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应对糖尿病与骨关节炎共存的双重压力

2024-08-16刘伊娜

家庭医药 2024年8期

据世卫组织数据分析,2025年全球罹患关节炎人口将超过8亿人,罹患率仅次于心血管相关疾病。其中,骨关节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50%,75岁以上患病率高达80%。与之相对应,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合并骨关节炎的患者数量也在持续上升。这些患者虽然同样会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功能障碍等症状,但其炎症程度更为严重,滑膜增生和软骨退化也更为明显。因此,对于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如何有效地进行自我管理,以减轻双重病痛并提升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身体的多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眼部等。其中,关节也是受糖尿病影响的部位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局部的促炎微环境(土壤)是导致持续性滑膜炎症、肿胀及关节软骨降解的驱动因素。同时,高血糖还会引发神经变性,导致深浅感觉减退甚至丧失,所以很多患者在关节受到损伤后却浑然不知,无法像其他的人那样因为疼痛而及早发现关节疾病,并进行治疗和控制运动、多休息。因此可以说,糖尿病既是骨关节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又能加重滑膜炎症促进软骨退变及关节炎进展。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形、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这种病症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分为多种亚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亚型可能会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出现,即多种亚型可集中表现于同一位患者身上。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的关节炎主要出现在足部,但也可能出现在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病变的关节囊可能会变得松弛,甚至出现半脱位的情况,活动时还可能产生摩擦声。此外,患者的局部可能会出现发热、肿胀,但疼痛并不明显。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双下肢袜套状的皮肤感觉丧失。另外,也有不少患者的肩部、手指和髋关节会对称地发生滑膜炎。通过X光检查,可以发现足跖骨和趾骨的骨质疏松,关节旁的骨皮质缺损,以及骨端的骨质溶解、吸收、碎裂,或者发生增生、硬化等情况。临床发现,糖尿病合并骨关节炎患者的炎症程度更为严重,滑膜增生和软骨退化的情况也更加明显;而且他们在手术及术后感染方面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临床在治疗这类患者时,需要综合考虑糖尿病和关节炎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同时,糖尿病合并骨关节炎患者也要积极进行自我管理,以增强治疗效果,延缓病情进展,避免接受骨关节手术,提高质量。具体建议如下:

调理饮食 应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糖分,选择低糖、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虾、瘦肉、蛋类等;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

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建议以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过于激烈或高强度的运动,以免加重关节负担。建议每次运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每周进行3~5次。运动时应注重关节保护,可佩戴护膝、护腕等。

结合物理治疗 如果没有禁忌症,日常可对关节进行按摩、推拿、热敷等,这些物理治疗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

遵医嘱用药 应遵医嘱按时服用控制血糖的药物和治疗关节炎的药物,也可考虑使用关节保护剂、软骨营养剂等辅助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