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话语创新与传播效果研究
2024-08-15韩晓丹
[摘要]文章针对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变革需求,深入分析了传统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局限性和创新的必要性,并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话语创新策略,即融合新闻传播学理念,动态更新思政教育内容;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政教育传播途径;运用新闻传播学叙事技巧,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基于新闻传播学的受众分析,实现思政教育精准化。同时,文章还全面评估了这些创新策略对思政教育话语传播效果的促进作用,并指出了策略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可能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优化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以推动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人工智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话语创新;传播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深入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已难以满足当代高职学生的需求,其局限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为思政教育话语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它不仅能够助力个性化教学,还能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话语创新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政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还是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当下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政教育话语逐渐暴露出局限性,亟须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1]。
首先,传统思政教育话语往往过于抽象和空洞,缺乏与高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案例。这种话语体系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因此,话语创新的首要任务便是高职院校将思政教育内容具体化、生动化,使之更加贴近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更加注重个性表达、追求自我价值实现。这就要求思政教育话语必须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代高职学生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最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任务,还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因此,对思政教育话语的创新,高职院校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和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通过应用开放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话语创新策略
(一)融合新闻传播学理念,动态更新思政教育内容
思政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其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现实。新闻传播学的时效性和互动性理念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情感分析技术,对海量的网络信息进行筛选和分类,分析公众关注的焦点。例如,在环保议题上,高职院vYuxLG5weg2dto5qTOB3zg==校通过分析公众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的关注焦点,及时将相关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思考环境问题,增强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此外,思政教育内容的动态更新还体现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高职院校借助大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与思政教育目标相契合的现实案例,使思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思政教育传播途径
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还能实现信息的即时传播。在思政教育中,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的优势,创新传播方式,提高教育效果。
高职院校可以围绕思政教育的核心议题,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制作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短视频、图文内容,并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发布和推广,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高职院校应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精准传播,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进行画像分析,根据其兴趣和需求推送个性化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针对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高职院校可以推送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短视频和解读文章。
(三)运用新闻传播学叙事技巧,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
思政教育的内容往往涉及严肃的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如何将这些内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是高职院校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的关键。新闻传播学的叙事技巧,如悬念设置、情感渲染等,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3]。在思政教育中,高职院校可以尝试运用这些技巧来构建引人入胜的课程内容。例如,在讲述历史事件时,高职院校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逐步展开事件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探究历史的真相。同时,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为学生构建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此外,情感渲染也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感人事迹、展现社会进步的艰辛历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深刻理解和记忆,还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四)基于新闻传播学的受众分析,实现思政教育精准化
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偏好是实现思政教育精准化的前提。新闻传播学的受众分析相关理念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高职院校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个性化定制提供有力支持。
高职院校通过收集学生在思政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包括观看视频的时间长度、参与讨论的活跃度、作业完成的质量等,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偏好,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教育内容。同时,通过这种受众分析,高职院校还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习轨迹,及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变化,高职院校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材料和学习建议,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思政教育中获得全面的发展[4]。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话语传播效果研究
(一)全面科学的传播效果评估标准与方法
在评估思政教育话语的传播效果时,高职院校必须确立多维度、量化的评估体系。话语的覆盖率可以衡量其触及的受众范围,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统计学生的点击率、浏览量等指标来评估。受众的参与度反映了学生与思政教育内容的互动程度,高职院校可以通过评论区活跃度、点赞数、分享次数等数据来评估。信息的认可度则体现在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上,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反馈或行为追踪等方式进行衡量。行为的改变程度是评估思政教育话语传播效果的终极指标,其表明学生在接受教育后,态度、价值观乃至具体行为是否发生了积极变化。
在具体评估方法上,高职院校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深度挖掘和分析学生在在线学习平台上的数据,如学习时长、重复观看次数等,以及在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内容和情绪倾向,从而更全面地了解思政教育话语的传播效果。
(二)话语创新对思政教育传播效果的促进作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思政教育话语创新显著提升了话语传播效果。高职院校应用个性化推送技术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偏好和学习习惯,从而为他们定制更加贴切的思政教育内容。这种针对性强的信息传递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高职院校应积极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如通过在线讨论、实时问答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政教育中。这种互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沉浸感,还使得思政教育话语在动态的交流中更加深入人心。此外,高职院校通过应用情感分析技术,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感状态和心理需求,进而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这种结合情感分析的思政教育,不仅影响学生的行为,还触动他们的情感,从而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影响力[5]。
四、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在思政教育领域,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个性化教育推送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只有准确、完整的数据才能为推送系统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确保推送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高度匹配。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需要克服数据收集过程中的诸多挑战。第一,针对学生自主填写信息时可能出现的不完整或失真等情况,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增加信息填写的指导语和提示,引导学生认识到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性,并消除他们对个人隐私泄露的顾虑。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数据验证和清洗,确保收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第二,为了解决数据实时性的问题,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动态数据更新机制,实时捕捉学生的学习数据。
(二)保障算法推荐的公正与无偏见
算法推荐作为个性化推送的核心技术,其公正性和无偏见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算法推荐的公正性,高职院校需要从多个维度出发,制订并实施一系列策略。首先,引入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其应具备深厚的技术背景和丰富的评估经验,以便对算法的设计和运行结果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估。通过评估,高职院校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算法中可能存在的偏见和歧视内容,确保算法的公正性。其次,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公正性和无偏见性,高职院校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数据集进行算法的训练和优化,以便让算法在处理各种情况时都能保持客观和公正。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特征选择、模型融合等,优化算法的性能。最后,高职院校应建立用户反馈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推送内容的评价。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反馈数据,高职院校可以及时调整算法参数和推送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加强学生隐私保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加强学生隐私保护,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首先,在数据加密方面,高职院校应采用业界领先的技术手段来保护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这包括使用高要求的数据加密标准、建立安全的数据传输通道以及实施严格的密钥管理等措施。通过采取这些技术手段,高职院校可以确保学生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其次,高职院校需要采取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来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和篡改。这包括建立完善的身份验证机制、设置合理的访问权限以及实施定期的安全审计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高职院校可以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学生数据。最后,在收集和使用学生数据时,高职院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明确告知他们数据被收集和使用的具体方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通过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的隐私权益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五、结语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话语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思政教育话语的局限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创新策略,并详细探讨了这些策略对提升思政教育效果的积极作用。同时,文章也探讨了相关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文章期望能够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进而推动思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以期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琴棋,李雨薇.人工智能化时代信息技术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策略[N].精神文明报,2024-04-25.
[2]丁汉文,聂栾懿.人工智能赋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08):72-74.
[3]邱云慧.人工智能赋能大思政教育在新文科建设中的创新探索[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4(02):141-144.
[4]陶言诚,韩芳.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的实践困境与解决对策[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08):1-2.
[5]邬敏.人工智能时代对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才智,2024(12):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