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024-08-15李立峰

群众 2024年14期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原则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其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首要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党的领导首先表现为政治领导,体现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的领导,直接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锚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原则,全党上下才能齐心协力抓好改革任务的贯彻落实,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全党全国必须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丝毫不能动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全面深化改革进程,实现了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才能更好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关键的就是必须坚持党中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只有党中央有权威,才能把全党牢固凝聚起来,进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如果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确保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主张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断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既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长期的艰巨任务,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毫不动摇、持之以恒为之努力。

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些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全党同志要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增强拥护核心、紧跟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党中央领导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同时要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新鲜经验。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要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要更好完善改革激励和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要以调动全党抓改革、促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等制度改革,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着眼于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健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的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完善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机制,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作者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育长、教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江苏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