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可不是“想支就支”
2024-08-16纪文洋
进来的是一位老先生,他不等我询问就先张口说:医生,我姓李,今年72岁,心脏血管堵了,要赶紧住院放支架才行。
我忙问有什么症状,有没有做心电图。
他犹豫了一下说:没做过心电图,就是体力不如从前,偶尔有胸闷、头晕的症状。
我一愣,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老人早上去买钙片,店员说可以免费查看血管情况,就用一台仪器往他手上扫描,之后指着电脑屏幕摇了摇头,说有一条心脏血管堵塞了、脑血管也有狭窄、血黏度高,建议他买点通血管的药吃,不然可能会发生心梗。老人吓了一跳,赶紧“冲”到我们医院来。
这种情况,我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了,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这么神奇、先进的机器?看着老人神色紧张、焦急,来不及给他上堂辟谣课,我赶快给其安排了相关检查。结果,血压是150/72mmHg,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来说略高一点,但考虑到他情绪比较紧张,这个血压只能作为参考;心电图显示正常,当然这不代表心脏没事,临床上也有一小部分患者虽然血管狭窄或堵塞,但心电图可能是伪正常,这时心电图的前后对比、动态观察就很重要了;血液检查结果显示,除了低密度脂蛋白和尿酸略高一点,血糖、心肌酶等都正常。再综合老人没有抽烟喝酒的嗜好,每天还坚持运动,我评估他为心血管事件的低危人群,但血压还需要继续观察。
面对这些检查结果,老人依然不放心。原来他堂哥一个月前就是因为心梗去世的,他现在也觉得有点胸闷,所以还是想住院查一下心脏血管哪个地方堵了,顺便放个支架。
我向他介绍,检查心脏血管堵塞有两种常用方法:冠脉CTA和冠脉造影。冠脉CTA在门诊就能做,是静脉注射造影剂后,通过CT扫描了解冠状动脉状况,适用于低危人群和支架术后随访。如果冠脉CTA正常,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如果有狭窄但不严重,可以先行药物治疗;如果病变严重,有临床症状,就要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冠脉造影目前仍然是诊断冠脉疾病的“金标准”,但需要住院进行,它是在局麻下将导管从手腕处的血管送到主动脉根部,然后打造影剂让冠状动脉显影,在X线下观察冠脉有无狭窄或阻塞。对于有缺血症状或心电图明显改变的高风险患者;既往做冠脉CTA显示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且现在又出现症状的患者;或者冠脉CTA与临床症状严重不符的患者,临床会建议行冠脉造影。至于那种简单扫描一下手,就能发现全身哪条血管堵塞的仪器,多半不靠谱,不然医生何必还要冒着吃射线的风险去做冠脉造影呢?
我接着说:考虑到你属于低危人群,但由于在外做了“不靠谱”的检查,最近又经历了亲人因心梗离世,已陷入恐慌状态。也许只有让你目睹真正的心脏血管图形,才能安心接受我们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所以我建议先做个冠脉CTA即可。
我又向老人解释,支架也不是可以随意植入的,其有严格的适应证,包括急性心梗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又有缺血表现的患者。此外,除了支架,临床还有其他开通血管的方法,比如血栓抽吸、冠脉内溶栓、高速钻头旋磨、激光、震波球囊等,医生会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老人欣然点头,表示这回搞清楚了。
隔了2天,他的冠脉CTA报告出来了,其3条冠状动脉都是通畅的。老人长舒了一口气:这两天真是度日如年,生怕猝死,晚上睡觉都是左边一瓶阿司匹林,右边一瓶硝酸甘油,这回总算是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