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
2024-08-16
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所有市县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我国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已全面覆盖所有市县,并持续向社区与乡村基层拓展。此举标志着基层医疗服务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有效促进了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据国家卫健委基层司司长傅卫介绍,近年来,通过加速基层信息化体系与基础设施构建,远程医疗等信息技术手段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目前,全国超七成卫生院已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协作,实现了远程会诊等服务的常态化应用。
同时,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也在基层广泛试点与推广,为全科医生与乡村医生提供精准诊疗支持,显著提高了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试点县已累计提供超2600万次诊断建议。此外,安徽、江西、宁夏等地更是全省范围内推广该技术,进一步扩大了受益面。
为加强数据互通与业务协同,国家正积极推动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统一,建设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等资源共享中心,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增强了基层医疗服务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县域医学影像中心的建设,已惠及半数以上乡镇卫生院,有效提升了基层诊断水平。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还显著增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群众的就医体验,为构建更加公平、可及、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1163家县医院迈入三级医疗服务能力行列
国家卫健委日前宣布,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国已有1163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标志着县域医疗水平显著提升。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这一成就背后的多重支援策略。
首先,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特别是针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采取“以市担责、以院包院”模式,通过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的方式,成功提升了148家重点帮扶医院的服务能力,其中67家更是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其次,持续推动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全国1173家三级医院精准对接940个县的1496家县级医院,不仅强化了县医院的临床专科建设,还培养出大批专业骨干,填补了技术空白,完善了管理制度。目前,85%的对口帮扶县医院达到二级以上服务能力,44%更是迈入三级行列。
此外,自2005年起启动的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已累计派驻超8万名三级医院医务人员下沉支援。同时,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项目自2011年实施以来,已派出170支队伍超1000名医务人员,深入县乡,开展诊疗、宣教和培训,将优质服务送至群众身边。
这一系列举措成效显著,2023年县医院能力评估结果显示,全国98.6%的县域被覆盖,其中1894家县医院达到二级以上服务能力,1163家更是达到三级标准,县域医疗能力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