充。
院内制剂是基于多年临床用药经验进行研发的,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审批门槛低、审批流程快、费用较低、品种多、适用性强、供应及时、配制量少、使用周期短,更易被患者接受。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药品外包装上的文字来识别院内制剂:外包装上均有“某某某医院”和“本制剂仅限本医疗机构或经批准的医疗机构使用”的标识。另外,每种制剂盒子上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也就是“批准文号”,格式为X药制字H(Z)+4位年号+4位流水号,其中X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H代表化学制剂,Z代表中药制剂。
要注意的是,医疗机构制剂只能在本医疗机构内或经批准同意的医疗机构内凭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使用,并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所载明的诊疗范围一致。我们要理性看待院内制剂,不盲目追捧,切忌擅自找一些代购私自购买知名医院的院内制剂,更不能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