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眼歪斜、肢体麻木、头晕……当心脑卒中

2024-08-16李巍峰

家庭医药 2024年8期

据相关媒体报道,绍兴的徐先生是一位不到40岁的金融从业者,因日常工作繁忙且体态略显丰满,常以羽毛球进行放松。日前,他在球馆挥汗如雨时,被同为球友的脑外科医生察觉出异常。该医生注意到徐先生精神萎靡,眼神迷离,运动时步伐不稳,甚至嘴角略有歪斜,便主动询问。徐先生坦言自己感到头晕头痛。医生强烈建议徐先生立即停止运动,前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诊断结果显示,徐先生因脑部小血管破裂而患上中风。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治疗,徐先生现已康复。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CS)俗称“中风”,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在我国,它是导致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堪称“头号健康杀手”,同时也是成年人遭遇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中国卒中学会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卒中患者1494万人,每年新发卒中330万人,每年因卒中死亡154万人,卒中存活者中约有80%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约75%丧失劳动能力,40%是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给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提高公众对脑卒中的认识,了解其预防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对于提升国民的健康水平、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

脑卒中是一组因脑部血管堵塞或破裂导致突发脑组织损伤的疾病总称,主要分为两大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又被俗称为“脑梗塞”,通常由基底动脉狭窄、脑血管痉挛、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类型,其特点是发病过程较为缓慢,症状相对较轻,患者大多保持意识清晰,约占脑卒中总数的80%。出血性脑卒中又被俗称为“脑淤血”,多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瘤或脑血管畸形等疾病相关,发病速度快,可以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迅速恶化,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出血量及出血位置,多数情况下会伴随意识障碍,约占20%。

年龄、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缺乏运动、肥胖、饮酒、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等心脏病因以及代谢综合征、情绪因素(如压力、焦虑)等是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脑血管破裂,形成局部血肿,压迫周围脑组织,或因脑部缺血导致脑细胞缺氧和代谢紊乱,最终引发脑细胞死亡和脑功能损害。

预防脑卒中,了解前驱症状至关重要

缺血性脑卒中在45~70岁的中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在发病前,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前驱症状。

频繁头晕:许多疾病在发病前都会出现头晕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然而,如果伴随持续性疼痛,无论轻微还是剧烈,都应引起高度警觉。

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睛瞳孔变小、对侧偏瘫、同向性偏盲和感觉神经障碍等。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面瘫舌瘫、运动性失语和感觉性失语等。这两种症状都是由脑局部严重缺血引起的。

肢体、手足、唇舌等麻木: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一侧手臂麻木、失去知觉,并伴有头晕头痛、视线模糊等症状,可能是脑梗引起的麻木。这种麻木通常是突然发生的,范围较广泛,很少局限于一处,如左侧上下肢体麻木。

身体疲劳:晨起醒来时头脑不清晰、感到疲劳乏力或不停打哈欠,可能是脑中枢缺氧的迹象。当动脉硬化加剧时,脑部缺血现象会更为严重。研究表明,大约80%的患者在发病前一周会出现这种先兆现象。

眼前发黑:由于眼部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分支,一旦脑部血流突然变化或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导致暂时性缺血,就容易出现一过性眼前发黑。

出血性脑卒中发作时,则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伴呕吐、头晕和意识改变等。

疑似发作时,要积极行影像学检查

上述前驱症状提醒我们,脑卒中的发生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有迹可循的。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脑卒中,快速识别症状并立即采取行动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脑卒中的每一分钟都可能导致数百万神经细胞的永久损失。因此,当疑似脑卒中发作时,积极进行影像学检查成为了救治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超声,可用于检查血管狭窄程度、斑块存在与否及其稳定性等;头部CT检查,可以迅速检测出脑出血和大血管的闭塞;头部核磁共振(MRI),可评估脑梗塞的范围和观察脑血管的结构;超声血管造影或 CT血管造影(CTA),可了解颅内和颈部动脉瘤、血管狭窄及畸形等。

此外,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血液指标及血压的检测都是必要的,可评估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高尿酸等风险因素。

运动+饮食干预,可有效预防脑卒中

为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以下措施值得注意:

选择植物性饮食 研究发现,高质量的植物性饮食与降低脑梗塞风险有关。例如,与水果和蔬菜的最高和最低摄入量相比,脑梗塞风险降低了21%。此外,摄入血糖指数较低的碳水化合物(如全谷物和膳食纤维)与降低脑梗塞死亡率和发病率有关。因此,选择富含水果和蔬菜的植物性饮食,如地中海饮食,有助于预防脑梗塞。

补充叶酸 叶酸补充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脑梗塞风险,特别是在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的患者中效果更为显著。中国脑梗塞一级预防试验报道,在一级预防中,叶酸使脑梗塞减少了25%,在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15且血小板计数低的患者中,脑梗塞降低70%。因此,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脑梗塞的风险。

进行适当运动 研究表明,有氧耐力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步行等,可以显著降低脑血管事件的患病风险和相关死亡率。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对男性来说,可以将脑梗塞的风险降低27%。

克服不良生活习惯 研究表明,吸烟和酗酒与脑梗塞风险增加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戒烟限酒。

注意保暖 人体的冷应激反应可能引发一系列生理变化,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的反应。这些变化可能对脑梗塞的发病风险产生影响。因此,在冬季尤其要注意保暖。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结合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保护大脑健康,避免严重的健康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