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分析
2024-08-15翁海颖
摘 要:现阶段,受经济结构的影响,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多样化,针对出行活动而言,汽车作为近年来人们生活、工作的主流方式,在日常使用中具有一定简便优势。但是,受车辆以及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往往会产生汽车驾驶安全事故,造成严重人身财产以及生命安全问题。对此,文章针对汽车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展开分析,结合汽车驾驶技术要求,从多方面出发。通过强化安全驾驶意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锻炼组织协调能力,有效降低事故概率,实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关键词:汽车安全驾驶 安全驾驶意识 组织协调能力 技术培训 汽车性能
从根本上来说,汽车作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普及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汽车驾驶期间,安全问题作为行驶首要原则,需要驾驶员具备一定驾驶技能。作为行车安全的主要责任人,驾驶员需从技能与安全意识双方面出发,全面提升自身驾驶技能水平。在日常出行期间,需做好启动检查工作,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严格禁止疲劳驾驶。为切实降低行车安全隐患,需掌握在雨雪天气等不同路况的行车要求,树立安全第一的驾驶理念,进而提升交通事故预防水平。
1 汽车安全驾驶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在持续上升,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人们往往选择汽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针对汽车安全驾驶而言,其与汽车驾驶技能具有一定关系,作为实现开车上路的重要前提,安全驾驶作为驾驶技能的主要表现,可以保证驾驶安全性。在驾驶期间,需要驾驶人员手、脑以及眼全面配合,以此实现汽车安全驾驶。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人身伤亡、车辆财产损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多个家庭的破裂。对此,驾驶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则操作,借助自身敏锐的观察力,对各项安全事故未雨绸缪,最大程度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现阶段,人们安全意识逐渐提升,在车辆运行期间,实际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人、车作为交通的基本构成要素,应将安全问题作为首要原则。
2 影响汽车驾驶安全的因素分析
2.1 车辆因素
在汽车行驶期间,车辆作为引发安全事故的因素之一,主要源于其自身性能。针对汽车生产厂商而言,由于在生产期间,缺乏规范性管理,导致汽车在出厂时存在一定安全性能缺陷,例如,汽车启动不足等现象。在上路行驶之后,部分汽车甚至会产生自动熄火现象,严重影响汽车驾驶安全。同时,刹车失灵等问题同样层出不穷,对于车辆安全运行造成一定阻碍。基于客观事实角度出发,部分汽车车辆状况较低,由于其整体是由多个零部件构成,一旦其中任一部件产生老化现象,均会产生事故。超高驾驶技能水平无法弥补车辆自身性能的缺陷,驾驶员需定期对其实施检修,或者更换驾驶汽车[1]。
2.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驾驶员自身因素,其实际驾驶水平以及综合职业素质均会影响汽车驾驶安全。从根本上来说,驾驶员作为主观性因素,其自身心理素质对于车辆安全行驶具有积极意义。部分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一旦心态不稳,往往会产生慌不择路的问题,或者具有路怒症,严重增加事故概率。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提高驾驶员行驶稳定性。同时,驾驶员自身驾驶习惯的良好性可直接减少事故发生率。另外,驾驶员自身身体、职业素质与行车安全具有一定关联,视力、听力以及体力等生理机能可以良好支撑其进行车辆驾驶。部分驾驶工作持续时间较长,对于驾驶人员身体素质是一项不小的考验。职业素质主要表现为疲劳驾驶方面,现阶段,部分驾驶员在行驶期间往往忽视了国家规定的相关法规,不仅不礼让行人,还会产生闯红灯、随意接打电话、酒后驾驶等现象,一旦产生事故,只会造成车毁人亡的现象。
2.3 外部因素
在汽车行驶期间,受到个别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汽车驾驶安全事故频发。在行驶过程中,除却驾驶员内部因素影响,大风、暴雪、沙尘暴、暴雨等恶劣极端天气会降低汽车行驶能见度,导致路面湿滑。在种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会直接降低汽车的车灯亮度,在产生视线盲区的情况下,极容易导致车辆产生碰撞现象。在夏季时节,外部气温较高,汽车在行驶期间爆胎概率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轮胎压力过大导致的,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现阶段,城市发展较为完善,针对医院、学校、商超等区域而言,不仅人流量密集,车流量同样较大,在处于交通高峰的情况下,拥堵现象较为频繁。在此背景下,驾驶员如果缺乏一定驾驶水平,则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2]。
3 优化汽车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的主要措施分析
3.1 强化安全驾驶意识
针对驾驶员而言,作为汽车驾驶的主要人员,为实现安全驾驶目标,需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强化自身安全驾驶意识。相关部门需结合现阶段车辆行驶情况,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结合近年来各项典型事故案例深入分析,借助现代化载体,扩大传播范围,采取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有效提高对驾驶人员的警示作用。在对驾驶员培训期间,需注重加强对心理素质的培训,由于汽车行驶期间会遇到不可控以及突发因素,需要驾驶人员持续保持良好心态,以便沉着应对各项问题。例如,恶意别车等现象,部分人员往往对其实施谩骂,无法实现高效处理的同时,提高事故发生概率。
在驾驶期间,由于驾驶活动具有一定枯燥性,部分驾驶人员往往会抽烟或与同行人员热情交谈,种种违规且具有高度危险性的行为能够分散驾驶人员专注力,导致其无法保持头脑清晰,对于各项突发情况无法实现及时应对。因此,驾驶人员需增强自身安全意识,在遇到拥挤或者堵塞路段时,应保持耐心。同时,严禁酒驾,过度饮酒会麻痹听力、反应力,导致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降低行车安全性。严格遵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实现文明、安全驾驶目标,进而有效推动我国交通驾驶安全建设。
3.2 提升驾驶技能水平
从根本上来说,驾驶员自身驾驶技能对于汽车安全驾驶具有一定影响。为良好提升驾驶技能水平,驾驶员需充分了解汽车实际性能,对各项重要操作位置熟记于心,例如,刹车、油门等。结合自身体重、身高等条件,合理选择针对性车型,确保汽车后视镜、驾驶座等设备均符合自身习惯,以此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驾驶员能够及时发现,在具备充足反应时间的基础上,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同时,在行驶期间,不可避免会遇到不同类型的路况,例如,在冰雪、湿滑等路面,驾驶员需掌握行驶技巧,在行驶期间增加与前车的车距,时刻集中注意力,结合前车实际情况下,适当刹车、减速,确保制动技能的合理性[3]。
为实现对汽车驾驶员技能的有效培养,需从细节入手,确保其对自身驾驶汽车具有良好熟悉度。针对汽车行驶特性以及各项技能应完全掌握,将自身调整至最佳状态之后方可行驶。同时,应熟练应用刹车,例如,在弯道行驶期间,结合道路特点,需保持轻踩刹车状态,有效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确保能够高效应对各项紧急情况。针对特殊路况而言,如果处于连续下坡状态,则可以采取降低挡位的形式,实现有效制动。此时如果长时间保持刹车状态,则会导致过热。在晚上驾驶期间,驾驶员应注重对车灯以及喇叭的检查,严格控制车速,避免随意超车。由于夜间行驶光线不足,需在自身可视范围内稳定行驶。如果需要超车,应在仔细观察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对远近灯光进行变换,并伴随喇叭进行示意,实现安全驾驶。总的来说,车辆驾驶技能的培养需建立在大量实践经验之上,应循序渐进展开练习活动,实现安全行车目标。
3.3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在汽车驾驶期间,实际安全状态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需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驾驶员能够转危为安,减少事故发生概率。针对手动挡车型而言,其对于驾驶员自身技术能力具有一定要求。在驾驶期间,应严格遵守及时换挡的行车原则,在车辆运行速度满足下一挡位时需积极换挡。同时,为避免车辆行驶产生抖动现象,应确保车速与转速保持同一水平线。一味持续抵挡高速则会直接增加发动机的运动负荷,对于发动机会造成严重损伤[4]。
在驾驶期间,应注意车辆避免长时间处于半离合状态,部分驾驶员在行车期间往往会踩踏离合器,以便实现对车辆运行速度的绝对控制。但是,该种做法会对离合器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如果是在高速公路行驶,在长时间保持高速的情况下,会加快离合片的磨损速度。严格避免二挡起步,加快离合器损坏速度的同时,对车辆性能同样会造成影响。在换挡过程中,无论是自动挡还是手动挡,均需在车辆完全停下来之后进行换挡,确保离合充分踩到底,以免对变速箱造成损伤。在行驶期间,如果遇到沟坎情况,则应及时减速,避免对弹簧、悬挂以及减震器等零部件造成损害。从根本上来说,汽车行驶工作具有一定复杂性,一味凭借自身意愿行驶只会造成人身伤害以及车辆损失。整体行车技术具有系统性特点,各项技术之间具有联动性,任一环节产生异常均会导致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需深入学习各项技术,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3.4 做好启动前检查工作
在开车之前,驾驶员需做好全面检查工作,严格按照一看二查三启动的标准。为实现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在启动之前,需仔细检查汽车外表,确保没有任何损坏。围着汽车检查期间,应对轮胎气压情况、前后灯完整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停车地面深入检验,确保没有油渍以及水渍。在做好外部检查工作之后,驾驶人员应细致检查车辆内部情况,结合实际驾驶需求,确保油量、水量完全充足,在保证车辆仪表等全部正常的基础上,方可启动发动机。
在启动期间,应确保时间处于10秒之内,结合启动环境而言,如果处于冷启动状态下,则应放缓踩踏油门的速度,避免直接加大油门对发动机造成影响。在冷启动条件下,机油输送速度较慢,在没有顺利传输至轴瓦位置时,发动机急速运转会直接对轴瓦造成损伤。现阶段,受工作性质影响,汽车驾驶工作所面临的环境具有多样性,例如,桥梁多、弯道多、隧道多、河流多、坡长、山多、弯急等情况,为切实降低行车事故概率,在做好全面检查的基础上,需辅之高效保养工作。确保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不断加大维护力度,以此为启动前的检查工作提供保障。在现代化背景下,汽车技术较为成熟,驾驶员应注重对驾驶行为全过程的检查,具体包括出车前,出车过程中、收车等环节。结合维护周期,以里程数为指标,采取强制维护的方式,以此实现对自身以及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进而提升自身职业道德水平[5]。另外,需加强对制动等重要系统的检查,确保其时刻处于稳定状态,充分满足行驶需求。
3.5 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在车辆行驶期间,驾驶员需养成良好驾驶习惯,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规范。结合道路交通标志以及标线,在车辆行进中,礼让行人,良好控制车速。从驾驶员角度来说,应确保自身视线完全保持在行驶方向,一旦视线被阻挡,则应立即减速,有效避免产生视线盲区。需要转向时,应提前打好方向,对后面车辆示意,并及时观察非机动车辆的实际行驶动向,以此实现安全变道。综合考量路况信息,一旦路况不佳,则应时刻保持警觉状态。如果在高速公路行驶,则应提前掌握出口位置,在现代化背景下,可运用驾驶软件提前掌握路况信息,避免在高速公路产生行驶错误问题。仔细观察周边车辆状态,在出行过程中,可借助相关参照物实现对道路的准确识别。
在正常驾驶期间,驾驶员应准确把握车辆行驶速度,从自身角度出发,增加对其他车辆的体谅,在遇到不同情况时,注重换位思考。近年来,由于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资源相对而言较为紧张,公路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行驶期间,应避免速度过慢,如果匀速保持并排行驶,则会对后方车辆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交通堵塞。严格做到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另外,在冬季温度降低时,驾驶员应避免雨刷等设备强行工作,避免造成水泵憋塞,进而影响工作效果。在发动车辆之后,应借助马达运行优势,提高车辆整体温度,在温度全面上升之后可进行喷射、清洁操作。
3.6 增强车辆安全驾驶素养
在行驶期间,应注重锻炼驾驶员自身组织协调能力,结合工作需求,严格遵守交通规章制度。在日常行驶期间,需严格自律,讲求劳逸结合。为实现安全驾驶目标,应注重对交通法律法规的学习,有效提高自身素质水平,进而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在日常空闲阶段,可结合实际需求,适当观看交通事故视频,结合自身知识体系,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在有效吸取教训与经验的基础上,增强自身驾驶能力。只有从内心真正认识到驾驶安全的重要性,才能良好避免交通事故。
从交通部门角度出发,应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积极加大宣传力度,有效引导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通过营造安全驾驶的社会交通氛围,有效加强对驾驶员的约束性。交管部门应增强监管,针对部分交通违法行为从严治理,进一步提高驾驶员职业素质水平。另外,需注重对行车资格的管控,从驾校角度出发,应结合实际需求,在驾驶员学习技术过程中,严格规范考试流程。增强驾驶员车辆安全驾驶素养。不断增强驾驶员安全防范意识,加大训练力度,确保其具备一定应变能力。在遵守交通法规的情况下,做到文明行车,有效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4 结论
综上所述,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必需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出行便利性。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汽车在驾驶期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实现安全驾驶目标,应从多维度出发,有效减少交通安全事故。通过强化安全驾驶意识、提升驾驶技能水平、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做好启动前检查工作、养成良好驾驶习惯、增强车辆安全驾驶素养,良好提升驾驶员技能素养水平。在全面培养安全意识的同时,增强驾驶员对事故预防能力,使其游刃有余面对复杂交通环境,促进行车规范,进而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传贺.关于增强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的探讨[J].时代汽车,2021(12):197-198.
[2]王贤华.浅谈汽车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J].时代汽车,2020(20):197-198.
[3]梁银堂.防汛车辆驾驶技能与安全驾驶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15-16.
[4]常婷婷.考虑驾驶人技能的智能汽车动力学控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5]贾新友.汽车驾驶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0(01):56-58.